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俄国机构的改革、建立和建制的变化是什么?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沃克笔下的世界

编辑|沃克笔下的世界

军队指挥系统的改革主要有三项内容:陆军部的机构改革、军区的建立和军队建制的变化。

军事指挥系统最重要的改革是建立军区。1864年8月16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军区条例》,根据这个条例成立了10个军区:彼得堡、芬兰、里加、维连斯克、华沙、基辅、敖德萨、哈尔科夫、莫斯科、喀山,加上随后建立的高加索、土耳克斯坦、奥伦堡、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共十五个军区。

根据条例规定,军区司令员统管军区辖地的所有军队和军事机关。边疆军区的司令员通常还兼任总督,拥有整个地区的全部军政大权。

“对宣布处于战争状态的省和州要完全服从军区司令员的指挥,省长和州长要绝对执行其指示和命令。”军区由军事会议、司令部、军需局、炮兵局、工兵局、军医局和军医院视导处组成,陆军部各总局对军区相应的各局实行总的方针的领导。

军区的建立大大减轻了陆军部的工作,使之能够集中精力处理军事指挥、军队行政管理和后勤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军区的建立也大大减少了地方军事指挥机关人员的编制。到1865年军区建立工作基本结束。

军队建制方面的变化是取消军团,确定部队平时和战时两种编制,加强作战部队。米留金根据克里木战争的教训,认为“军团在战场上通常是过分大的战术单位”,不利于战时按各种不同的战略设想重新编组军队,也不利于平时减少军队的编制。

为便利军队的统帅,遂取消了军团和集团军建制,使师成为最高的基本战术单位。同时确定了各个部队平时和战时的编制,凡超员者均列入休假,在战时可由这些受过训练的人员补充作战部队达到满员,由新兵补充作战部队在战时的减员。

例如1864年8月2日陆军部关于营的两种编制的命令中规定,战时步兵营有900名士兵,射击营720名,每连180名。

平时营的编制有三种情况:加强营680名,基干营320名,普通营500名。指挥人员平时减少不多,一个团是15名尉官,1——2名校官。

改编结果,步兵师增加到47个(其中包括4个掷弹兵师、3个近卫军师),此外还有30个独立射击营和48个边防营)。作战炮兵分步炮和骑炮两种,步炮有47个旅,每旅由3个连组成。骑炮共有4个近卫军骑炮连和3个骑炮旅,37座炮兵辎重库。

新编组的骑兵共56个团,其中4个胸甲骑兵团,20个龙骑兵团,16个枪骑兵团和16个骠骑兵团,共组成10个骑兵师。工兵部队按1864年条例,共有11个工兵营和5个舟桥营,此外还有驻在高加索的4个工兵旅,8个要塞团队、3个要塞营和54个要塞炮连。

关于地方部队的编制,1864年8月6日的条例规定,地方部队有省警备营,县、区、兵站的部队和押送队,其人员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

除了上面所说的部队,亚历山大二世于1864年8月6日又颁令建立了80个后备营(70个步兵营和10个射击营)

非正规军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顿河、库班和捷列克的哥萨克军缩减了服役期:外役15年,内役7年。其他哥萨克军仍是25年服役期。非正规军的数目有所减少,1862年是302961人,1869年为201722人。

军队编制改组工作于1869年基本结束,军队平时编制为726000人。战时编制为1154000人,到1870年,受过训练的预备役人员已达553000人。

改革前,俄军武器装备极端落后,几乎全是带有燧发式枪闩的前装滑膛枪,一分钟射击一次,射程也很近,只有六百步远。由于军事技术的迅速发展,武器不断更替,俄国的革新计划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大致可分两个阶段:1866年以前,用有来福线的前装枪取代滑膛枪,1866年以后主要是发展后膛枪。

枪支革新的第一步是采用六膛线来福枪,这是1856年研制出来的一种前装枪,比起滑膛枪来,子弹初速度有了提高,射程有了增加,可达一千二百步远。但由于当时欧美各国都在向更先进的后装枪过渡,所以到1867年就停止用这种枪装备部队。

随后采用过特里——诺尔曼式步枪,卡尔列式的针发枪,巴兰诺夫速射枪以及克恩卡步枪,这些枪在使用过程中都发现有不少毛病,它们只是向小口径步枪发展中的一个中间过渡环节。

陆军部遂决定从1870年起采用美国军械师贝尔丹创制的“贝尔丹2型”小口径步枪,截止1876年底,俄国已生产这种型号步枪375754支(枪筒多从国外进口),并进口了6万支小口径步枪。

