美提出太平洋火力环,妄图正面战胜中国火箭军,终究是困兽犹斗

随着美国开始将战略方向转向亚太,美国惊奇的发现,在中国火箭军和东风导弹面前,美国最引以为傲的海空介入部队,竟然如此的无力。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在航母上接受采访时曾极其悲观表示,“解放军随时都能击沉我们,只有傻子才不担心中国火箭军”。而美国为了应对中国火箭军的存在,最近几年,其实想了很多方法,比如,航母后撤到第二岛链附近,F-35通过无人加油机,对中国内陆的东风导弹发射架,进行超视距打击。还有,将大舰队分成小舰队,通过分布式作战,降低强行介入时的伤亡。

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航母舰载机超视距打击这招太险,先且不说东风26导弹射程4500公里以上,美国航母究竟该如何让F-35进行奔袭作战,就算F-35成功飞到中国沿海附近,面对中国的反隐身作战体系,F-35恐怕也很难潜入。毕竟我们除了部署导弹之外,也具备一定的拦截能力。而美军的航母打击距离也是有限制的,分布式作战,虽然想通过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的方式,减少作战伤亡,但对于弹道导弹来说,只要舰队没有小到可以从卫星上消失,就是一个舰队拆成十个,也不影响打击效果。

因此,因此两年,美国一直都在寻找更为现实的应对手段。近日,美国两大高官上书五角大楼,呼吁美军采取一种名为太平洋“火力环”的战略,用以平衡中国火箭军的军事威胁。具体来说,美国想要基于原有的岛链封锁体系,特别是位于前沿的日韩和菲律宾等国,部署近中远程打击武器,进而形成围绕着中国的三个“火力环”,搞出来所谓的太平洋纵深战略,简而言之,就是以攻对攻,以导弹对导弹。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与东风导弹科技树枝繁叶茂的中国不同,美国直到最近几年,才恢复近中程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而目前,美国已经能够投入作战的“深度打击”近程导弹,射程仅500公里左右,即便是部署在日韩两国,也需要尽可能向西部署,才能威慑更多的区域。至于中程导弹系统,美国军工部门的研发速度,并不乐观,所谓已经能够投入使用的“提丰”中程导弹系统,只能发射射程1700公里亚音速战斧巡航导弹,和射程470公里的标准6对陆打击版,威慑能力,同样是十分有效。

而射程2778公里的LRHW远程高超音速导弹,号称今年投入使用,然而至今未开展大规模测试,且参考已经基本黄了的AGM-183空射高超音速导弹项目,LRHW项目的前景,也不乐观。换言之,在近程导弹射程疲软无力,中程弹道导弹前途未卜的情况下,美国的所谓太平洋“火力环”战略,即便从短期来看,也缺乏实施的可能。而从长期来看,即便射程1000公里级别的新型近程导弹投入使用,LRHW项目提前落地,美国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弹药生产,才能在导弹数量上,达到中国火箭军的规模。

以上还没有考虑到,中国火箭军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且在中程弹道导弹性能和高超音速导弹研发方面,中国还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并且,就算美国能在近中程弹道导弹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美国在亚太的东道主盟友们,是否愿意将弹道导弹这种“催命符”,部署在己方国土上,其实也有待商榷。毕竟在常识里,弹道导弹与核武器是高度绑定的,接受美国的弹道导弹部署,将极大的提升中美冲突中,遭受核打击的概率,这是任何无核国家,都不愿接受的。

事实上,即便是在美国国内,所谓的“火力环”战略也是备受争议,毕竟,等待中国火箭军停下发展脚步,然后美国后发赶上的想法,本身就十分幼稚。因此,目前美国也有人认为,昂贵的弹道导弹对抗并不现实,参考俄乌冲突的经验,美国完全可以在日本西南诸岛,部署不太敏感的无人作战艇,通过自杀式攻击,巡飞弹乃至反舰导弹等武器,阻止中国可能的登陆行动。

不过,谈到无人装备,美国此举同样是龙王面前耍宝,大国对抗,需要重器,无人舰艇这种“奇技淫巧”作为辅助尚可,但在强电磁交战环境下,明显还是有人作战装备要更加可靠。再者,解放军如今的装备已经能够实现全方位的打击能力,战略轰炸机能够携带巡航导弹,高超音速导弹,还有军舰能够具备打击能力,再加上东风导弹的打击能力,美国的这种设想也是空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太平洋   火力   中国   火箭   困兽犹斗   近程   弹道导弹   东风   作战   射程   美国   舰队   航母   音速   导弹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