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在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庸医的身影,鲁迅先生用大量笔墨去描述这些庸医的事迹。

在这些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对于庸医的深恶痛绝。

这些庸医,常常被认为是乡里、镇里医术高超的名医,患者对他们寄予厚望,而他们却在患者病情危急的时候故弄玄虚,开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治疗方法。

这些人实则是招摇撞骗,并不通医术。

鲁迅先生在他的著作《呐喊》中甚至直接写道:“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无意的骗子”。

那么为什么鲁迅先生如此厌恶中医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性的。

一切还要从鲁迅的身世说起。

厌恶的开端——父亲之死

鲁迅父亲的死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像是一滴漆黑的墨水被不小心滴入了一泓清水中,然后迅速扩散开来那样。

虽然表面上还是一泓清澈的水,并没有因为这一滴墨而格外浑浊,但墨确实已经溶入水中,无处不在。

父亲的死对于鲁迅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虽然父亲离世的悲剧并没有彻底击倒年幼的鲁迅,但这件事情给鲁迅带来的影响是体现在各方各面的。

据了解,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先生于1895年因患病去世的。

周伯宜在鲁迅小时候就患上了严重的疾病。

有人推断周伯宜是患上了慢性疾病——肺痨。肺痨是一种类似于现代的肺结核的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消瘦等症状。

但是,从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对父亲的病描写来看,他的父亲很可能是患有现今所说的肝硬化和肝腹水。

鲁迅描述父亲水肿难消,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呕出鲜血来,平时牙龈也总是出血,这些都是肝硬化和肝腹水的典型症状。

在当时的中国,医疗水平有限,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鲁迅的父亲为了治病,曾尝试了各种方法,包括中医和民间偏方。

为了治病,鲁迅的父亲吃中药、用膏药、喝草药汤,但这些方法对他的病情都没有带来好转,他的病情反而逐渐恶化。

鲁迅曾经在他的文章《父亲的病》中回忆父亲治病的经历。

据鲁迅先生所描述,开始请的那位医生一次的诊金是一元四角,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位医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高手,叫做姚仙芝,但他却对鲁迅父亲的病束手无策。

相传这位名医治病非常有一手,常常用不可思议的药方将病人治愈。

所以,当姚仙芝提出要芦根为药引时,鲁迅一家就到河边去挖,当姚仙芝提出要“经霜三年”的甘蔗为药引时,大家就到处搜寻。

这些药引比较难得到,但为了父亲的病,家里人终究还是费尽辛苦找齐。

然而姚仙芝为鲁迅的父亲治病长达两年,鲁迅父亲的病却始终不见好转。

最终,姚仙芝承认自己医术的水平有限,说自己不堪重任,叫鲁迅家里去请另一位高明的中医陈莲河。

这姚仙芝治不了父亲的病却不明说,拖了两年,期间家里人为药引子忙前跑后,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而且据说他是为了保住自己名声才不得已让鲁迅一家另请高明。

鲁迅这时应该就已经有了怨念,他不想再信这个所谓名医说的一个字了,但却只能再花重金去请那位陈莲河先生,因为除此别无它法。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当面对鲁迅一家人无助和哀怨的目光时,这个被重金请来的陈莲河这样说。

陈莲河比起那位姚仙芝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诊金更贵,而且要的药引更加离奇。

为鲁迅父亲治疗期间,他用打破的鼓皮做药引。

因为鲁迅父亲水肿难消,而水肿有个别名叫鼓胀,陈莲河先生的意思是用打破的鼓皮来做药引可以克服鼓胀。

陈莲河先生还曾经向鲁迅一家说起他有一种独家丹药,点在鲁迅父亲的舌尖上就可以使他病情好转。

而这种灵丹妙药要耗资2元,原理是“舌乃心之灵苗”。

最为稀奇的药引当属蟋蟀,但陈莲河先生要的不是普通蟋蟀,而是从一个窝里掏出来的一对原配蟋蟀。

最终,鲁迅的父亲不治而亡,在父亲一声更比一声微弱的喘息中,鲁迅对中医庸医的厌恶达到了新高度。

鲁迅的父亲曾是个有地位的官员,但在他去世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这激发了更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年少的鲁迅一度陷入困境。

鲁迅作为家中的长子,不得已早早肩负重任,这迫使鲁迅意识到要自己努力奋斗,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种独立思考、自力更生的精神贯穿在他的一生中。

在父亲去世后,鲁迅观察到家中亲友们在丧葬仪式上的虚伪、冷漠和矛盾,这使得鲁迅对封建礼教产生了反感。

这种反感成为了他后来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动力,他的作品常常以讽刺、挖苦的方式揭示传统观念的荒谬性。

意识的觉醒——日本留学

鲁迅从小就亲眼目睹了父亲病痛的折磨,看到所谓的名医和陈莲河医术的荒唐,他深深感受到当时中国医疗体系的无能为力。

这使得鲁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医学产生了质疑,促使他立志改革和推动社会进步。

父亲的死亡,让鲁迅深切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意识到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和社会现实的严峻。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核心,他的作品总是紧扣现实,反映社会问题和民众疾苦。

