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职业跑者何以为生?

随着进入七月比赛减少,很多职业选手也进入了夏训。回首刚刚过去的上半年赛季,相比于过往三年的情况,2023赛季上半年无疑是完全不同的。各类路跑赛事全面归来,外籍选手进入国内赛场,大众跑者选择面增多,品牌营销依然如火如荼。

三年特殊时期过后,我们并非“回到”了2019年的局面,而是迎接着完全不一样的形势。作为将跑步当作职业的运动员来说,他们对于环境的变化的感知最深。

基于此,「98跑」对话了十余位非注册的职业运动员,也对话了众多行业人士。本文从纯商业视角出发,以“生存现状”的角度,对话不同运动经历、不同成绩水平的运动员。他们以各自的感知和视角,阐述他们眼中过去的半个赛季,以及需要拥抱的变化。

自2022年末全面放开,2023赛季上半年迎来了城市马拉松的井喷,取消了报名区域的限制,规模恢复如初,外籍选手也得以再次进入中国比赛。

大型赛事因为有申请标牌需求,高水平特邀运动员自然不少。而一些相对低水平的外籍选手,也活跃在全国大小赛场。他们一般是由中方经纪人自主报名,以赛事奖金为目标。

来自云南的的职业跑者邵思爽表示:“就在不久前,我参加了一个很小型的半马遇到PB 59分的选手,我都觉得有点不太理解。这也可以看出相比以往,今年无论大小比赛,竞技水平都有特别大的提高,随便跑跑就能站台很不现实了。”

同时提到这一点的还有甘肃的王涛,从纯大众选手一路以职业运动员的身份过去多年,王涛比赛年限很长,对于变化感知也颇深。

“2015年-2019年间,外籍的水平还不是很高,而且集中在大赛。今年放开后,很多外籍选手选择参加小比赛,造成了格局的变化。当然,我们国内专业选手水平增长很快,你可以看出,现在水平一般的老外要想击败他们拿奖金,也得靠一定的实力。”

外籍选手重新归来,要与国内选手“分食”奖金,而组委会层面,中国籍名次奖的设置情况也有了变化。

疫情三年来,由于没有外籍选手,各大赛事自然无需单独设置中国籍名次奖。2023赛季开始后,很多赛事没有恢复中国籍名次奖的设置,只有总名次奖金。

也就是说,如今很多比赛不再有“中国籍冠军”这种说法,也没有单独的奖金。运动员不论国籍,不论肤色,需要在赛场上拼一拼刺刀去争夺领奖台的位置。

当然,除了赛会设置的奖金外,赞助品牌的单场合作收入,品牌、俱乐部支持的名次奖金,也是运动员参与比赛收入的重要一环。

“大赛的奖金我个人很难拿到,一般是品牌单场合作给我提供了保障。要说纯挣奖金,疫情前是最好挣的,那会相对来说外籍水平不是很高,而且那时候一般都有设国内奖。当下的2023赛季,品牌的支持成为了重要部分。”职业跑者肖佐华说。

大型赛事是品牌营销的重要载体,一些品牌以组建战队的形式参赛,亦或是以“赛中赛”设置高额奖金的形式吸引高水平运动员,能让他们穿着全套鞋服在赛场曝光。

全面放开的2023赛季后,运动员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但也迎接着更加多元化的收入。

上述提到赛事归来的全新局面,我们再梳理一番马拉松职业运动员的大致收入来源,这里特指非专业队注册,但以跑步为职业的运动员,他们的收入大致分为——

赛事奖金、品牌全年现金赞助、俱乐部工资保障,这三部分是绝大多数人收入的大头,但一些跑者没有俱乐部的模式。

除此之外,品牌的单场合作,非体育品牌的单次合作,一些商业活动出席,线下培训授课等等,会成为碎片化的收入。

面对全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职业选手生存更难了吗?不同运动员有着不同的现实情况。

