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带领全村500人撸网贷,无人还款,把全国一半平台搞倒闭了?

文|萤火虫

编辑|黄毅来了


在快节奏的消费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一时的虚荣,花钱大手大脚,以此标榜自己是高消费群体。

欲望逐渐无法遏制,入不敷出,而网贷正好可以满足其需要。

一脚踏进了网贷的陷阱里,便如同深陷沼泽,再也拔不出来。

对普通人来说可怕的网贷,却在一些人的眼里不值一提,甚至沦为他们的赚钱工具,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案情回顾·】——»

一、身陷网贷难自拔

张某是一个90后的大学生,他从小出生在农村,家庭状况也就是村里的普通水平,算不得什么有钱人。

虽然家庭一般,但父母还是有钱供养他读书上大学的。

在学校,张某的成绩也一直不错,老师们纷纷夸奖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同学们也称呼他为学霸,有不会的问题就去询问他。

男孩被大家的称赞包围着,有些不好意思,同时又很骄傲。

没有人能预料到,以后的他会借着自己聪明灵活的头脑去犯法。

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个人的智慧如果不用在正规途径,那只会害了他自己。

高考成绩出来后,果然没有辜负父母老师的期待,张某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成为了第一个走出这座小村庄的大学生。

开学报到的那一天,是他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车窗外的景色也在不停变换,拎着行李的张某站在城市中央,不知所措。

太繁华了,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车挤车,人挤人,炫彩的灯光晃得他眼花缭乱。

不仅仅是大城市,同学们的消费也让张某长了见识。

衣服、包包都是牌子货,手表首饰也是高端品牌,偶尔聚餐更是常事,红彤彤的钞票如流水一般从他的眼前掠过。

自己其实不太喜欢聚餐,毕竟,这样的饭局要花掉他三四天的饭钱。

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已经给家里带来很多负担了,他的生活费更是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

一开始,张某还能坚持着自己的三观,想着有多少钱,就做多少钱的事,不与他人攀比。

看着身边的同学出去逛街可以大包小包的买一堆东西,他看着自己喜欢的那双球鞋,心动不已,很快也加入了消费队伍的行列。

他心想着:就这一次,大不了之后几天吃泡面也能熬过去。

同学们很惊讶,有人开玩笑地说:“平时不怎么见你花钱,没想到一买就是这么贵重的东西啊,不愧是少爷哦,出手阔绰。”

张某本想否认,自己只是攒钱买的,其实并不是阔少。

但看见周围人起哄,虚荣心作祟的他只是笑笑,内心却觉得,高价买来的东西质量确实不错。

体会到被同学们这样夸赞的滋味,张某就昏了头,挥霍钱财跟同学四处花天酒地。

想要加入高消费的行列但没有钱,他就选择去网络上借贷,对方谎称,不会催着借贷人还款,利率也是固定的。

张某信以为真,本来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很快就能还上,借钱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

可事实上,网贷平台的质量参差不齐,网络借贷看起来简单,其实内部运营模式跟很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比起来更加复杂。

张某借走的钱在平台里利滚利,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欠款数额也越来越多。

更何况人一旦富有过,就再也不想过穷日子。

张某不只在一个平台借钱,他拆了东墙补西墙,还来还去,依然还不上。

没办法,欠了钱的张某走在学校里都小心翼翼的。一怕那些人找到他的位置,催他还债;二怕同学们知道后会嘲笑他、孤立他,让自己丢了脸面。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选择休学,离开学校回了村庄。

没有钱还的张某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打定主意,不把钱还给他们了。

随后,张某开始在59个网贷app里借款,总共到手了18万元。

他拿着这些钱,又是买车又是在家旁边盖新的房子,盖的还是小别墅,这让村子里的人都羡慕不已,到处说张家那小子读了个大学,有出息了。

意外很快来了,即便张某回到了小村庄,催债的人也没放过他。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一伙人按照身份证上的户籍地,很快就找到了他。

这下子,全村人都知道他盖房子的钱哪儿来的了。

二、金融界的塔寨村

张某本来以为父母要对自己狠狠地教育一番,没等到男女混合双打,却等到了同村好友的拜访——朋友十分好奇他是如何借的贷。

怎么什么都不用做,在家动动手指就能拿到钱?

