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5岁就当了军委副主席,为何后来的地位却一路走低,遗憾收场?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照雪下玉关

编辑| 照雪下玉关


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年仅25岁就成为了中央军委的副主席。

如此人物,按理来说应该前途无量才是。然而,后来此人在党内的地位却一路走低,虽然被评价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但他的名字对于很多不太了解历史的人来说,却只能算是“耳熟”的程度。

他就是王稼祥。

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王稼祥是安徽泾县人,1925年在上海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时受到邓中夏、张太雷、蔡和森、恽代英等人影响,开始信仰共产主义,还得到了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机会。他也因此成为了当时党内为数不多的具有马列主义“科班”出身背景的高级领导人之一。

当时的王稼祥深受王明影响,思想比较的左倾,成为了“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1931年,刚刚回国1年的王稼祥被派往了中央苏区,担任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并在当年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这一年,他只有25岁。

王稼祥早期的左倾思想是因为对中国革命现状不够了解,随着他逐渐了解毛泽东,以及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就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站在毛泽东的一边。

后来毛主席在“七大”上专门指出:

“如果没有代表团,特别是王稼祥同志赞成我们,信任我们——我和总司令,那是相当困难的。”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长时间,博古来苏区了,当王稼祥亲眼看到了博古和李德的乱搞之后,更加认识到了毛泽东的理念多么正确。

1933年4月27日,红军打赢了第4次反“围剿”作战后,总政治部决定在乐安县古岗村召开一次全军青年工作会议。

谁曾想,这边正开着会呢,国民党的飞机突然就对会场发动了一次空袭。

负责主持会议工作的是王稼祥,他当仁不让的安排同志们赶快撤离,自己留到最后再走。

偏偏就在此时,一颗炸弹正巧落到了他的附近,王稼祥就这么倒在了血泊之中。

王稼祥当时的情况很危险,腹部多处中弹,甚至有弹片打进了他的体内。部队条件有限,医生用电磁铁强行把他身上的弹片给吸了出来,对于打进体内的那些弹片,就无能为力了。

如果拖下去的话,王稼祥将有生命危险,军委卫生部部长贺诚建议赶紧送回位于瑞金后方的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

瑞金的医院条件也没有好多少,只能确认有弹片打穿了王稼祥的结肠,造成穿孔感染,势必会引发弥漫性的膜肠炎。问题是,瑞金后方医院连x光机都没有,根本无法搞清楚弹片到底在哪里,而且,我们也没有麻药。

如果不在六个小时之内动手术缝合结肠上的穿孔,势必会造成腹腔感染。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只好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为王稼祥做了手术,可惜,经过8个小时的手术,仍然没能找到弹片在哪里。

这也就导致王稼祥的身体状况大受影响,每天都要更换绷带。这也就导致,他虽然是军委副主席,却不怎么管事情。

关键性的一票

虽然王稼祥的身体不好,却一直在关注着红军的情况,眼看着红军因为博古和李德领导陷入被动,被迫踏上了长征之路,内心十分不满。

因为身体不好,王稼祥一路上只能坐担架,正巧,当时毛主席在长征开始后也因为急性疟疾被迫坐担架,两个人的日常接触因此多了起来,聊着聊着,就聊起了党和红军的大事。

王稼祥明确表示:

“要扭转党和红军的危急局面,必须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改变中央领导,应该让毛泽东同志来统帅部队。到时候要开会,把他们‘轰’下来。”

湘江战役后,李德在形势明显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进军湘南,不肯采用毛泽东提出的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主张。

为此,中央专门在黎平召开了一次会议。因为毛主席有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的支持,成功排除了李德的错误领导,让红军直插黔北强渡乌江,占领遵义。

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在毛主席做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失败教训的发言后,第一个站出来批评李德、博古的错误,提议撤销李德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让毛泽东指挥红军。

毛主席对这件事情印象深刻,后来常对人说:“王稼祥是最早就支持我的,遵义会议上没有他不行,他投了关键性的一票。”

两个月后,中央为了加强集中军事领导,决定成立全权指挥军事的三人团,这最高决策机构的成员分别为: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

“七大”落选

当1935年10月红军抵达陕北瓦窑堡时,王稼祥因为伤口感染高烧不退,甚至出现了昏迷症状,这让毛主席等领导人十分担心,但因为国民党封锁,直到1937年年初才安排他从西安前往苏联接受治疗,取出了体内的弹片。

1938年,王稼祥回国后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同时兼任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书记。

只是,他的身体并没有完全康复,仍然时不时的就因为伤病复发休息一段时间,甚至连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和“七大”都没能参加。

在1934年“七大”选举中央委员会时,七大主席团虽然提名王稼祥成为中央委员候选人,但在6月9日的大选中,他却只得了207票,没有过半(547名正式代表)。

王稼祥竟然落选中央委员,这件事连毛主席都大感震惊。

事后有人分析他之所以落选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王稼祥的性格比较孤僻,不太接近群众,对待下级的态度比较生硬,他这个人书生气又很足,人家觉得他“架子大”。

第二,王稼祥当年从苏联回国后,在上海待了一年,然后直接空降过来担任总政治部主任,没干两年又负了伤,这也就导致很多的老同志对王稼祥缺乏了解,以为他还是坚持王明路线的人,所以都不愿意选他。

第二天,毛主席在七大第20次会议上专门做了一次《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的讲话,指出王稼祥虽然过去犯了些错误,但还是有很多功劳的,亲自为王稼祥“拉票”。

6月11日,王稼祥以第二高的票数当选了33名候补中央委员之一。

“七大”成为了王稼祥政治生涯的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后,他开始从事外交工作,成为了我国首任驻苏大使,此后长期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后来还担任过中央外事小组副组长。虽然仍然在中央工作,但地位相较于过去而言还是低了不少。

1974年,王稼祥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中央对外联络部   总政治部   博古   中央军委   瑞金   遵义   周恩来   苏联   苏区   结肠   弹片   中央委员   军委   收场   红军   遗憾   地位   身体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