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谁最受欢迎?陈赓说了个名字,直言这是所有人的大哥!

前言: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后,为我国抗战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这其中又很多我们熟悉的名将。

陈赓将军就是黄埔三杰之一,在他戎马一生中,为我们祖国做了不少贡献。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提问:在黄埔军校中,除了孙中山先生,谁最受欢迎呢?

陈赓将军不假思索的说出了个名字:严立三,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大哥!

严立三是谁?为什么这个我们很少听到的名字却说他是最受欢迎的人呢,为什么陈赓将军直说这是所有人的大哥呢?

黄埔良师严婆婆

在黄埔军校蒋介石是老大,所有的学生见到他之后都要毕恭毕敬的喊一声校长,不过,学生喊校长是出于对他的害怕和敬畏。

在黄埔军校里,黄埔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尊敬的,还要是严立三。

严立三,1892年出生在湖北麻城,他还有个名字叫严重,他的父亲是安徽地区的一个小知县。

他的父亲两袖清风,作风公正廉洁并且从来不受贿赂。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就下定决心要为民做事。

当时的中国风雨飘摇,清政府唯唯诺诺不敢吱声,严立三从小就立下了报国救民的崇高理想。

长大后的严立三先后考入名牌军校,在拥有扎实的军事专业知识后,1923年,严立三进入第一师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等。

1924年,孙中山先生希望有一所专业军校来培养骨干人才,于是就有了黄埔军校。严立三受邀先后出任黄埔第一二三期总队长等职位。

大家都知道,能进黄埔军校的都是精英,能当精英的队长的,手上没点真本事,是不会有人服气的,但是严立三有这个本事。

《步兵操典》那么厚的书,严立三能够背诵全本,面对学生的操练,1200多人,严立三根本不用翻书,指哪说哪,他能说的一字不差。

当时的严立三有德有威,一句话可能比蒋介石这个校长还要管用。

在黄埔军校期间,严立三对所承担教学工作尽心尽力,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他还关注平时的日常操练。

他最看重战术教学,平时很喜欢观察,他认为作为将领必须要熟读兵书,知晓各类战术才能在战场上游刃有余,做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他经常跑去课堂听课,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教官的课,如果发现有些内容学生听不懂的,或者说教官讲解的不够仔细,他就会要求教官再讲一次。

于是严立三就决定要亲自授课,而且无论讲到哪一节,他都可以丢下课本,轻松的讲出重点,还会把课程上的重点变成习题。

严立三的课程幽默风趣,授课方法灵活多变,所以他教授的班级战术课成绩都是第一,因此,后来上课的时候旁边都会站满其他班级旁听的学生。

每次出操的时候,严立三都会不厌其烦的为学生示范正确的动作,当有学生的动作不正确的时候,他也从来是当场批评从不姑息。

严立三对于纪律和生活作风上抓的很紧,对于一些外出时军容风纪不整的人,他都会提出批评。

对于不请假就外出,夜不归宿的到点不回学校的,严立三甚至会惩罚关禁闭

严立三有很多有意思的外号,他的学生叫他,最抠门的老头,以及黄埔良师等。

严立三亦师亦友,虽然在学习上抓的很严,但是在生活上又对学生们照顾的无微不至。

每次有学生生病的时候,他每天都会去询问病情,然后关注治疗饮食的情况,因此很多学生也会亲切的称他为“严婆婆”

在生活上,严立三秉承着以身作则的信条,“正人先正己”是他一直以来的座右铭,他从来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何事情在要求别人做到的时候他一定会自己先做到。

在工作上他铁面无私,在生活中他又平易近人,和学生们一起在食堂就餐,住学校的宿舍,因此,他和学校的很多同学都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学校外的教官的宿舍配置很好,不仅有花园,还有随时洗浴的淋浴间,在面对如此方便的生活设施上,严立三仍然选择和学生们住在一起。

这也是陈赓说的,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大哥的原因。

北伐名将如今却退隐

1926年,严立三出任第二十一师师长参加北伐战争,他一上任就紧抓部队的纪律,二十一师大部分都是严立三的学生,因此对他十分尊重。

因此二十一师格外团结一致,战斗力极强,他们总广州出发,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直接打到苏州。