贵州的职业跑者杨花是领奖台常客,当下她有着来自特步的一份全年赞助合同。虽然收入无忧,不过赛场上她感受到了与过去三年不同的竞争压力。

“赛场上外籍的女子选手虽然不多,但是她们的水平不低。作为我来说,只能把自己成绩提升起来,不然没有优势。现在面临的就是国际选手进来竞争大,没有太大优势去拿到比较好的名次和赛事奖金,这对收入是会打折扣的。”

此外杨花提出了自己的另一个解读,过去三年国内选手拿奖金的机会大,给职业跑者多了很多收入保障,这对日常训练的帮助很大。

“有收入保障才能维持生活和训练,能够更全心全意的投入训练。疫情这三年来国内水平不断上升,我觉得和收入保障增加是有关系的。”

尽管感到压力,不过杨花并不排斥与外籍选手竞争,她认为从长远宏观的角度来看,打开大门欢迎优秀国际精英选手,对中国马拉松水平是一种激励。

提出同样观点的还有一样来自贵州的王敏,2021全运会周期结束后,她从专业队退役成为一位职业运动员。

“我其实很很欢迎外籍选手进来,我们整个竞技水平在往上走。中大型赛事保持233左右的完赛成绩,基本也能确保前三名的,这促进了我们增长成绩的动力。不管是男子女子,你都能看到质的飞跃。”王敏说。

从专业队退役后,王敏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品牌支持和赛事奖金,她如今是李宁的签约运动员。

“品牌方对我很支持,除了基础的年费,还有装备、训练、比赛安排等方面,都给了我很多支持和帮助。”

今年得到一份赞助合同的还有来自江西的23岁跑者肖佐华,2023兰州马拉松上,中乔体育正式官宣其成为签约运动员。他目前PB 2:18:41,客观而言这一成绩面对如今的市场显得“不够用了”。

不过基于此前与品牌的长期合作和相互认同,同时相对小的年纪,流畅的表达,阳光的形象,他第一次得到了品牌全年的赞助。

“有赞助肯定更好了,基本的生存是没有任何问题,勉强能存点。我当下的心态就是追求成绩,对自己比较有信心。除了现金赞助外,和中乔体育合作后,品牌给予我们很好的支持。今年夏训也是中乔帮我们联系的,可以进行一个很系统的训练,对此我挺期待。”肖佐华表示。

甘肃职业跑者王涛过去几年经历了起起伏伏,由于伤病的困扰他成绩提升进入瓶颈。自己状态不佳,加上男子整体竞争水平提升,王涛从之前的冠军常客站台率缩减了不少。好在与特步的长期合作让他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伤病对我影响很大,拿不了很好的名次,自己真的很难过,很失望。现在外籍选手可以进来比,专业队也可以出来比,其实争夺名次不分注册与否了,就是练的好与不好。另外如果要跑出好成绩,我觉得一个好教练,好团队很重要。我现在面临自己练,强度课顶不到位,肯定没有团队一起练那么系统。”王涛说。

王东辉与张德成两人此前是队友,从山东队离开后,张德成选择了加入中阳俱乐部,王东辉则处于一边读书一边训练的情况。

UA品牌的赞助帮助王东辉解决了生活与训练的后顾之忧。“成为职业选手后,心态从以前教练督促着练,变成了自己督促自己。大家水平都在提升,如果不能跟上脚步就意味着淘汰,差距会越来越大。男子确实太‘卷’了,不过我没有压力,反而是动力,我相信我很快能达到更高水平。”

张德成表示:“论短期保障和训练环境,俱乐部和专业队差异不大,但是长期保障肯定专业队会好一些,毕竟涉及到退役安置到问题。”

加入中阳马拉松俱乐部后,张德成的PB从221提升到了217,基于对训练氛围、教练、运作模式的认同,在第一份合同结束后张德成选择了与中阳续约。

“我认为217做好一些细节还能提高,我也比较喜欢当下的氛围,与朱树春教练配合也非常好。”

