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鞭一条,胜过道歉千遍,与其等宝格丽体面,我们不如帮他们体面

7月11日,国内有网友发现,在国外知名奢侈品牌宝格丽官网店铺的地址信息中,“台湾地区”被列入到了国家一栏。在这一情况被网友曝光之后,众多媒体跟进报道,“宝格丽”不得已发表了一封致歉声明。对此,国内有媒体是这样评价的:有过改之当然最好,但是“宝格丽”别把自己的道歉声明又给弄成中国大陆的专供版了。

这种“指省为国”的事情,宝格丽并不是第一个干的,我觉得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经历了一遍又一遍之后,说实话,真的挺让人厌烦的。

我个人有个想法,最好还是把相关问题制度化,以后咱们要再碰到像如今宝格丽这样的事情,依法处置就行。对于涉事企业,该判就判;对于涉事人员,该罚就罚。

我们的好话已经说尽了,事实证明没什么用,扫帚扫不到,灰尘就是不会自己跑。既然批判的武器挥舞了一千遍还是没法劝阻住那些冒犯我们的宵小,那我们今后还是老老实实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吧。

一、法鞭一条,胜过道歉千遍

首先,相关立法的正当性肯定是站得住脚的。我们都知道,凡是已经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无论是在官方层面还是法律层面,它们必然都是承认并遵守一个中国原则的。原则问题不可以有例外,否则这种国家现在可以考虑把它们在北京的大使馆转租出去了。

所有在两岸问题上“指省为国”的那些外国品牌,不管它们是为了迎合当下的欧美反华势力也好,还是想在中国大陆搞点动作彰显自己的一身反骨也罢;是为了在台湾省和在欧美市场多冲点业绩也好,还是单纯就不把我们的原则问题当回事所以得过且过也罢。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只要它们“指省为国”,那么这种行为无疑都违反了它们的母国在和中国建交时双方所达成的共识。

立法惩罚这些犯错的外国品牌我们是占理的,它们的母国或许会为了迎合西方当下的反华浪潮站出来杠我们几句,但这板子要真打下去了,它们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你们踩我们红线在先,你们有什么可不服的?不服你可以以相同的理由给我们中国来一套试试,看看我们哪家中国企业去你们西方做生意时,会在官网上把北爱尔兰和苏格兰列为国家的,会把加泰罗尼亚列为国家的?如果有的话,欢迎你们也给我们来个五十大板,我们绝不吭声。

诶,不对啊,宝格丽不是意大利的牌子吗?怎么说着说着说到英国和西班牙去了?没错,这就是问题所在,同样都是红线,我们什么时候看到过意大利这种欧美国家的时尚品牌,会在北爱尔兰和苏格兰,还有加泰罗尼亚的归属名称问题上触碰英国或西班牙的逆鳞的?不管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我反正是从来没见到过。

那为什么宝格丽们就敢在我们的两岸问题上拿高压线来跳皮筋呢?是我们的电压太小了电不死人吗?如果真要是这样的话,那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加加压了。一些个欧美国家和它们的企业既然敢在台湾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他们要是不守规矩,那我们帮他们守规矩好了。

二、没了张屠户,不吃混毛猪

其次,趁早把相关立法确定好。这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建设一个清朗的市场秩序。一个健康的市场必然是会有优胜劣汰的,你不愿意尊重我们这个市场,那你们就从我们市场撤出去就行。

国外品牌在事关中国重大立场的原则性问题上踩红线这种事情,我们之前已经遭遇过很多很多次了,可每次闹到最后,无论是民众号召抵制也好,还是媒体刊文重批也罢,虽然不能说是隔靴搔痒,但总体而言,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眼看事情闹大了,脑子没那么抽的国外品牌通常都会选择息事宁人,夹起尾巴做人,至少也得先消停上一阵子。可要是碰上脑子抽得厉害的一些国外品牌,比如杜嘉班纳(又是意大利的牌子,怎么老是意大利的牌子?),都已经踩过红线引发负面舆情了,它还有胆子学方唐镜在作死的边缘反复横跳,说什么“你们中国人尽管抵制,等日子一长你们该买还是会买的”。

