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瘦”不等于长寿,60岁以上的老人,体重在这个范围更好

很多朋友留言说如何收到我们每日更新的文章,大家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您可以第一时间接收~

张大爷今年已过六旬,是个非常注重保养的人,他常常为自己的身材感到自豪。

即便他看上去已经足够精瘦,可他却依然保持着控制饮食的习惯,平时少油少肉,饮食多以蔬菜为主,水果也不多吃,晚上只喝碗蔬菜汤。

按照张大爷的话就是,不吃饱不要紧,但老人可不能胖。

张大爷对流传下来的俗语“有钱难买老来瘦”深信不疑,认为自己的做法才是最健康的,哪怕女儿总是担心他摄入的营养不够,告诉他老人太瘦的风险。

可他并不相信,还常说女儿太年轻,等到了他这个岁数就知道瘦的好处了。

张大爷的女儿见无法说服父亲,于是终于决定带他去医院进行一次常规体检,让医生来告诉他什么样的才是健康的做法。

张大爷信心十足地表示,等到了医院就能证明他的行为是对的了。

可医生却告知张大爷,他的体型偏瘦,长久下来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这一下张大爷彻底糊涂了,不是都说老人越瘦越好吗?怎么还不健康了呢?

“老来瘦”不等于长寿

老来瘦等于老来寿,这个观点恐怕不只是张大爷一个人的想法,很多老人都抱有这样的思想。

尤其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各项功能都有所减退,过度肥胖所引发的疾病更加严重,才会导致很多人都会认为老人越瘦越好。

确实,比起肥胖,老人精瘦可以避免很多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但过度瘦弱也会对健康造成相对的影响,只能说老人追求“瘦”可以,不过需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过重过轻都不是一种健康的现象。

那么,说了这么多,老年人过于瘦弱会产生哪些疾病呢?

1.容易导致虚弱

众所周知,老年人身体的抵抗能力会比年轻人的低,一些器官功能也会较弱。

如果这时候老年人的体重还偏低,营养吸收不足,就会降低身体的代谢能力,也会更加减弱各项生理功能,造成体质虚弱。

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会更容易感到疲惫、乏累、身体无力,在生活中会出现精神不济的情况,也很容易头晕或疲劳。

过于精瘦的老人可能平时稍微活动一下都会感到劳累,体力不支。

体质虚弱还容易造成抵抗能力下降,引发疾病的入侵,相同年龄的老年人,过瘦的老人往往更加不容易抵抗疾病,因为他们对于病毒和细菌的抵抗能力很弱。

一般身材偏瘦的老人会常患有感冒、发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也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胃积食、胃炎、胃溃疡、肠炎等疾病。

2.疾病痊愈时间变长

过瘦的老年人不仅会增加患病的风险,也会延长患病后痊愈的时间。

老年人其实需要一定的能量储备,也就是体重储备,以防在面临疾病时没有可消耗的能量,无法让身体快速获得充能,导致身体痊愈缓慢。

能量释放是要靠脂肪、蛋白来转换的,当老人过瘦,他的身体根本没有多余的脂肪和蛋白可消耗,身体很难获得能量来进行创伤的修复,就会削弱治愈的效果。

尤其是当面临重大疾病时,老年人的身体非常需要通过消耗脂肪来获得能量以维持生命体征,如果没有脂肪的储备,就很容易在面临大病风险时难以抵御和恢复。

3.引发骨质疏松

老年人比年轻人的吸收能力较差,因此对钙质的吸收也相对较弱,尤其是身体瘦弱的老年人,钙质很容易流失,造成营养不良的情况,也会产生骨质疏松。

这一点尤其是针对女性,瘦老太太更容易产生骨质疏松,因为脂肪是生成雌性激素的原料,雌性激素又可以让骨质更加坚固,所以当过于瘦弱时,雌性激素偏低就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的症状。

4.容易引起疼痛

脂肪其实不仅是身体的能量储备,也是对身体内器官、骨骼的保护垫。脂肪可以起到减缓撞击、支撑等作用。

过瘦的老年人本就骨质脆弱,身体器官也没有年轻人健康,如果没有足够脂肪的保护,很可能在摔倒或承受撞击时没有缓冲物,造成更大的疼痛和伤害。

另外,瘦弱的老年人大概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个现象,那就是一旦久坐,或者睡硬床板就会格外难受。

有部分老人就连走路时间过长也会容易足底疼痛,这也是由于没有脂肪的保护,骨骼被压所引发的痛楚。

5.容易患有皮肤病

这一点恐怕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老年人瘦和皮肤病又有什么关联呢?

