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善柳 唐尚珺: 二位高考复读大佬的倔强之旅

今年高考放榜季,官媒不再公布各地的高考状元名单,网上自媒体依着惯性,仍在猜测谁谁谁是哪省哪市哪县的高考状元。没了今年高考状元的一轮炒作,自媒体没了热点,只能再度炒热旧闻,一时广西的两位高考复读大佬,也是高考钉子户的吴善柳和唐尚珺,再次回归吃瓜群众的八卦谈资里来。吴善柳和唐尚珺,显然是高考复读生的励志典范,是许多高考落榜生继续复读的榜样力量。虽然,每年都有人吐槽,说他俩太过钻牛角尖了,一次次考进一本线,又一次次地放弃读大学的机会,等于浪费了大学宝贵的学位,这种钉子户行为,实在不值得提倡。

好事者把二位复读的年份加起来,给他们一年年冠上年级大高帽。吴善柳,高中毕业后,第一次高考落榜,复读一年第二次高考也就是高四级时被北京交通大学信息和自动化专业录取,因为羡慕清华的学习环境,而对身处北交大觉得十分委屈,郁郁不得志,迷茫中逐渐丢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到大三时因为逃课玩游戏挂科多,被北交大退学。之后,吴善柳来到广东的一家电子厂打工,一直干到中层管理干部。打工期间,于23岁时决定再次回中学复读。吴善柳每年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电子厂上班,只是高考前两个月请假回家复读。又经过8次复读,每次都考出不错的好成绩,甚至放弃了到手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专业录取通知书,终于在2014年32岁时,以高十二级身份考入清华大学,所选专业依然是信息工程和自动化专业。清华毕业后,吴善柳已经36岁了,他想通了,选择跟当过县城中学副校长的父亲一样的职业,到郑州一家民办中学当老师。

唐尚珺,高中毕业后,经过15次复读,哇,高十八级,今年35岁了,之前曾高考考过600分两次。今年的高考分数也出来了,594分,不错的分数,进985大学应该是没啥悬念,然而这分数进清华依旧无望。据网上接近过唐尚珺本人的博主发文称,唐尚珺已经下定决心,不再死磕清华了,这就对了嘛!不必继续做高考钉子户了。有人提出疑问, 唐尚珺每年参加高考,没出去打过工吗?这15年一路走来个人开支难道都是家里人垫付的吗?不是滴,唐尚珺前两次复读期间,也曾出门去打过工,但干了几个月后,发现根本攒不下钱来,于是放弃打工生涯,全身心投入复读。随着一届又一届的高考经验积累,分数越来越高,从三本不到,到跨过二本线、一本线,他的事迹经过媒体曝光后,人一下就出名了,不少复读学校都来争相邀请他,作为学校的金字招牌,不仅复读学费全免,还给奖学金,涨到了每年近三万,有人估算过,15年下来拿到手的奖学金应该有37万元之多,唐尚珺也省吃俭用,还给家里转了18万元。

看来在二位高考大佬眼中,清华是顶级名校,是个人努力奋进的首选目标。不过,也有知名学者喷清华的。保华发了一段视频: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说: 清华北大培养人才的成才率是最低的,那么好的生源,应该是100%成才,但其实50%都不到,等于毁了一半的学生。别的大学用你挑剩的,还培养出了人才。

程岗在微信群转发了一张表格: 全国百强中学榜,排名不分先后,分为顶流、热门、精英、杰出、强势五大魅族,说穿了,就是俩字: 牛掰!

顶流、热门、精英、杰出、强势五大魅族名校

但从1977年高考恢复后,统计一下毕业的校友中,走出院士最多的中学,却不在上面的百校榜五大魅族中,而是一所县中: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县桐城中学,走出了4位两院院士。

一直有点纳闷,吴唐二位高考大佬,为啥那么纠结高中的那点儿知识,一次次去参加高考,非得必选清华大学呢?

估计二位没看过《爱因斯坦传》吧?!据说世上有五十多个版本的爱因斯坦传记,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排名第一的物理学家,他居然没有读过高中。他初中毕业后,在瑞士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因为德文不过关,不得不到一所中学补习了一年,第二年考上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爱因斯坦传记里,提到他12岁开始自学微积分,坚持了近4年。接触到微积分,如果学起来津津有味,那等于一脚跨入大学之门,日后学习高等数学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在应试的国度,跟拼高考同样艰辛的,是拼奥数。网上常有人提到历届国内那么多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数比赛,过去30年间,拿了174枚金牌,平均每届拿4.7枚金牌,总成绩排名世界第一,为啥这些中国金牌选手中反而没能走出数学“菲尔兹奖”获得者?