这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可即便是到这个份上了,国内舆论场还是有些人会站出来帮它们洗地。中国这个市场太庞大了,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消费者不拿它们的傲慢和偏见当回事,它们也还是在我们这里赚得盆满钵满。更有甚者,还有些人会主动蹦出来为它们撰文开脱,说什么和这些国外品牌对着干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可不能把它们给骂走了。它们要是走了,中国“百万曹工”的衣食可就没有着落了巴拉巴拉。

瞧人家这话,知道的知道他们说的是卖衣服卖化妆品的奢侈品牌,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说的是卖芯片卖发动机的工业命脉呢。

我也是女人,我也喜欢逛街买衣服戴首饰,我也会纠结今天出门的时候究竟该用哪一套化妆品才好,但我不觉得我离开了宝格丽和杜嘉班纳就活不了了。我相信不光我这么觉得,很多在看这期节目的同志和朋友,应该也有同感。

就拿宝格丽这次踩红线的事例来说,奢侈品能有什么技术壁垒啊?说穿了不就是垄断了相关产业链上游对于“流行、时尚、美”这五个字的话语权吗?然后再居高临下地跑到我们发展中国家来,对着我们发展中国家消费者钱包一通收割吗?它意大利也就是仗着自己好歹还是个西方国家,要不然谁认你宝格丽和杜嘉班纳啊?不信把宝格丽总部从罗马给搬到台北去试试,你看看大陆还有多少女性消费者还会给你买单的?

奢侈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在于构筑身份认同。衣服饰品是身份的象征,在生产力不发达的过去尤其如此,那些珠光宝气的奢侈玩意只有达官显贵才佩戴得起。而现在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好多普通人也买得起名牌衣服和饰品了,衣服饰品用来区分达官显贵和普罗大众的功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是依然存在。

这种似有若无的界线,给很多希望跻身上流社会而不得的普通人造成了一种幻觉:只要我穿戴了和他们一样的衣服饰品,那我也可以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

而现如今西方的那些奢侈品牌,尤其是像宝格丽这样后起的奢侈品牌,它们所赖以为生的盈利手段之一,就是通过收取高价来向人们兜售这种幻觉。这种做法本质上和中世纪罗马教会向信众们出售赎罪券也没什么区别,买了赎罪券就能上天堂,买了奢侈品就能跻身上流社会,这二者听上去难道不是很像吗?

以前宝格丽们之所以能这么玩,是因为西方相较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确是要强大太多了,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那种优势都是碾压性的。西方确实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所以西方人的衣食住行才会成为其他人争相模仿的对象。所以,宝格丽们才能靠着兜售赎罪券挣得盆满钵满。

三、西方品牌没有资格向中国消费者兜售赎罪券

但是,对,我又要说到但是了。现在这个时代变了,西方相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物质和文化优势,尤其是相对中国的物质和文化优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萎缩。今天的西方已经越来越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了,那么包括中国人民越来越看不惯宝格丽们的那一套行事风格,也不过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已。毕竟宝格丽的母国意大利对我们而言也就那么回事,我们有什么必要非得高看宝格丽一眼呢?

就你们现在这副德行,还想向我们兜售赎罪券?笑话,你们的高铁里程达到我们的几分之一了?你们有几条航母几艘核潜艇?你们国家能飞起来的普通战斗机加起来有我们的隐身战机多吗?你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平移过来能在中国那么多个省市自治区里头排到第几位啊?你们从月球上采集回来多少公斤月壤了?你们的旗帜插上火星了吗?你们的先人在斗兽场里观看人兽厮杀的那会,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封狼居胥了。

你们根本没有资格向我们兜售赎罪券,更别说还一边踩着我们的底线一边向我们兜售赎罪券了。

而且,就算抛开我上面提到的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不说,但就实实在在的市场占有率而言,我们觉得中国也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让那些敢于挑衅中国的国外品牌,老老实实地遵守我们规矩。

