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人员清退令来了!辅警、城管协管、教师将被清退?有补偿吗?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专家提出要精简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的建议。两会结束后,中央政府发布了“中央与地方各级机关改革方案”,要求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人员精简工作。落实到地方,该项工作的重点则变为了编外人员的清退。


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编外人员清退令,这让众多编外人员感到不安与担忧,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群众的广泛议论。为什么要清退编外人员?所有的编外人员都要被“一刀切”吗?被清退的人会有补偿吗?

编外人员

什么叫做编外人员?即非组织部、人事局组织考试招聘,而是由用人单位自行招聘的工作人员,通常又分为临时工与合同工。常见的编外人员有城管协管、辅警和编外教师等。

为什么会产生编外人员呢?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聘用人员都有严格的定额要求,不得私自无限扩张。但是当工作量较大或者工作内容较为复杂,正式员工无法全部胜任的时候,机关单位就需要招录一些合同工或者临时工来进行工作辅助。

例如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各个街道的工作量剧增。街道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给被隔离的居民送生活必需品,还需要每天组织大批量的核酸检测。单凭正式员工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而相关部门便向外招聘了大量的临时工。

编外人员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编外人员往往承担着较大的工作量,因为他们没有编制作为保障,所以必须要时刻保持努力,以避免自己因为工作表现不佳而被解聘。和在编人员不同的是,他们不好好做的话随时可以走人。

辅警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编外人员之一。辅警又可以细分为治安巡逻辅警、反恐特勤辅警、留置看护辅警、交通勤务辅警与文职辅警。他们分布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与平民百姓有着最为直接与紧密的联系。

一方面他们身体力行地为百姓清理社会障碍,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又约束着百姓们的日常生活行为,预防与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他们虽然没有编制,但是付出的绝对不比在编人员少,同样值得我们的尊敬与感恩。

另一种常见的编外人员是编外教师,分为聘用制教师和代课教师。他们与在编教师都一样,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为国家培养新的接班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除此之外,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编外人员还有城管协管人员。城管协管人员在维护日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我们的街道才能更加整洁有序,社会生活才能更加安全便捷。

那么编外人员与在编人员有什么区别呢?有编制的员工是通过组织部、人事局组织的正式考试进入单位工作,且在组织部、人事局内有注册的员工。他们的工资与福利都由财政部门发放,人事关系也由人事局进行管理,轻易不会有所变动。

而编外人员是用人单位自行招聘的、未在组织部或人事局有注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人事关系也由本单位进行管理,没有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的编制。他们的福利待遇与正式员工往往存在较大差距,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几乎没有晋升机会。

与此同时,编外人员的各种保障与稳定性,都远远比不上有编制的正式员工。在编人员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一般都不会被解聘开除。但编外人员就会随时面临被解聘的风险。当遇到财政困难或者机关变动的时候,首先要劝退的便是他们了。

编外人员清退令

疫情期间,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速逐渐放缓,财政压力进一步增强。

而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所设机构职能重复、编制扩张、人员冗杂现象严重。编外人员的聘用,更是存在诸多机制不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职能混乱等突出问题。

这给国家的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毕竟在编人员和编外人员都是要靠着国家财政养活的人。要想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压力,提高行政效率,就必须要进行机构与人员的精简。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基础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机关组织架构,也必须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发展。因而精简掉落后的部门、增设新兴职能部门也是必要之举。

除此之外,人员精简还可以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促进合理分配,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而且有一些编外人员是通过“走后门”进入单位的,存在“吃空饷”的行为,“精兵简政”更有助于打击贪污腐败,推动廉政建设。

2023年3月,中央政府发布了“中央与地方各级机关改革方案”,宣布实施“精兵简政”政策,明确要求中央国家机关按照5%的比例进行人员精简。而全国各地的政府也纷纷开始响应政策。

但是问题在于,在编人员的清退成本太高,程序太复杂,还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清退编外人员成为了各级地方政府的首选,编外人员清退令也陆续在各地开始执行。

2023年3月20日,哈尔滨市政府出台了“各级机关单位清退编外人员的处理办法”,率先开展了机关单位编外人员的精简工作。

该方案要求各级机关单位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清理”的原则,清退冗杂人员,完善编外人员管理制度。

其中,临时性、阶段性工作已经完成、合同到期未续的编外人员,与保安、保洁、绿化和食堂等工作人员,都是此次清退的重点对象。这项工作从三月一直持续到六月,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除去哈尔滨,湖北省十堰市也紧跟国家的步伐。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与统计,十堰市编外聘用人员总计3400人,通过规范清退,编外聘用人员减少至3074人,节省财政约1500万元。

广东省惠州市也于今年5月1日,实施了“市直机关编外人员的清退方案”,明确聘用编外人员必须要符合的条件,并加强了对编外人员的实名制与备案制管理。

清退编外人员的浪潮才刚刚开始,这让广大编外人员感到非常恐慌。难道自己在不久后就要被迫失业了吗?被清退后会有补偿吗?补偿又是否会合情合理呢?

补偿机制

其实,编外人员也无需过多担忧这些问题。国家与政府既然制定了相关政策,就一定想好了合理的应对措施,更不会置众多百姓于不顾的。

首先,清退编外人员并不是“一刀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落实中央政策,避免急于求成,同时也需要避免形式主义的作风。

“精兵简政”的初衷是要清除冗杂机构与人员,因而那些发挥较大职能与效用的人员,暂时不会面临被清退的风险。主要的清退对象还是集中在低技术含量的岗位,例如清洁工、食堂员工等。另外,工作表现不合格的编外人员也将列入其中。

真正合理的用人机制便是“能者上,庸者下;优者奖,劣者汰”。政府部门应当充分了解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让真正优秀的人留下,避免“人在其位不谋其事”情况的发生。

相关决策者要明白,有些编外人员即便没有编制,也仍然有着优秀的工作能力和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除此之外,政府与机关单位对被清退的编外人员,也应当制定相应的补偿机制。最为基础的肯定是,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以n+1甚至是2n的标准进行经济补偿。同时也要结合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退休金和安置费等补偿。

政府单位在执行编外人员清退令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公平性、合理性,以及对社会安定性的影响。对于不同的清退人员,应该结合职能差异、工龄差异以及社保退休金等实际情况进行协调处理。

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地与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合作,为被清退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被清退人员的就业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推动他们顺利转换职业。同时,也可以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内部转岗安置

风声一出,有很多群众纷纷猜测,我们会不会迎来第二个“下岗潮”?针对这个问题,倒可以明确地给出答案——当然不是。编外人员清退令只是政府部门根据时局变化进行的体制改革,与裁员不同。

改革是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应该相信党和国家的选择。想要考公务员和事业编的朋友们,还可以放心地继续去考。只不过我们需要转换旧的思想,不能再认为“只要考上了公务员就可以随意躺平”。

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随着“精兵简政”,公务员的职责将会越来越重。时代有所不同,“铁饭碗”的性质也会随之变化。我们应当学会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编外   人事局   组织部   精兵简政   冗杂   人员   教师   城管   财政   员工   机关   中央   单位   正式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