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发表联合宣言,仅印度拒绝签字,莫迪给出的理由直指中国

据可靠消息披露,上合组织峰会期间,除了印度以外的六个成员国都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并签署了《上合组织至2030年经济发展战略》。然而,印度却在这一联合宣言上表示了异议,拒绝表达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疑问,特别是在印度担任本届上合轮值主席国的背景下,印度的行动似乎与其他成员国存在着明显的偏差。

国家实力建立在务实基础上,国际影响力则建立在为各国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上。印方实力、格局不足,却怀揣与之不符的自我认知。这只能导致印方在上合等机制的话语权日趋边缘化,与其试图显示自身影响力的动机背道而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取得的实质成果表明其为各国带来发展机遇。截至今年1月,已有151国加入该倡议。

上合组织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则已同26个国家与地区签订自贸协定19项,同32个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及地区签订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安排。世界银行数据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让参与方贸易整体提升4.1%,促进外资流入5%,低收入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4%。因“一带一路”带来的影响,新兴国家经济总值在全球占比增加3.6%。预计至2030年,“一带一路”产生的经济收益将为1.6万亿美元,为全球贡献1.3%经济增量。预计从2015年到2030年,或有760万人受益“一带一路”脱离绝对贫困状态,有3200万人脱离中等贫困状态。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艾那·唐根日前指出,“一带一路”在美国收缩并扩大打压的背景下受各国欢迎。“一带一路”与全球文明倡议相配合,向各国展现其可以基于本国情况自主发展的远景。艾那·唐根也驳斥“债务陷阱”之说,称只要资金是用于实业投资而非金融炒作,那么相关说法便是信口雌黄。

莫迪政府一直对“一带一路”存在抵触心理

“一带一路”倡议及上合相关发展规划为印度在内的各国带去的是机遇,也正因此,欧亚各国才踊跃加入并积极促进其发展。上合组织、亚投行、金砖开发银行、“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刚提出的上合开发银行规划,正为欧亚连通整合带去势能。由此带来的是一个欧亚各国便利往来、协同迎来发展的时期。印度在地缘上位于欧亚大陆边缘的南亚次大陆,如其错过欧亚连通机遇,将客观上使其在欧亚影响持续边缘化。印度过去未能在海权兴盛时期在海上崛起,当下又在因自身原因远离中俄共同推动的欧亚陆权时期。由此从长期看,或导致印度未来的战略失焦及整体迷茫。

由于印度对中美英德等各国企业埋设陷阱,近期又扣押小米公司在印约50亿元营收,印度的商业风评在持续恶化。由2018年到2022年,退出印度的外企数量为559家,同期进入外企为469家。退出数量高于进入。

印度想要与中国争夺影响力必须放下对抗心态

其中2022年仅64家外企赴印,2023年这一情况进一步恶化。印度的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印度此时仍将上合及“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拒之门外,难免加剧印度经济积弊的积重难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印度   欧亚大陆   英德   中国   世界银行   欧亚   太和   组织   外企   贫困   机遇   影响力   宣言   时期   理由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