2021年全球奢侈品牌开设了最多数量新店的市场在哪儿?在中国大陆。有近55%的奢侈品品牌将它们的新增门店选址选在了中国大陆。预计到2025年,大陆消费者将消费掉全球44%的奢侈品。届时,我们将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

生意做大靠中国,维持生存也得靠中国。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消费者就是那些国外奢侈品牌的衣食父母。吃着父母的,喝着父母的,然后暗地里还拿针扎父母的小人,这种事情别说是在我们中国了,换做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谁能容忍?也就是我们以往的处理方式都太温和,太老实,太善良,太一厢情愿了。要不然也不至于把它们给娇惯成这幅不知天高地厚的德性。

行啊,既然你们听不进道理,也不想遵守中国的规矩,也不把你们的母国和中国建交时签署的法律文件当回事,那我们就换个沟通方式好了。等什么时候涉事的国外品牌赔个底朝天了,相关责任人都进去踩缝纫机了,我相信它们幡然醒悟的。反正监狱里头多的是之前和他们签过约的流量明星,这下幕后金主和台前明星总算凑到一块了,正好坐下来好好交流交流,没准最后还能交流出一个爆款来呢。

结语、不要等他们体面,要主动帮他们体面

最后,我觉得在相关问题上的立法,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一种“长臂管辖”。我过去一直强调,我们中国要想对付境外的反对势力,就必须准备好更多的筹码。和对方底层的反建制派等组织多交流多接触,让对方心存忌惮,这其实就是在为我们积攒筹码。

而在事关中国国家红线的相关问题上立法,为我们管辖国外涉事企业锻造一双长臂,这也是一种筹码。

美国为什么能在那么多领域、那么多产业上能搞长臂管辖?一是美国市场大,二是美国有技术壁垒,三是美国有金融霸权。

我们中国现在虽然还没有美国那样的条件,但是也不妨先搞一搞试试。有多大锅我们就下多少米,先把肚子填饱再说。美国人的手臂也不是一天就长到那么长的,凡事都得有个过程,先把第一步迈出去,剩下都可以慢慢来。

人民网喊话宝格丽:“道歉声明别弄成专供中国大陆版”。但说实话,在没有立法之前,这样的喊话用处其实并不大。

以前我们可经历过太多类似的事情了。他们主动挑衅,他们甩锅第三方、甩锅临时工,他们搞专供中国大陆社交媒体的道歉声明,然后过几天他们的直播带货又被秒光。

建立相关立法之后,如果是那些品牌的大陆公司搞出把“中国台湾地区”列为国家等挑衅事件,那就重罚+入刑。如果是那些品牌的国外总部搞出来的,那就天天罚,日日罚。生意你照做,货你照卖,我们就每天开罚单,开到他们自己缩回去改正为止。

这就是基础版本的长臂管辖。这些品牌的母国能说什么吗?让他们自己看看和中国建交时候的政治承诺。台湾问题是我们中国的底线和红线。在这之前,这些国际品牌公司的母国,遵守了对中国大陆的政治承诺,这些国际品牌公司在中国市场做大做强,赚了大钱。

但这些公司里有相当大一部分,不但不感激,还在最近几年屡屡对我们挑衅。尤其是一些奢侈品品牌,他们的目标市场是精英人群,做的事情却如此下贱。

在最近这些年,台湾问题越来越多地,越来越频繁地在消耗我们中国社会的公共资源和成本。这说明,以往我们处理方式是不对的,惩处力度是远远不足的。

是时候通过法律的武器来处理问题了。

反正还是那句老话。

他们要是体面,我们就让他们体面。

他们要是不体面,那我们就帮他们体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北爱尔兰   体面   母国   意大利   饰品   红线   中国大陆   奢侈品   中国   奢侈   国外品牌   事情   品牌   国家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