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转向新的水面战斗策略,关乎全球力量平衡,中国有三大需求

无人作战是未来海战的趋势,中国海军需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无人作战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才能在未来的海战中占据优势。

所谓的“无人作战”并不是指没有人员参与,而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战争指挥和决策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士兵的伤亡率,提高作战效率。

尽管中国已经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是将这项技术用于无人水面舰艇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因为水面舰艇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应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如海浪、风力、水流等。此外,无人水面舰艇还需要具备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能够在遭受攻击时自动进行反击或规避。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发展,中国海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进行长期的研究开发。这需要海军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同时,也需要合理的战略规划。

在这方面,美国海军已经领先一步。美国海军已经开始研发一种新型的无人水面舰艇,这种舰艇不仅具有远程打击能力,而且还可以执行多种任务,如防空、反潜等。这种舰艇的出现,无疑将对未来海战的形态产生重大影响。

无人水面艇的军事用途发生质变 美国“海上猎人”性能不俗

现代潜艇更适应各种复杂的海洋环境,大大增加了反潜的难度。同时,随着无人潜航器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反潜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海军的需求。而利用无人水面艇进行反潜,不仅能够极大降低人员伤亡,同时也能提高反潜效率,减少物力资源消耗,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反潜措施难以对付新一代潜艇的问题。

无人水面艇的研究和发展,是依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和需求而展开的。现代战争强调的是信息化、智能化、精密化和高效率。无人水面艇能在没有接收到指令前,自主完成任务,其高度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能力,使其成为执行复杂任务的理想工具。而无人艇从最初的扫雷、担任靶船等,发展为集监视、反潜、反舰等更多领域于一身的“必需品”之后,其军事用途也已发生了质变。

虽然目前无人水面艇还处于研发阶段,但其潜力巨大。无人水面艇可以在多种严酷的环境中工作,这一特性使得它们在执行多样化任务时有很高的灵活性。例如,无人水面艇可以在水偏酸、水偏碱、高盐度、高温、低温等多种复杂环境中工作。

美国海军近年来已开始探索和发展新的反潜技术装备。在2010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发布了“反潜持续跟踪无人艇”的项目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研发一种能改变当前反潜模式并且可以独立部署的水面无人艇。

这种无人艇可通过载有雷达、声呐等类似有人反潜平台上的探测、识别甚至武器系统,实现自主探测、跟踪、攻击敌方潜艇。不仅可以在复杂海况下执行反潜任务,而且可以进入有人平台无法到达的区域,在不补充能源的情况下长时间执行任务。

由美国设计的“海上猎人”无人反潜艇的稳定性和侦查能力相当不俗,这艘长度约40米,排水量达到135吨的三体船型无人艇,是一种现代化的海上战术兵器。其最高航速可达到31节,总航程更是长达1.6万公里,这一切都归功于其先进的动力系统和设计。

重要的是,“海上猎人”拥有一套精密的雷达、声呐和光电传感器,使其可以透过综合运用雷达和探测系统,对周遭的舰艇进行深入的探测和识别。而且,由于采用了三体船型结构,即使在高海况下,“海上猎人”也能保持极佳的稳定性,从不会轻易翻沉。

根据2016年4月7日发布的消息,此架无人反潜艇被正式命名为“海上猎人”。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之后,包括航速、机动性、稳定性、耐波性、加速/减速以及燃料消耗和可靠性等各方面考量,这款无人艇不仅达到了预期标准,甚至超过了原本的目标,证明其可以在五级海况下稳定工作。

除此之外,“海上猎人”无人反潜艇还具有长久的持久性,在海上连续执行反潜任务的时间至少可达70天。其最大航速超过目前常规潜艇的最大速度,可以对1千米外的目标潜艇进行秘密跟踪,同时通过卫星将目标潜艇的实时坐标发送给反潜飞机以及附近的水面舰船,指引攻潜行动。在2018年4月,“海上猎人”正式交付使用。

分析来看,随着更多的“海上猎人”反潜无人艇服役,美国海军将结合水下反潜声呐监听系统、P-8A反潜巡逻机、MQ-4C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以及其他有人反潜平台,形成全新的且更为强大的反潜战力量结构和体系。这无疑是美国海军在反潜战跟踪能力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实现了质的飞跃。

美国海军正在转向新的水面战斗策略 关乎全球力量平衡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无人水面艇在海上战斗任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向公众展示了一款Mark5导弹无人艇模型。该模型可谓是技术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舰部装备的四联装LRASM(远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使其具备远程打击能力。

LRASM作为超级强大的远程反舰导弹,具有极强的突防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是现代海上战争中的重要武器。配备有此类武器的无人水面艇,无疑将极大增强其作战能力。

