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入伏,天灸“爆热”!专家:超长三伏防中暑,可戴帽晒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宋莉萍 查冠琳 彭逢美图/吴远团

7月11日是“三伏天”的初伏。广州多家医院开展三伏天灸,迎来人潮。有医院为应对人潮,增加了天灸贴药点,初伏天灸人数再创新高。面对连日高温,以及为期40天的“超长三伏”,专家提醒,要注意预防中暑及胃肠道疾病,但不可过度防晒,可以戴帽子晒背的方式适当晒太阳。

现场:有医院加设贴药点,最快3分钟可贴完

11日当天气温高达36度,但市民对三伏天灸的热情并未受到高温影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多家医院开设了三伏贴天灸专场,多处出现排队“人龙”。

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早上7时45分天灸开始前,现场就已出现排队“人龙”。医院根据伏前灸的“火爆”情况,在初伏当天增加了20个天灸贴药点。记者现场观察,尽管“人龙”壮观,但指引清晰,人流动线设计合理,流程顺畅,市民来到现场,通过手机扫码报名缴费,领取天灸号,从现场排队到贴完穴位,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最快的只用了3分钟即完成全流程。据统计,广东省中医院7月1日伏前灸当天,就有逾2万市民前来贴天灸。7月11日当天,初伏贴药人数再创新高,达近3万人次。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康复科副主任杨路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今年到院天灸人数比去年增加了至少1倍,且有许多年轻“粉丝”。“今年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很多人反映‘阳康’后需调理,加上连日高温,不少人表示因开空调导致感冒咳嗽,前来寻求三伏天灸的调理。”

热问:三伏错过第一贴怎么办?

三伏天灸是以中医“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在每年初伏、中伏、末伏庚日当天进行贴敷,在初伏前、中伏后可进行加强贴,因此一般每年有5次可贴。若错过了第一贴怎么办?杨路表示,天灸最好在三伏当天进行,效果更佳。若时间无法安排,也可提前或推后一天贴。若错过了第一贴,可在后续的三伏庚日贴。每年至少贴3次,连续贴2-3年。

此外,广东省中医院针灸门诊科主任李滋平提醒,每家医院的药方和取穴略有不同,因此每年最好尽量在同一家医院完成当年的三伏贴。但不建议市民自行在网上购买天灸粉、天灸贴等在家贴。因为天灸需经中医师辨证,根据个人体质来选穴和药方。

专家提醒:三伏防中暑,可戴帽晒背

今年三伏共40天,是连续第9年的超长三伏,加上广州已连续多日出现高温晴热天气,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奚小土主任医师表示,随着高温持续,医院也接诊了不少中暑患者。提醒市民在每日高温暴晒时段应减少外出,避免中暑以及过时冷饮导致的胃肠道疾病。当出现胃肠道不舒服、精神萎靡、体温持续升高等症状时应警惕,症状加重则需及时就医。

此外,连日暴晒大热,不少人穿戴上了层层的防晒“装备”。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邹旭教授提醒,不可过度防晒,三伏期间尤其是初伏、中伏、末伏这三个庚日,应适当晒太阳。尤其对于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以及阳虚湿气重的人群,可通过三伏期间正确晒太阳补充阳气,加快新陈代谢,以达“未病先防”。

邹旭提醒,三伏期间晒太阳,仍要注意预防中暑。应避开正午,不要直接暴晒头部,建议可打伞或戴帽子进行。时间可选择在早上9-11点,阳光直晒裸露的背部及四肢。可先晒20-30分钟至微热出汗,视情况加到1小时。晒中要及时补充水分,晒后不可直接吹空调、喝冷饮,以免着凉感冒。(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甘卓然

校对 | 潘丽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初伏   中伏   人龙   伏天   广东省   中医院   高温   当天   市民   医院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