在福建,严立三又率领二十一师对战孙传芳的亲信,以少胜多一举击败孟部万余人,从此以后,孙传芳的军队只要一听说要与二十一师对战往往不战而逃。

在所有的北伐军队中,二十一师纪律严明,白崇禧曾经当着老蒋的面说严立三的二十一师是北伐军的模范,大家都应该向严立三学习。

严立三也因此获得了“北伐名将”的美名,有人向他请教传授经验,严立三直言:没经验,就是不贪,做人只要不贪就能立德立威,大家才会服你。

有一次,我党人士杨在春的两个儿子杨树藩和杨树屏因为反蒋被捕,严立三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前去见胡宗铎和陶均力保二人。

可是胡陶二人阴险狡诈,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答应严放过后,又惨将杨氏兄弟处死。这让严立三很是内疚。

他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才导致杨氏兄弟丧命,失望之中,严立三提出了辞职,之后就消失不见了。

后来,严立三的好朋友公然对抗老蒋,严立三又是公然支持挚友,虽然蒋介石非常喜爱严立三,但是心里仍然对他有芥蒂之心。

严立三是个聪明人,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他肯定都知道,于是索性把身上所有的银元共十万多都交了出去,跑到了杭州法相寺去当和尚了。

严立三作风朴实,从来不做敛财受贿之事,因此导致他在寺庙里生活的十分痛苦,可是他丝毫不放在心上,一直苦中作乐。

在寺庙当和尚的那段时间,是他最快乐的时候,他每天居住在茅草屋里,穿着僧衣,远离喧嚣。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他的学生和之前的部下来探望他,他就用自己做的饼来探望他,不少人提出要为他改善生活,可是都被他拒绝了,他始终守着寺庙,寒酸度日。

可是虽然处江湖之远但是仍然忧国忧民,当和尚的时候也并没有只顾自己的清闲,

那时候时局动荡,他也不可能不关注国家大事。

每每看到日军侵占我国领土的时候,他都痛心疾首,对蒋介石的行为非常不满,但是当时的他已经无权无势,只能干着急。

严立三之后又去了庐山隐居,那段时间他住在庐山的太乙村,在那顿时间里他自己跳水做饭,不问世事。

后来有好友和学生得知这个消息后前去探望他,他劝告学生不要再来,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上身。

受命于危难之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揭开了全民抗战热潮,虽然严立三身在庐山,但是他也能感觉到现在是自己的祖国危机存亡的时候了。

在十月初,国民党首领致电邀请他下山,于是他就回到了南京。

回到南京之后,严立三坚决要求上前线,可是却遭到了国民党领导人的拒绝,蒋介石心里对之前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不敢放心把兵权交给他。

之后,就把严立三调往湖北任命民政厅厅长,只让他干政务上的工作。

虽然不能像之前一样奋勇杀敌了,但是他知道就算是负责保障工作,也是为前线士兵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他只能尽自己所能满足卫生饮食弹药的供给。

严立三满腔热血无处发挥,他只能在后方组织建设,但是报国无门的他只能在宜昌三游洞石壁上题字“不共戴天”表明自己的决心。

严立三无比愤怒,前方战士吃紧,可是国民党军官却安于享乐,自己又报国无门,愤怒的严立三使出雷霆手段查处贪官污吏。

严立三处死了吸食毒品的主任,逮捕了敲砸商行两千法币懂得朱鼎钧,朱鼎钧被逮捕后找了很多人求情,但是严立三仍然对其依法处置。

严立三凭一己之力政治不良社会风气,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

后来中原大战,严立三拒绝了蒋介石的任命,再后来,挚友被蒋介石杀害,他心中悲愤不已。

在料理完挚友的后事之后,心灰意冷的严立三于是辞职再次隐居,开启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结尾

严立三一生高风亮节,是一位有情有志之士,他的前半生都奉献给了革命和教育事业,而后半生却因为自己无法阻止局势的发展,在愧疚中郁郁而终。

严立三出生在战乱年代,但是始终没有被那个年代束缚,反而不断的突破自己,积极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

如今的我们能过上今天如此幸福美满的生活,正是得益于严立三这些前辈们的辛苦付出

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也要学习他的节俭朴素,一心一意服务国家和人民,尽全力为了国家能够更好的发展而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黄埔军校   庐山   北伐军   都会   良师   杨树   挚友   教官   名将   寺庙   蒋介石   纪律   和尚   战术   大哥   所有人   名字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