这款模型的亮相显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积极推动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的无人水面艇的研发工作。这一研发方向无疑是对有人导弹艇任务的一种颠覆性创新,旨在减少人员伤亡和提高作战效率。这也代表着未来海战模式可能将由人控转为无人控制,更加智能化、机械化。

此外,美国海军正在转向新的水面战斗策略,这一转变可能对未来的海上冲突产生重大影响。在传统的战斗形态中,美国海军主要依赖于大型舰艇如航母和驱逐舰。然而,他们正在努力将无人舰艇整合到舰队结构中,标志着从以主力舰艇为主的力量集中型,向以大中型无人水面舰艇为主的分布式节点型的重大转变。

如今,美国海军已经考虑到了这种策略的实现。他们成立了第1水面舰艇发展中队,并进行了合作测试,捕捉传统有人舰艇和新型无人舰艇之间可能的协同效应。其中一个关键计划是结合部署无人水面舰艇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海军在2021年4月19日至26日期间已经进行了空中/海上有人和无人系统的联合演习。

高级海军官员凯西·莫顿明确指出,未来海军的主要任务包括推动无人舰艇的大规模列装,并在未来部署无人水面舰艇舰队。这是美军实现"分布式海上力量"愿景的重要步骤,预计将使美国海军的作战单元数量增加,海域控制范围扩大,并进一步降低成本。

根据分布式杀伤理论,海上作战单元越多,海域控制能力就越强,敌人的消耗也就越大。使用无人舰艇可以显著降低对手的战斗效率,并使反舰弹道导弹等高价值武器失去对大型平台(例如航母)的威胁。在中国东风反舰导弹射程威胁下,美国航母将更慎重冒险,可能会利用无人舰艇来削弱中国的作战单位。

总的来说,美国海军正朝着改变的方向发展,倾向于无人舰艇的引入和使用,以增加作战单元,扩大控制范围,并降低成本,以应对未来的潜在冲突。如此看来,无人水面舰艇的大规模应用,就不再只是追求创新技术的问题,而是关乎防卫策略和全球力量平衡的关键因素。

在未来,海上无人作战装备的广泛应用将给现代海军的实战能力带来重大变革。这不仅会提升现代海军的作战效能,同时也将引领一场无人化、智能化的军事革命。

首先,空中、水面和水下的无人作战装备可以极大地扩展海军的战术和战略深度。它们可以在远离母舰的距离上执行任务,如侦查、警戒、打击等,提高海军的任务执行效率和安全性。这将改变现代海军的力量结构,使之更为灵活和多元。

其次,无人装备的使用将改变现代海军的作战样式。在无人机的引领下,海军会更加倾向于远程精确打击和网络化作战,这种转变将提高海军的作战效益。

再者,无人作战装备的发展也将对海军作战理论产生重要影响。无人作战装备的存在可能引发战争哲学和海权理论的深刻思考,使得在现代战争中的“人”与“机”的关系被重新定义。

此外,无人作战装备可能导致海军编制体制的重大调整。由于无人装备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以人为主导的编制体制可能被大幅度削减,而以机械、电子和信息化为中心的新编制体制可能逐步形成。

总的来说,未来海军将面临一次史无前例的革新,而这场变革的核心就是无人作战装备。

中国面临多方威胁 无人水面艇有三方面的迫切需求

第一,无人反潜作战艇。自21世纪初,从东北亚到东部海域,再到东南亚及南亚的诸多国家和地区,中国周边海域已发展成为全球潜艇活动最频繁的区域。这其中包括了装备着最先进技术及最强大远程打击武器系统的核潜艇以及其他兵力。这个现象并不意外,尤其是考虑到近年来一些域外霸权国家利用中国的反介入防御能力不断增强,仰赖其水下平台的远程打击能力作为干预手段,以至于中国在水下面临的威胁比其他国家要高。

对于这个情况,中国海军非常看重,并致力于创建由反潜巡逻机,水面反潜巡逻舰艇,反潜潜艇等多种反潜装备构成的近海反潜体系,以期提升中国应对水下威胁的能力。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的各种反潜兵力装备规模相对于广阔的中国近海水域而言还是显得力不从心。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潜射武器射程的不断增大,这类武器能够从数百乃至上千千米外对水面和陆地重要目标进行远程突然攻击。当潜射武器的有效射程越大,其部署区域和攻击阵位可以距离陆地越远,反潜一方的任务范围也就越大,因此需要投入的兵力装备也就越多。

只是盲目而不计后果地扩大传统反潜兵力装备的规模显然是不明智的,更加重要的是发展新的技术和装备。毫无疑问,将无人机、无人水面艇、无人潜航器等新兴装备引入中国海军现代反潜体系已经变得尤为重要。这些新型无人反潜装备既要满足任务需求,又要具备低成本和易于大规模装备使用的特性。

