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颗卫星围绕地球,中国“天眼”正在成形,全球地表每天扫一遍

官方公开了我国目前的太空观测实力,目前中国在轨稳定运行的、300公斤以上的卫星有300颗,居全球第二位。其中在轨遥感卫星200多颗。

如今中国已实现了16米分辨率卫星数据1天全球覆盖,2米分辨率数据全球2天覆盖,1米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对于全球任意地区重访时间为5小时。对于具体目标分辨率方面,国产商用遥感卫星分辨率已经达到0.5米,可以获取地面精确的图像信息,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更佳的依据。

(中国自主研发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30多年间从起步到世界一流)

【卫星水平,左右战场局势】

天基信息系统被认为是新世纪各国和地区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它打破了传统单一数量和种类卫星的限制,组建了包含不同用途卫星的综合网络,这个网络覆盖通信、导航、遥感等多种功能,实现了信息综合处理和分发。这样信息在整个网络能够无缝连接和交换,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反应能力。

(现代卫星使用多个光谱扫描地面,可在多个尺度完成勘测)

以美国为例子,其空间通信体系采用了统一的测控、网络调度和业务管理模式,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美国天基信息系统反应能力,美军在海湾战争的时候,卫星获取目标信息到战斗机攻击需要数天的时间,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时候,这个时间只需要数小时,到了反恐战争,美国高层甚至能近实时看到战场画面,并下达相关指令。

(著名的美国总统观看猎杀本拉登的照片)

美国天基信息系统发展趋势就是军民融合,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综合。例如美国国家地理情报局、国家侦察局已经开始购买商业遥感卫星数据,作为军用侦察卫星的补充。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实施轨道展望项目,这个项目力图把美国军方、商业公司、高校等方面太空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网络,从而进一步提高信息容量和质量。

(美国的侦察卫星个头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强)

其他西方国家,例如英国、法国由于经济技术实力,无法建立完善的天基信息系统,他们更依赖商业航天体系,英国和法国已经把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外包给商业通信卫星公司,并且开始购买商业航天遥感卫星数据。

(Maxar公司的卫星,拍到的伊朗航母模型与俄军基地)

俄罗斯也曾经计划建立军民两用的多功能卫星通信与侦察系统,这个系统由超过100多颗卫星组成,功能包括通信、导航、侦察等各个方面,系统获取的信息将会提供给俄罗斯国防部、各军兵种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不过受到经济技术因素影响,这个系统迟迟没有建立,现在俄罗斯在轨军民用遥感卫星数量不到20颗,信息获取能力差。外界认为2022年9月,俄军在乌克兰战场受到重大挫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提前获取乌军反攻信息,应对失当,从而导致战场溃败。

(美国商业卫星拍到的乌克兰安东诺夫机场)

【中国天基信息系统成型】

中国天基信息系统现在以国家队为主,这是因为天基信息系统建设初期需要攻克大量的技术难关,资金投入巨大,绝非商业资本能够承担。随着国家经济技术进步,工业基础升级,中国商业航天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商业航天公司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举一个例子,中国吉林一号商用遥感卫星星座是现在全球最大的亚米级遥感卫星星座。尤其是商业航天公司开始进入航天发射领域,这样就为商业航天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吉林一号高分02F星)

新世纪全球航天器数量迅速增加,轨道资源日益紧张,因此我们的天基信息系统也要进行扩容,融合全社会的航天资源,避免造成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天基信息系统肯定也要走军民融合发展的道路,实际上这个也是我们的优势。

(预计未来10年,将有数万颗卫星涌入轨道)

例如战术级无人机可能利用民用通信卫星来扩展作用距离,尤其是低轨道集群卫星星座,这样既提高了系统作用距离,也增强了可靠性。遥感卫星方面,商业遥感卫星也是国家队的完善和补充,避免后者频繁变更轨道,消耗宝贵的在轨燃料。

(无人机若使用卫星天线指挥,则可以全球灵活部署)

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订相关标准,建立准入制度和公平竞争制度,完善信息共享和交换机制,最终建成覆盖全社会的天基信息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中国   天眼   遥感   军民   地表   美国   信息系统   航天   轨道   地球   商业   全球   系统   信息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