张某一听,瞬间有了新的主意。

他找到村长,希望能把村子里的人聚集起来,他有致富的经验要传授给大家。

全村的人一窝蜂似地赶到广场,大家都想听一听张某是从哪里挣到的钱。

让人意外的是,张某先在网络上检查了几个人的征信系统,结果居然是失信人员。

村子里大部分的人都属于失信人员,没办法在银行借款

不仅如此,要知道失信人员被纳入征信系统后,在网贷平台借钱也会伴随着高额的利息。

他鼓动村民们去不合规的平台贷款,这样即使不还钱,他们也不敢报警,只敢私下催债。

“就算他们要暴力催债,咱们村那可是有500多人呢!这么多人团结起来,他能拿我们怎么办?”

一些胆大的村民听了,立刻加入了张某的队伍。

张某伪造了一大批假的身份证及其他证件,指导村民应该如何在平台上成功借款。

没过多久,他们每个人都借贷了上百万,学着张某的样子,也在村里开始盖房。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羡慕加入网贷大队,到最后,全村的人都以此为生。

只要一发现有新的平台出现,村民们就立刻冲进去。

网贷平台不上征信系统,逮住了漏洞,尝到了甜头,所有人都越发的肆无忌惮。

就这样,在张某的带领下,村里的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小小的村落也修起了柏油路,盖起了大房子。

没想到,还没等大家享受够,各大平台却一夜之间破产了。

原因竟然是村里所有人都没有还钱的打算,每个月只还平台上的利息。

无奈之下派人去村子里催债,村里人碰见来要钱的,都通通给他们赶跑。

在见到几百号人齐刷刷地阵仗以后,吓得噤若寒蝉。

如此一来,平台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渐渐的入不敷出,只能宣布倒闭。

一时间,这个村子在网络上出尽了风头,网友们都在讨论,到底是张某劫富济贫的侠客行为正确,还是平台催债更加合理。

«——【·以案释法·】——»

一、张某和村民借贷不还违法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借款人逾期返还借款的责任。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网贷属于民间借贷的范畴,债权人是有权利要求债务人按时还款的。

如果到期不还的话,很可能会面临民事诉讼。

本案中,张某和村民的行为自然是违法的。

只不过他钻了空子,挑中了网络上不合规的平台,平台那边由于自身问题,不方便报警起诉,才不了了之,导致破产。

只要网贷平台利率合法,处于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法规来讲是必须要还的。

就算网贷平台的利息不合法,借款本金以及合理范围内的利息依旧是受法律保护的。

如果长期催收未成,最后可以通过法院起诉,选择不要高利息,要求借款人只偿还本金和合法利息。

二、张某和村民的行为是否属于诈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贷款期间,借款人如果提供了虚假的信息和文件,就很有可能涉嫌贷款欺诈。

如果罪名属实,借款人将被处以监禁。

本案中,张某给村民们大量伪造了各种证件,利用假证件借钱,他们存在诈骗嫌疑,且数额巨大,情节严重。

按照我国法律,任何人不能拒绝还贷,就算是以没有资金还款为由,也只能商量拖延还款期限,否则可能构成诈骗罪。

«——【·结语·】——»

欲望是人的本性,人有七情六欲也是正常现象,人性的“善”还是“恶”都是由欲望的大小而决定。

因此,对年轻人的教育才更加重要。

及时对年轻人不合理的价值观念进行教育纠正,警告他们攀比之风不可取,不能因为一时的虚荣陷入权与钱的漩涡。

“知足之足,常足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诈骗罪   借款人   入不敷出   罚金   范围内   平台   有期徒刑   全村   数额   利息   小伙   村里   村庄   村民   贷款   父母   全国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