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到底适不适合我国现有国情?

延迟退休,顾名思义就是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指国家根据现有人口年龄结构、就业人口情况,做出来的一种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制度。

2021年3月12日,国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


目前我们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周岁、女55周岁;是根据建国初人均寿命制定的;加上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人口大爆发带来的一切不利后果,把“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并写入教材,宣传“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口号,一直持续到本世纪20年代初,人口结构发生大幅变化,呈倒金字塔式,人口老龄化严重。

在2022年开始,中国人口第一次出现负增长,新生儿出生率大幅下降;随着我国第一次婴儿潮60后们,开始逐渐年满60周岁,步入退休年龄,我国养老金压力变得十分巨大,因为我国现行的是现收现付制。

延迟退休

那么延迟退休到底适不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呢?

从以上总结来看,对于我们国家确实应该实行延迟退休了,已经迫在眉睫了,但我国还不得不考虑民众的感受,不得不考虑现实的困难。

第一,延迟退休可能会增加就业困难,体制内的人员年龄大的退不了、年龄小的就不了业;体制外的人员年龄大的不好找工作,容易被淘汰,吃饭成了问题。

第二,对于低收入人群、对于重体力劳动者不公平,激化社会矛盾,容易造成大多低收入人群弃保,反而适得其反,违背了当初设立的初心。

第三,很多身体不好的,觉得自己白交,白白给其他人养老,性价比降低了,也会造成一大批人不积极参保。

第四,由于人民没有安全感,就不敢消费了,增加储蓄,减少消费,更不利于经济发展。


渐进式延迟退休


我们普通老百姓知道,国家是出于长远考虑,为养老金卸包袱,如果不改革,可能养老金制度有崩塌的可能,一些高知识分子,比如博士,医生,学习时间比较长,过早退休浪费人才,但我觉得这些都可以返聘,现在返聘专家制度就很好。

建议国家某些权威专家,在只能延迟退休政策时,也要考虑民生问题,不要为了省事一刀切,或者渐进式逐步延迟退休也不好。

我觉得应该按人群分类,根据不同职业、不同体质、不同需求的人群划分,重体力、低收入者、体质弱者、愿意早退休者,可以把这些考虑进来。

为了吸引延迟退休,可以通过大幅提升领取退休金来实现,比如跳档制,选择越晚退休,退休金领取力度越大。

延迟退休

以上如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欢迎广大网友献言献策,感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我国   退休金   养老金   低收入   国情   体质   体力   大幅   体制   人群   人口   困难   不好   年龄   制度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