实际上是因为老人过瘦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以及水分,就更加没有多余的部分来滋养皮肤,于是会使老年人的皮肤干燥、变薄、皮脂腺分泌能力也会降低。


这样一来,就容易引发脱皮、皮肤的角化症、老年性糠疹、皮肤瘙痒等相关问题,会增加以上症状的发生率,也会使各种其他皮肤疾病发病几率变大很多。

所以老年人也不要过度盲目地追求“瘦”,需要为自己的身体储备一定量的脂肪和蛋白,否则长期以往不仅会丧失对抗疾病的能力,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瘦可以,但任何时候任何年纪,都要把控好程度。

身体太瘦该怎么办?

既然已经阐述了老年人身体太瘦可能会造成的危害,那么一定会有人开始担心如果自己确实太瘦了该怎么办?究竟什么样的范围才是老年人的合理体重?

首先来说老年人的体重应该在什么样的范围内才算健康,正常来说,一个无重大疾病的老年人,其标准体重可以采用BMI指数来判断,并不能只依靠重量来判别。

BMI的计算公式等于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

例如张大爷体重45公斤,身高1.6米,他的BMI计算方式是43/1.6²,也就是17.6,而健康体重的范围在18.5-23.9之间,低于18.5算是偏瘦,高于24就是超重,如果大于28就被定义为肥胖。

张大爷属于偏瘦体质。当体重指数小于21时,老年人有可能会诱发骨折等疾病。

计算结果在18.5-23.9之间的老年群体,不用担心,你们的体重很健康,如果低于18.5的人群,就要关注下体重指标了。

那么太瘦的话要怎么办?身体偏瘦,可能有两种情况导致,非病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如果是非病理性因素,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饮食结构不正常、心理因素、遗传因素、活动量较大、口腔因素。

1.饮食结构不正常

日常克制饮食的摄入及热量摄入,或多食用素菜很少食用肉类。

如果是这种情况需要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肉类和蛋白的补充,也可以适当进食一些优质脂肪例如坚果等。

2.遗传因素

有些老年人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且平日里进食也正常,但身体就是处于消瘦的状态,同时家族里的其他家人也是偏瘦的体型。

如果是这种状况,一般就不需要特殊关注。

3.心理因素

有部分老人由于长期独居,会产生孤独的心理状态,导致精神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这样也会降低食欲以及进食量。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建议子女多陪伴,缓解老人精神上的压力。

4.活动量较大

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活动量,或多摄入一些食物以弥补能量的消耗。

5.口腔因素

由于年龄增长,老年人牙齿会出现掉落或松动的情况,因此对进食产生影响导致身材消瘦,可以采用镶牙或佩戴假牙的方式,缓解进食的困难。

至于病理性因素就需要到医院就诊治疗,针对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

例如胃肠道疾病、结核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精神心理疾病、脑血管疾病、肿瘤性疾病。

如果老年人发现进食正常,日常活动量不算大,且并非是家族遗传的消瘦,那么体重的降低也可能和一些疾病相关,最好尽早到医院检查,及时进行治疗。

三、如何避免偏瘦引发的问题?

老年人体质过于消瘦就会对健康造成一系列影响,可能会促使某些疾病的产生,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脂肪及肌肉含量。

1.调整饮食

饮食调理是最快速且便捷的方式,可以通过增加进食量,也可以调节饮食结构,多摄入营养物质,多补充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例如蛋类、肉类、或者热量较高的甜食,这些都可以增加体内热量,形成脂肪的堆积。

另外,老年人也可以多进食一些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苹果、玉米、粗粮、菠菜等,能够促进肠胃蠕动,改善肠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样可以达到增加体重的目的。

2.日常护理

除了饮食调整以外,日常的运动也是需要被关注的,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控制活动量,尽量减少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避免参加高强度的户外运动,让体内的热量无法快速流失,起到增加体重的效果。

3.病理性消瘦

如果是疾病导致的身体消瘦,要及时就医,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改善情况。

结语

千金难买老来瘦,或许不是一两个老人会这么认为,但看完这篇文章,大家也应该对体重的健康范围有了一定的了解。

老年人太胖有风险,太瘦同样有风险,甚至于过瘦的风险还会超过稍微胖一些的老年人。

老人正常健康的体重指数范围应该在18.5-23.9之间,不能只看体重秤上的数字,要结合身高一起计算。

如果高于正常范围,就要控制饮食适当增加运动,如果低于正常范围,那就要适当增加进食量、改变进食结构、尽量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活动。

张大爷通过这次和医生的沟通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瘦”也会不好,从医院回到家以后,他不再刻意控制饮食,也会适量补充一些高热量的食物,体重指数升到了19.5。

张大爷表示,虽然胖了点,但他的精神状态却比以前都更加好了,也不会频繁地感到疲惫。

对于老年人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理论也不要盲目过度追求,任何事情都会有个合理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走向极端,一定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体重   老人   长寿   消瘦   大爷   老年人   脂肪   因素   身体   疾病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