但子弹的生产却远远不够,1872年只生产了五百万发,只及陆军部订货的三分之一,1873年规定生产三千七百万发,实际只有一千八百万发,直到1876年才按计划生产了八千万发。

大炮的革新进行得很慢,由于俄国不能生产优质钢,大多数的炮都是9俄磅和4俄磅的铜炮。一直到1877——1878年俄土战争之初俄国还没有远射程的野炮。

随着武器革新的进展,也大大加快了军火工业的发展,一方面改造老厂,另一方面建立新厂,仅六十——七十年代就建立了七座铸钢厂,为了提高产量,从1868年起,各兵工先后采用了自由雇佣劳动制度。但总的来说,由于俄国工业的落后,也就决定了武器装备的落后。

为了提高军官素质,大大增加受过专门训练的军官数量,同时也由于来福武器的使用,战术的改进,迫切要求改变军官的培训工作,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从1863年起开始了对军事学校及其教育体制的改革。

俄国的军官来源有四个途径:军事院校的毕业生;武备中学、士官学校和贵族团队学校的毕业生,军士和志愿入伍者。由于俄国军队的庞大,军官一直不足,克里木战争结束以后这种状况就更为突出,军官的减员大大超过了补充。

1863年改革开始以后,首先取消了军校总长职务及其所属的司令部,在陆军部下设军校管理总局,统管军校工作,其下又设教育委员会,负责讨论改革方案、教学大纲、考察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创办了《教育文集》杂志,配合军校改革工作的进行。

在高等军事教育方面,主要是修改教学计划、招生和分配制度,另外设立新的学院。俄国最早的高等军事学校是1832年成立的总参谋部尼古拉学院。

该院新的课程分为主课和辅课。主课有战略学、战术学、军事行政管理、军事统计、测量学、地形学等,辅课有炮兵和工兵知识、政治史、语言。在课时安排上特别增加了战略学和战术学的课时。

新的招生规定除考试内容有所增加外,还要有不少于四年的军龄(其中二年要在作战部队任职),并要有所在部队长官的评语鉴定。学制也由原来的两年改为两年半,每年招收学员50人。

米哈伊尔炮兵学院和尼古拉工兵学院的学制也延长到两年半和两年零八个月,对入学的军官要求任过两年的队列军官,但学员人数仍然很少,前者不超过60人,后者约有20人。

1867年新成立军法学院,它是由军法学校的三个军官专业班改建而成,学制两年,只收校级和尉级军官,每年招生不超过25人、军医外科学院主要为陆海军培养医生、兽医,药剂师。学院设有解剖生理研究所,自然史研究所和一所残废军人医院。

1872年该院附设助产士教育训练班,是为俄国妇女高等医学教育之始。在毕业生分配上也有一些改进,如果说早先这些学院的毕业生主要分到陆军部各机关充任高级将领的副官,那么现在有部分毕业生则直接分到部队去,分配也尽量专业对口。

如《炮兵学院条例》规定,毕业生“优先安排在炮兵机关、炮兵总局、军区炮兵局及其下属的炮兵委员会从事炮兵技术和教学工作,处理各工厂来的大炮部件。”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武器的出现,必然引起战备训练体制的变化。改革前俄国军队战备训练状况用米留金的话来说就是:“热衷于秩序和纪律,不管军队的整顿,军队不适于打仗,而一味讲究队列的外表、阅兵时的漂亮姿势,遵守所规定的无数细节,禁锢了人的理智,真正扼杀了士兵的军人气质。”

“对待训练就像是表演一样,军官要提意见也只看装弹药动作是否干净利落,士兵在打自己的三发子弹时,所想的只是不要让枪托撞痛自己的面颊。”对此,米留金提出训练要与实战要求相接近,系统地组织战术机动训练、实弹射击、工兵作业训练,发展士兵的体力素质,加强单兵教练、教士兵识字和制定新的训练计划。

战备训练改革的理论是以尼古拉军事学院的教授德拉伽米洛夫的《战术学教程》为基础的。他对训练的要求是:1.平时给军队所教的是战时所要做的;2.对士兵的训练要循序渐进,使得士兵在训练过程中能明了每一部分的目的;3.教练主要通过实例来进行,仅在必要时进行口头讲解。

他的战术原则是火器与冷兵器相结合,提出“投射武器要求散兵队形,冷兵器要求密集队形。”他认为在新的条件下进行作战要重视散兵队形,要求士兵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但基本的战斗队形仍然是密集队形。

他对教练士兵科目的时间分配原则是:一教育、二射击、三击剑、四体操、五队列。以上就是战备训练改革所遵循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俄国   工兵   炮兵   步枪   战时   军区   军官   军队   部队   机构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