鲁迅父亲去世后,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接受更好的教育,以便在未来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投身于医学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他暗下决心,要赴日本留学,学习医学,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在回国后致力于提高医学教育水平,以改善当时中国民众的医疗环境。

1898年,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后来又前往日本留学,学习医学。

1902年,鲁迅赴日本留学,最初选择了医学专业。

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医生,帮助国家解决疾病和健康问题。

然而,在日本学习期间,鲁迅逐渐对医学失去了兴趣。

他认为,中国社会的问题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疾病。

因此,他决定放弃医学,转向文学创作,以唤醒民众的精神觉悟

鲁迅先生何以发生这样的思想转变呢?

原来,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看到了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士兵活活杀死的影片。

在这个中国人被杀死时,周围的中国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们麻木不仁,丝毫不为同胞被杀而感到激愤。

鲁迅听到周围观看影片的日本人说:“中国一定会灭亡的,看这些中国人麻木不仁的样子就知道了。”

这让他意识到,改变国家的命运不仅仅是通过医学,更需要通过文学来唤醒民众的觉悟。

从此,鲁迅转向文学创作,最终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

1906年,鲁迅开始学习文学。他研究了日本和西方的文学作品,并开始尝试创作。

在日本期间,鲁迅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思想和观念,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封建制度、传统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强烈批判。

1909年,鲁迅返回中国,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

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呐喊》等,都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启蒙性。

鲁迅认为,文学应该具有教育和启示作用,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的弊端,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正是这种日本留学经历中所积累的见识和思考,使得鲁迅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化巨匠。

从鲁迅的个人经历来看,鲁迅曾经在日本留学,学习过现代医学,对西医有一定的了解。

他曾目睹过西医在救治病人方面的高效和精确,因此对西医有较高的认可,这是他对中医持有负面态度的原因之一。

而且,鲁迅生活在一个充满战乱、落后、封建的社会,他对于那个时代的各种弊病非常敏感,在他看来,中医是这个时代封建迷信思想的一个体现。

尤其是在日本系统地进修过医学后,鲁迅认为,在医疗卫生领域,西医学在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明显优于中医,应该大力发展。

毫无疑问,鲁迅是一位坚定的科学主义者,他认为科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中医在某些方面缺乏科学性和明确的病因病理解释,这使得他对中医产生了质疑和反感。

他认为,中医学的发展受到了封建迷信的影响,不利于推动医学的进步。

鲁迅父亲的死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从心灵深处产生了对社会现实和传统观念的批判和反思,推动他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虽然最后鲁迅放弃了医学,将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但日本求学的过程加深了他对社会的认识,为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革新奠定了基础。

犀利的文章——奋力呐喊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一生致力于改革和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最生动形象的写照。

对于社会和国家的问题,鲁迅先生向来不吝啬笔墨,常常用犀利的文字狠狠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毫不留情地批判。

毫无疑问,鲁迅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作家,他习惯于用尖锐的笔触揭示社会的丑恶。

对于中医,鲁迅先生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批评,意在唤起人们对于科学医学的关注和重视。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鲁迅对中医持有批判态度,但他的观点并不代表对整个中医学科的全盘否定。

虽然鲁迅先生的经历使得他格外憎恶中医,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生命里的这些庸医并不能代表中医的整体。

在鲁迅先生晚年时,曾经有意尝试中医,这意味着鲁迅先生的笔锋并没有对准中医,而是封建社会里招摇撞骗的庸医。

实际上,中医学在许多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现代医学也在逐渐认识到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鲁迅的众多作品中,庸医其实是一个反映社会现象和批判封建社会的重要形象。

鲁迅笔下的庸医是所有封建社会腐朽落后的人物的典型代表。

经过这些庸医的错误诊断和错误治疗,最终导致了病人的死亡,这种情节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医疗水平落后。

有些庸医以所谓的“祖传秘方”为名,行骗生财,无视病人的生命,同时,这反映出封建社会的无知和腐败。

庸医这一形象展示了封建社会对人命的漠视和道德沦丧。

鲁迅通过这种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众生相,挖掘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发出了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

总而言之,鲁迅笔下的庸医是一个反映封建社会众生相和丑恶现象的重要形象,通过这一形象,鲁迅展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无知和道德沦丧,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通过这些犀利的文章,鲁迅先生在奋力呐喊,期待着人们能够觉醒。

结语:

鲁迅对中医的态度是批判性的。

在其著名的杂文《父亲的病》中,鲁迅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中医的不满。

他认为中医不仅缺乏科学性,而且医术水平参差不齐,有时甚至是害人的。这种观点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对中医的批判并不是完全否定,而是希望通过批判激发中医界的变革和进步。

他认为中医需要接受现代科学的检验,摒弃那些无法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同时,鲁迅也深知中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他的批判更多地是希望中医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鲁迅   中医   庸医   封建社会   医术   中国   骗子   父亲   医学   社会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