不同于品牌的全年赞助,俱乐部的模式一般为每月月薪的形式。根据运动员的成绩确定月薪,随着每年成绩的提升会有变化。

而合练形式的俱乐部,除了实实在在的月薪外,提供的训练场地、优秀教练指导、食宿保障等,也是切实的一笔隐形收入。

“大赛拿了名次我们俱乐部会给一部分奖金,另外设置了PB奖。PB奖励会有不少,也会重新按照每个赛季成绩确定工资。”张德成说。

与之不同,重庆职业选手李波2022年底选择结束了易居马拉松俱乐部的合作。双方“和平分手”后,李波成绩迎来了爆发式的提升。

“今年213的成绩出乎自己意料,达到这个成绩之后我又感觉其实这也不是很难的事情。随着实力提高,现在如果遇到水平相差不多,甚至快一两分的外籍选手,同场竞技我肯定也会同他们一较高下。”

虽然少了俱乐部的工资,新赛季的李波与361°合作,成为他的重要收入来源。而对于361°品牌来说,签下李波显然是一次正确的选择,毕竟刚签约时他的PB是2:17:40,与现在的2:13:20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现在李波的想法是要稳定住成绩,这样对下一次签约更有利。“今年我提前进入夏训,长周期就是为了把水平稳定。不管有无俱乐部,训练团体都很重要。有水平相当的人一起练提升快,也需要更高水平的选手来做领头羊。我需要看见光,不然没得前进的动力。”

邵思爽不久前结束了与一兆韦德俱乐部的合作,正处于最为艰难的阶段。不过他直言目标非常明确,大家拧成一股绳前进。

“训练没有太多担忧,虽然和俱乐部结束合作了,之前的教练和一些队友现在我们还是一个团体。现阶段主要是保障和收入方面的困难,近三个月甚至半年是最困难的。吃住训练都得自己花钱,目前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生存下去。”

23岁的邵思爽全程马拉松经历不多,但PB已经是215的高度。尽管如此,他现在没有得到一份品牌的全年赞助合约,这个水平的运动员没有赞助,放在三年之前是很难想象的。

邵思爽解读道:“赞助商确实很重要,国内水平这一年提高很大,可能品牌方会有更多考虑。我和教练也在积极联系,希望有品牌赞助,我相信自己的水平和提升空间。

面对外籍选手进来,拿奖金确实更难了。但是我认为从品牌赞助方面看,不应该去折损中国运动员的商业价值。因为国人跑的很优秀,大众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此高水平的运动员想要得到一份赞助合同都不容易,而对于更加年轻,尚未出成绩的职业选手就显得更加艰难。

来自黑龙江的20岁小伙胡函诚如今半马PB 67分,这一水平放在五年前或许还具备一定竞争力,但在如今的市场下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在四川队试训未能留队后,如今胡函诚完全自己训练,没有训练保障,也没有太多收入来源。在赚取奖金不乐观的现状下,有品牌能够提供外出参赛的酒店、机票都是他非常渴望的事。

“现在比较迷茫,也比较焦虑,我觉得20岁不应该花家里的钱了,但经济收入很不稳定,只有赛季的时候参加一些小比赛才有收入。如果能够有一份小合同,就算每月几千块钱,对于当下我就比较满足了。”

从众多运动员的描述不难看出,不管从赛事奖金还是品牌赞助这两个角度出发,提升成绩还是最根本的问题,竞争力是一切根本。

长期在国内知名运动品牌从事运动员资源的张先生提到了一点,成绩还是考量一个运动员能否为自己取的一份优厚待遇的核心,但成绩并非绝对的PB数字,在他看来是相对竞争力。

“我历年关注排名情况,以男子来说以前跑进220都凤毛麟角,现在跑到220甚至排不到年度前100,215可能都是现役50名开外了。一些运动员可能具备原来的成绩,但随着格局的改变,他不具备原来竞争力了,相应的可能也不具备原来的商业价值。我们不仅要看成绩,还要看运动员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位置,综合决定他能得到的商业回报。”张先生说。