拿学乐器打个比方,奥数也是初等数学范畴,好比吹葫芦丝,而现代数学从微积分开始则好比是拉小提琴。我们现在选拔数学苗子,应该从那些至少接触高等数学两年以上的选手中加以选拔,对不对?但现在高校一直在犯的低级错误是: 在吹葫芦丝的选手中,选拔拉小提琴的选手。这就是为啥中国人拿菲尔兹奖这么难的真实原因,奥数竞赛选拔数学苗子这条路不知错到哪里去了。陶哲轩从7岁开始自学微积分,好比这个时候他开始拉小提琴了,后来参加奥数,等于锦上添花,会小提琴了再顺便吹个葫芦丝,肯定不是太难!但反过来,葫芦丝吹到18岁,再学小提琴,那肯定学得太晚了。好多数学竞赛生,中学没接触过高等数学,结果大学上数学系,发现高等数学根本不是自己的菜,最后毕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又不得不去中学当数学老师,继续开培训班讲奥数,训练学生参加国际奥数比赛拿金牌……如此低效率循环反复。

每年全国各地据说省市县有近3000个状元,但真正在学术上有建树的状元郎,非常之少呢?为啥呢?

中学的知识,特别是高中理科的知识,说白了,都是初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跟大学高等数理化生等能否无缝对接,不提前试一试,还真不知道最后是否适合或匹配自己的学习力。所以你高考考得再好,不思考这个重要问题,就怕读到大三,还找不到个人努力的方向而迷失了自我。

今年有一个职业开始兴盛起来: 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他们熟悉大学各专业和行业就业情况,能带给家长和考生不一样的大学择校和学习规划。不考虑就业问题,不根据自己和家庭的经济条件,茫茫然或冒冒然就选报名校,最后,保不住落到努力不讨好的窘境。不是有多例报道,哪位大学生,学到大三完全不能融入专业课的学习,不得不退学,之后又不得不重新复读,来年再次高考。又一个四年过去,选错学校的代价真是太大了。

不说吴唐二位复读大佬,就说说高考学霸吧,即所谓的优秀的高考生,大学名校把他们集中起来,就能培养成才吗?!如果搞分数挂帅,比如名校绩点只给10%的优秀,40%的良好,30%的中等,15%的及格,5%的不及格,最后,恐怕会让一半学生在大学期间感觉学业受挫,从此对学术不再感兴趣。等于是至少毁了一半学生。因为中学的内容是初等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跟大学的内容~高等数理化生,学起来感觉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太多的中学学霸,由于没有接触过大学预科的数理化生,一到大学,突然感觉所学的内容,压根就不属于自己的菜,学起来兴趣缺失,索然无味,动力全无!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寻寻觅觅一圈后才发现所学专业已经属于出路少的冷门专业,不得不改行。

所以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不得向生活低头,改行从事软件、商业、经管或中学教师等职业,甚至有北大生卖猪肉,清华生当保安的。但如果在中学阶段,教育部门可以编写出5000门适合中学生自学的课本,跟大学无缝衔接,让广大中学生可以在中学阶段,自学5~20门课本,最后参加统一机考,就能有效验证自己的学习力是否充分匹配所选的科目。为保就业,还得多一重准备,比如吴善柳在就读清华期间,考过了教师证。爱因斯坦毕业后,同样没能找到大学助教的工作,不得不到专利局当了审查员,在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八小时之余,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研究出了奠定现代物理学大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进大学前,先摸摸底,找到自己的对口兴趣点并与未来的职业生涯关联起来。寻找的过程,也是试错的过程,考生可以在高中期间找机会去大学蹭课,或在网上找公开课试听,找对最适合自己大学选读的专业切入点,毕业后工作上才会有如鱼得水之感,更容易成才而独挡一面。参见拙文《自主学习从多元化自学课本出发》《田忌赛马新解: 为何县城中学的校友上了院士榜》。

吴善柳、唐尚珺,二位高考复读大佬,倔强地经历了漫长的高考之旅,一位高十二年级考上清华,一位高十八年级还没能考上清华,他俩谁是最牛的高考钉子户呢?!

没有最牛,只有更牛,今年的考王另有其人,他是四川眉山人梁实先生,他今年56岁,是第二十七次参加高考了,目标一直是“上一本,读川大”,遗憾今年高考成绩出来了,424分,距离二本线还有三十几分差距。这梁实也是个奇了怪的考生,做木材生意身价过千万了,了不起的企业主,却还想着给自己锦上添花,为自己挂一枚四川大学的校徽。

高考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口号似乎没错,然而,在经济时有起伏、遍地大学生的当下,还是有很多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困扰,在个人求职方面找不到北,更遗憾的是满脑子都是知识,却无法驾驭有效的知识。看来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还需要经过社会大学的洗礼,历练出有用的知识技能,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满意的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大佬   化生   桐城   爱因斯坦   微积分   清华   数理   钉子户   名校   倔强   高中   数学   中学   知识   大学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