据外媒报道,中国海军正在测试一款类似于美国海军“海上猎手”的大型反潜无人艇。这款无人艇同样采用三体结构,但其尺寸略大于“海上猎手”,预计它的航程和稳定性会更出色,可以长时间在海上执行对水下目标的搜索和跟踪任务。未来,大量的反潜无人艇将与有人水面反潜舰艇,以及有人和无人反潜巡逻机等反潜平台形成网络,共同执行反潜任务,这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海军近海反潜体系的覆盖范围。

第二,大型防空作战无人艇。在最近几年中,国产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等大型水面作战平台走进军事实战场,无疑对中国海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编队反潜作战能力的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对编队护航舰艇的防空作战能力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如今,中国海军的护航编队已经拥有大型相控阵雷达、远程防空武器系统以及具有协同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水面战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除去极少数的055型驱逐舰外,多数052C/D型驱逐舰在尺度和吨位上受到限制,导致舰上导弹垂发单元数量明显少于国外同类舰艇,从而在火力持续性方面存在不小的缺陷。

因此,我认为应该优化国防战略,并加快对先进探测系统以及防空导弹的大型防空作战无人艇的研发工作。我们可以从国产JARI一USV无人导弹艇的集成度来看出,国内完全有能力开发出一款吨位更大、续航性更强、配备小型相控阵雷达系统和光电设备,以及可布置数十个中近程舰空导弹垂发单元的专用型防空作战无人艇。

在执行编队作战任务时,如果能配置多艘具有自动警戒和拦截空中目标能力的防空无人艇,在编队外围伴随航行,将大大扩大编队的警戒和防空作战范围,使其至少提升一个量级。同时,也将显著提高编队防空火力的密集度和持续性。加之无人艇的建造、使用和维护成本较低,可说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第三,打击作战型无人水面艇。中国目前公开的“瞭望者”无人水面艇在打击作战方面的实用价值有限。这款仅有3.7吨排水量并且武器载量较小的无人艇,只能适应海上岛礁、边防水域的巡逻警戒任务,以及对海上中小目标的精确打击,对中国海军的实际需求贡献效力有限。

基于保护国家主权统一的斗争中积极防御作战的现实需求,中国海军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大型无人水面作战平台的发展,来进一步加强其远距离对海(对陆)的打击能力。现有的052C/D和054A等主力战舰的导弹垂发系统数量有限,并且承担了防空和反潜作战职责,因此无法继续增加对海对陆攻击武器的数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海军在远距离对海对陆打击能力的提升上的可能性。

我国自主研发的“瞭望者Ⅱ”无人导弹艇成功下水,这标志着我国在无人水面艇领域的技术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设计无人导弹艇时,隐身特性是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理论上,这类无人艇并不需要配置雷达等目标获取、识别、跟踪系统及武器中继制导系统。它们可以通过卫星、、预警机、无人机以及伴随舰艇获取目标信息。这样,无人艇的制造成本会大幅度降低,有利于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

在战争期间,这些无人平台既可以单独行动,也可以与有人驾驶的舰艇一起组成海上打击作战机动群。这种有人装备和无人装备的紧密合作,将成为实施海上网络中心战的新方式。

总结

中国海军将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无人战术装备以打造智能化的未来海军,其中包括无人水面舰艇、无人潜航器和无人侦查机等。这些全新的战争武器将为我国海军提供新的作战方式,旨在提高我国海军的作战效率,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无人装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人力驾驶,降低了士兵参与作战的风险和代价。

预计在2025至2030年间,无人装备将大规模参与海上作战,这种新型战争手段将会给传统海战理念带来强烈冲击,使现代战争的特点进一步呈现非接触、零伤亡。此外,无人装备具有全天候、全方位打击能力,可以在各种环境下遂行任务,同时可以灵活的采取硬杀伤或是软杀伤方式进行攻击。这将为进攻方提供更多的战术选择,从而实现对敌方固定设施、人员、装备的广域打击。

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海军需要加快无人装备的研发和更新换代,尤其是无人水面舰艇的研发和生产。我们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力争实现与技术发达国家的同步甚至超越。无人装备的大规模应用,必然会在力量结构、作战样式、作战理论、作战原则甚至编制体制等各方面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对中国海军而言,这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更是一个重要的跨越式发展的契机。我们必须坚决抓住这个机遇,以无人化、智能化为目标,推动我国海军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保护我国的海上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水面   舰艇   作战   美国   潜艇   中国   海军   猎人   美国海军   海上   中国海军   武器   策略   力量   需求   目标   能力   装备   未来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