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入伏,今年的伏天“不一般”,有三大特点,早看早知道

“入伏如同进蒸笼,人在家中汗直流”,今年啥时入伏?会大热吗?看农谚咋说?

入伏

入伏指的是进入三伏天,老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意思是说,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入头伏。

伏天分为头伏、中伏和末伏。头伏从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为10天,中伏从夏至第四个庚日开始,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有4个庚日,中伏天数为10天,夏至到立秋有5个庚日,中伏天数为20天,也被称为“俩中伏”。末伏从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为10天。三伏天的天数也就出现30天或者是40天的现象。

三庚

这里的“庚”指的是干支历法中的“庚日”。干支历法由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两相配,组成60个不同组合,循环使用,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三庚”指的是三个带“庚”的日子,如庚子、庚丑、庚寅、庚卯…。由于天干是10个,每隔10天才会出现一个庚日,所以说三伏天的天数有时为30天或40天。再就是阴历年中有闰月,每年天数不一样,庚日也就不固定,每年入伏的时间也不相同。

今年啥时入伏?天数为多少?会不会大热?古人的农谚有预测。

今年的三伏天不一般,会大热?

早入伏

“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的夏至的第三个庚日是农历五月二十四,头伏开始,10天。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末伏开始,10天,夏至到立秋有5个庚日,今年的中伏为20天,三伏天为超长版的40天。

老话说“六月三伏天”,从今年入伏的时间来看,入伏比较早,被称为“早伏”。老话说“早入伏热死牛,晚入伏凉嗖嗖”,意思是说,早入伏天气炎热,晚入伏相对凉爽。

从今年入伏的时间和天数来看,今年的三伏天会比较炎热,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难熬的事情,对于地里的农作物来说是一件好事,老话说“伏天热得透,庄稼大丰收”,“早入伏样样收,晚入伏样样丢”。


今年农历二十四入伏,为“母伏”。古人称单数为阳,对应“母”,双数为阴,对应“公”。老话说“公伏爽,母伏凶”,意思是说,公伏比较凉爽,母伏比较炎热。伏天炎热是正常的天气,有利庄稼生长,“雨热同期”是伏天的天气特征,老话说“雨淋公伏头,干旱到立秋,雨淋母伏头,雨水不用愁”。

处暑出伏后,一年无春秋,意思是说,处暑节气出现在出伏之后,这一年当中的春季和秋季的天气特征不明显,夏季炎热时间长。今年的农历七月初四出伏,七月初八处暑,属于处暑出伏后,炎热的时间比较长。夏季炎热有利庄稼生长,老话说“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处暑出伏后,庄稼大丰收”。

从这些农谚中,可以看出,今年的三伏天比较炎热,人们不仅要做好防暑准备,还要多准备一些粮仓装粮食。老话说“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古人认为炎热的天气,才有利庄稼生长,粮食产量才会高。您认为这些农谚有没有道理?欢迎您的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伏天   农谚   处暑   中伏   干支   天干   历法   立秋   夏至   天数   庄稼   炎热   农历   明日   天气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