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跌落神坛”的李玉刚,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文案|小李

编辑|小y

前言

“爱恨就在一瞬间…”

李玉刚凭借《新贵妃醉酒》初登春晚的舞台,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

凭借着男女唱腔的流利转换,如此独具个人特色的表现,使他的歌手生涯腾飞。

大家都希望李玉刚可以把逐渐淡出梨园舞台的国粹重新添色,散发光亮。

而在他名气迅速发酵的同时,他说了一句话得罪整个梨园。

甚至在公共场合公开“叫板”梅兰芳先生的儿子梅玖保。

梅玖葆反击也是毫不客气,他称:“他根本唱的就不是京剧,简直下里巴人。”

而李玉刚的所作所为却让事情再次发酵,两人就这样一直积怨已久。

即使是同台的机会两人也是互不对付,梅玖葆到死都没有原谅李玉刚。

李玉刚到底说了什么话?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生贫寒,反转人生

凭借着李玉刚现代形式的戏腔,大众都猜疑他可能从小就生活在浓厚的艺术氛围里。

但其实恰恰相反,李玉刚的人生成长历程可以说是极尽坎坷。

1978年,李玉刚出生于吉林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

家里一共三个孩子让李父李母的负担很大,家里也是过的十分的困难拮据。

就连李玉刚上学的学费,都是家里不舍得吃鸡蛋,将鸡蛋拿去集市上卖钱换来的。

李玉刚却从小就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每天天还不亮,他就早早背着自己的布包去上学。

1996年,李玉刚以自己出色的成绩考入了吉林艺术学院。

他渴望着自己可以踏进大学,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

李玉刚却发现父母是一脸纠结又复杂的表情,李玉刚看着父母面露难色,不用明说也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大学的费用高昂,家里实在拿不出这个学费,懂事的他直接告诉父母:不想上学了他想去打工。

李玉刚就拿着父母给他的几百块钱,离开了家乡,去往长春闯荡。

初入社会的他,看着繁华的城市却很难有归属感,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没有学历和文凭的支撑,他难以在长春有一个体面又稳定的工作,他只能选择从一些苦力活开始干起。

他找到了一家餐厅做服务员,每天干着枯燥无味的工作。

早晨睁眼到晚上睡觉,他不想再继续过着一眼就能看到头的日子。

而后在跟朋友的商量下,两人拿出了自己这几年积攒的积蓄,想创立一家公司。

从服装店到家政公司,无疑都是以失败告终。

这样的生活让他十分发愁,他也只能靠着唱歌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不久之后他就在一家音像店当学徒,一边打工一边去学习唱歌的技巧。在打工的这几年里,他将市面上流行和小众的演唱形式都琢磨了个遍。

初次踏进娱乐圈

慢慢的,李玉刚的唱歌技巧也越来越成熟,他开始去接触一些商演。

因一次机缘巧合,与他合作的女歌手因为事情耽搁而不能来到演唱现场。

情急之下,李玉刚只好决定一人担两角,本以为会让观众失望。

没想到自己的男女转唱让大家感到十分新奇,纷纷为他的表演鼓掌。

2006年,李玉刚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像样的舞台机会。

因上一次他男女转唱赢得了大家的喜欢,身边的好友也建议他可以去《星光大道》的舞台上试一试。

也正是这一次,李玉刚在台上演唱了《新贵妃醉酒》

婀娜的身姿,配上他独特的个人风格,更是将贵妃的人物形象演绎的活灵活现,也获得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

28岁的李玉刚终于火了,之后中国歌剧舞剧院便向他投递了橄榄枝。

没过多久,他就前往悉尼歌剧院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

李玉刚的爆火也传出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声音,受到了很多的争议。

有的网友认为,他以现代唱腔的形式革新了传统戏剧,这是一种好的创新形式。

也有一些不好的声音认为:“雌雄同体,看着不男不女的,怎么配上一些好的舞台?”

不过,李玉刚独特的个人唱法还是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许多年轻的人也是凭借着《新贵妃醉酒》去了解了京剧。

就连梅兰芳大师的儿子梅葆玖也是对他赞赏有加。

日渐式微的国粹能够得以传承和延续,对于老一辈艺术家而言是最希望看见的。

初次交锋的导火索

随着李玉刚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也收获了一众粉丝和支持者。

取得成就后的他变得有些飘飘然,没有系统学习过京剧理论表演体系的他却自居自己是“京剧代表人物之一”。

而后在下了星光大道的舞台之后,李玉刚的粉丝应援李玉刚是“古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

这也引起了梅兰芳大师的儿子梅玖葆的注意。

对于这样的宣传,无疑是一种拿着自己父亲的名声炒作的嫌疑,这让梅玖葆对李玉刚产生了反感。

要知道,梅兰芳先生将自己的终生都献给了京剧表演艺术。

梅兰芳先生所创立的“梅派”,在中国戏剧史上,甚至是整个戏曲界都是巅峰的存在。

梅兰芳先生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所代表的三种表演体系合成了世界戏曲三大表演体系。