同样在知名品牌扎根运动员资源的Jeff也提到,品牌签约运动员希望为他们提供帮助支持,给运动员实现个人价值的渠道,也助力马拉松行业发展,但不可否认品牌需要实现商业价值的回报,这是一个客观的商业行为。

Jeff从营销层面解读了新的变化:“2023赛季我的感受,自从何杰在深圳跑赢高水平外籍选手后,媒体和公众对于‘国内第一’的关注和认同感好像不像之前那么高了,而是要拿赛会第一才具备更大的营销价值。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精英选手同样夺得一个‘国内第一’头衔,营销价值或多或少下降了。”

对于外籍选手带来变化,张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国内标牌赛事为什么邀请外籍精英选手,一方面应世界田联国家与地区数量的要求,一方面想要尽可能提高赛事的竞技水平。

这句话可以反过来想,如果我国马拉松也有像刘翔、苏炳添这样量级的选手,他们同样能得到海外大赛的特邀,我们完全可以以特邀身份出去比赛、交流。如果有那么一天,他们的商业价值也会随之大大提升。”

当然,除了硬成绩是一方面,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成为品牌签约时考虑的因素。其中运动员的生涯故事、公众认知度、社交平台影响力、面对大众和媒体的表达等等都成为了决定一位出色职业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各种方面。

“运动员需要去运营自己,这是市场的大需求。国内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社交平台流量,有社会影响力的选手,他们所能得到了待遇会比同等成绩的运动员多出很多。”张先生表示,“除了成绩外,综合素质、表达等能够为运动员加分不少。”

供职于不同品牌的Jeff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大家为什么对一些非注册选手关注度很高,他们身上有故事,成绩加成之后,他们能产生更高的商业价值。综合能力是签约时考量的重要部分,另外就是身上的拼劲儿和潜力。”

如今马拉松运动员能得到的全年现金赞助支持,基本都来自于运动鞋服品牌,偶有手表、运动眼镜、补剂等,但基本没有跨领域的品牌,如车企、保险、快消品等。

就这一现实问题,长期关注市场营销领域的白先生为我们做了回答,当下马拉松运动员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很少有人达到跨品牌签约合作的基础要求。

白先生表示:“知名度、曝光度、公众形象、带货能力以及与品牌的契合程度,是品牌在签约代言人时衡量的重要指标。尽管马拉松运动在近些年火热发展,大众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在上升,但是远达不到跨品牌签约合作的基础要求。而且,越跨领域,对其综合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当下的马拉松运动员,绝大部分不具备这一实力。”

至于过去几年活跃的以资本主导的民间跑步俱乐部,白先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多大集团下的俱乐部,其老板都有跑步的习惯,这一尝试初期或多或少有情怀的成分在内。情怀不能当饭吃,特别是在经济承压的当下,好的商业模式的探索仍是关键。就目前而言,针对大众的训练营以及头部选手与品牌的签约双线并行,但是增长前景还看不到太多。”

至于这部分民间俱乐部给运动员提供的保障和支持,在白先生看来也并非长期且牢不可破。

“商业是很现实的,最终还是要落到投入产出比和盈利上,如果没有好的盈利模式很难支持俱乐部给到运动员长期支持。于无声处很多签约选手的解约就是对这一金科玉律最好的反馈。”

职业马拉松运动员在中国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新兴行业,他们与中国马拉松市场大环境一起发展,是吃到时代红利的一拨人。不断有越来越多人加入这一群体,生存现状各有不同。

过往的三年,大浪淘沙般的时代留下了一部分人,有一部分则选择了其他出路,或仍从事着体育行业,或已经不在这个行业。

现在面临全新的格局,职业运动员的生存是更艰难还是更优渥了?我们在这里不下判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唯有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进取攀升到新的高度。

让整个行业“值钱”,也让自己“值钱”,才是取得价值回报的根本,这在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俱乐部   马拉松   外籍   运动员   奖金   选手   水平   成绩   收入   职业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