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此行,释放哪些信号?

说到江苏,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是江南圣地、鱼米之乡?还是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国园林天花板?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翼,在全国高质量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苏州、南京等地,深入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南瑞集团有限公司等进行调研。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到江苏省考察调研。此次考察,正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年中,值此之际开展调查研究,对于更好谋划发展思路、部署经济工作、推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江苏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既为江苏发展指明方向,也为各行各业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领航定向。让我们一同看看,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都释放出哪些信号?

  信号1:加快科技创新突破。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广汽研究院,到位于石家庄市的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到呼和浩特市的中环产业园,再到此次江苏之行,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内考察,创新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是重要内容。这次江苏行,无论是考察苏州工业园区,还是高科技企业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用意十分明确。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之一看科技自立自强。要紧紧扭住科技自立自强不放松,深耕科技创新,在高端技术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创造更多成绩。

  信号2: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习近平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打通堵点、接通断点,不断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的新方式新举措,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推动外贸创新发展,不断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实体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就不能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同来自江苏徐工集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单增海交流时曾指出:“从全世界来看,我们现在的制造业门类品种是最齐全的。同时,我们还要再提升,向中高端走,我们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在这里。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这次江苏考察,进一步彰显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明确导向。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夯实制造业底盘和根基,推进高端制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信号3:探索现代文明建设经验。习近平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要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底蕴”是在历史长河里积淀的涵养与功底;“创新”是在时间脉络中探索出的勇气与智慧。二者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加强创造性转化,推动创新性发展,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为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深厚滋养。我们要在传承文明中品味文化,在传承文明中丰盈精神,使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相得益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人文内涵。

  信号4:推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习近平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江苏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立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创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江河湖库将面临主汛期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同时,一些地方旱情严重,森林火灾风险加大。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强化灾害隐患巡查排险,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源和电力部门尤其是央企要全力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确保经济社会运转不受大的影响。”目前,我国七大江河流域将全面进入主汛期,给周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巨大隐患。各地区各部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做到“靠前指挥”、值守前线,做好应急处突、排查风险、抢险救灾等各项工作,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信号5:坚持以学促干求实效。习近平还强调:“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全面抓深抓实各项重点措施,取得较好效果。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二是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三是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以学促干,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不断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

  苏工之美、苏菜之精、园林之秀、昆曲之雅……这方水土赋予了江苏人细腻的性格,也培育了精工细作的极致匠心,催生出“苏州制造”6家全球“灯塔工厂”、33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7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万余家优秀制造业企业,底气雄厚。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此时,江南文明的汩汩清流正从岁月深处涌来,汇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河。“强富美高”的江苏新画卷也正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展开……(文/学习大军,2023年7月8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 微信ID:xuexidaju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信号   苏州   江苏   总书记   自立   自强   实体   制造业   机制   体系   精神   产业   社会   经济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