抗日战争时期的梅兰芳先生拒绝为敌人表演,此等壮志之士的行为也被广泛传颂。

他的一生都奉献了祖国和他热爱的曲艺艺术,他更多的代表的是一个时代。

梅兰芳先生是最早一批向国外宣传京剧的先行者,他代表的是中国曲艺,是他的表演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京剧。

而李玉刚并没有系统地了解过中国京剧表演,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更是只一个“门外汉”

传统的京剧的唱腔,主要有着西皮、二黄、反二黄、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娃娃调,它们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主体。

李玉刚只学得皮毛,便敢自称自己是“今世梅兰芳”,如此大胆的行为,也能够理解梅玖葆为什么会对李玉刚这番言论感到气愤。

如果以现在娱乐圈话题来分析的话,这就是所谓的“碰瓷”行为。

而这个时候的李玉刚名声大噪,面对此等言论,他更是反击道:“是不是京剧不重要,至少我是现在现代流行乐中无可替代的“京剧”。

李玉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么无知,因为粉丝的追捧和聚光,灯下收获的掌声,让李玉刚认为自己能够和梅兰芳相提并论。

他不仅无所收敛,还以如此高调张扬的形式表明自己能够代表“京剧”。

也是这一次让两人开始关系变得紧张,李玉刚也和梅玖葆在互联网上“呛声”许久。

再有交集 矛盾升级

本以为两人之间到此就结束,以后两人也是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

没想到两人又在春晚的舞台上再次有了见面的机会。

当时李玉刚发行的新歌《刚好遇见你》,一时间火爆了各大音乐热榜。

当时正在准备春晚的导演自己也十分喜欢这种创新流行的京剧唱腔。

他便想将李玉刚邀请至春晚的舞台上,想让更多的人重新了解国粹,但同时导演也邀请了梅葆玖。

我们再说回到梅葆玖,他10岁开始学习京剧,13岁就能够登台出演许多经典曲目。

成年之后他便与梅兰芳先生可以同台表演,面对早已是曲艺大拿的父亲他也毫不怯场。

他一直致力于传承“梅派”,他对于曲艺界来说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是希望两人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是没有想到却让两人的关系势同水火,矛盾升级。

梅玖葆面对央视的邀约,他更想借助舞台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即使在台下遇见了李玉刚,也是强忍不满。

而李玉刚也需要借助更高的舞台来提高自己的人气,两人碰面他也是按捺了自己的怨气。

两人本是继续遵持互相不打扰,可是没想到李玉刚在台上一发狂妄的讲话,让梅玖葆直接离场。

李玉刚上台前的第一句话就张嘴便说:“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梅派艺术…”

此话一出,场上的氛围也是降到了冰点,后场的梅玖葆听到此话便愤然离席。

可当时的李玉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哪里做的不对,可这却是实打实的恶劣逾矩行为。

要知道,李玉刚没有在梨园里拜师学艺,没有日复一日的基本功练习,却敢自称自己代表“梅派”。

也正是这一句话让两人之后的关系成为了“敌对的仇人”,此话一出,是对梅兰芳先生莫大的侮辱。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艺术,它繁杂的表演体系是历代老艺术家代代相传。

角色的划分,常念做打的艺术手法,即脸谱代表的人物形象等等,都是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

也正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磨练,让京剧的魅力经久不衰。

而李玉刚作为京剧“门外汉”,仅凭着模仿就可以自称自己代表“梅派”,而梅兰芳先生终身为曲艺事业的付出是纯属白干了吗?

其实各位读者可能意识不到,李玉刚在舞台上的那一句“我代表梅派”的严重性在哪。

京剧在一代代传承中已经呈现衰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京剧感到的是陌生,他们并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京剧表演。

如果李玉刚代表的是“梅派”,不了解的观众就会潜移默化的认为京剧就是李玉刚改编的歌曲那样唱。

中国的国粹不应该被李玉刚这等“跳梁小丑”拿来碰瓷,也不是他为了获得名气的跳板。

而李玉刚的这等无知行为也很快遭到了反噬,他受到了梨界的抵制。

之后,李玉刚为了捞钱便参加了国内的多档综艺真人秀,在节目中,他也露出了自己本来的真面目。

后来,李玉刚便将自己的触手伸到了导演界,在宣传自己处女作《云上的云》之前,就传出他疑似跳河结束生命。

网友也是纷纷猜测,他就是想借着事情的影响来解决之前网上对他的负面评价,同时为自己的电影宣传造势。

而他的事业也迎来了下坡,李玉刚则透露,自己曾经给梅玖葆写了一封道歉信,在梅玖葆先生逝世之前,李玉刚也没有道歉。

我想即使先生即便再世,也不会原谅李玉刚这样无知又自大的“跳梁小丑”。

结语

而我国曲艺艺术,在梅兰芳先生的时代,就已经开始呈现下滑趋势。

如今,戏曲的发展在年轻人的圈子里不受欢迎。

京剧的传承和弘扬在未来也是任重道远,而中国是千年古邦,京剧作为瑰丽的民族珍宝,不应就此停滞。

“一旦开唱戏就没有停下来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梅兰芳   神坛   梨园   国粹   唱腔   贵妃   曲艺   此话   归路   戏曲   京剧   事实   家里   舞台   形式   父母   代表   艺术   李玉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