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就能放肆玩游戏?娱乐前,先学学法律!

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原神……

漫长暑期

怎么能少得了电子游戏呢?

娱乐放松固然没有问题

但提醒各位家长和孩子们

启动游戏前

这些法律小贴士可要好好阅读一下

“游戏限玩令”“防沉迷系统”能绕过吗?

不久前,腾讯游戏、网易游戏、米哈游三家游戏厂商,集体发布“关于2023年暑假期间未成年人游戏限玩的通知”,呼吁未成年玩家合理安排游戏时间,适度游戏。经过计算,未成年人暑期满打满算也仅有26小时可以玩游戏,即每周五、六、日20时至21时之间未成年人可登录游戏,其余时间均为禁玩时段。

提醒各位:想绕过防沉迷系统,风险隐患还是相当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

游戏充值能退回吗?

未成年人给游戏充值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每年总有那么几个“熊孩子”成了新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所以,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充值游戏的行为是无效的,家长可以主张游戏平台申请返还。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适当充值游戏,但对于大额的充值,需要经过家长的同意或者追认后才能发生效力,家长不同意或不予追认的,该行为无效,家长可以向游戏平台主张返还充值金额。对于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家长确不知情的,家长需要提供相应证据证明注册账户或使用账户的时候是由未成年人使用。

其实,玩游戏只是未成年人暑期网上冲浪生活的一部分。值得关注的是,未成年人的是非辨别能力尚未形成,在网络环境中易受到“毒害”。下面这些问题,可得注意!

不是所有游戏都适合未成年人玩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网络游戏经依法审批后方可运营。

有些夹杂低俗、不良信息的游戏一定要坚决删除!家长作为监护人,更要严格把关,深入了解,未成年人也要学会自己辨别。

警惕“少儿不宜”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的书刊、图片、影片、音像制品等淫秽物品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讯工具传播淫秽信息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有些网络漫画、小说存在暴露、性挑逗等明显不适宜未成年人阅读、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应当坚决说“不”!

别当“键盘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网络空间给予了未成年人充分自我表达的平台,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大家应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和健康的网络生态。

部分来源:安多司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民法典   未成年人   淫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放肆   民事   行为能力   暑假   家长   网络游戏   法律   网络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