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国意见一致,唯独印度不支持中国倡议,峰会后莫迪避而不谈

“一带一路”倡议获得积极响应,150多国纷纷表示支持,唯独印度的反应冷淡,这是为什么?为表达对倡议的意见,莫迪在峰会后避而不谈。印度能阻挡“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吗?

上合峰会已经于近期结束,中俄印巴等8个成员国在峰会上讨论了众多议题,并共同发表了联合宣言,内容包括推进多边主义、反对太空武器化、加强反恐合作、反对单边制裁等。另外,宣言还有一个亮点,各方经过协商,同意吸纳伊朗成为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上合组织的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说,这次峰会的成果是比较丰硕的。不过,本次峰会也有遗憾之处。其他6个成员国均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支持,轮值主席国印度却反应冷淡。

基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尽管印度总理莫迪存在异议,并且在峰会后对“一带一路”倡议避而不谈,但峰会还是正常发表了联合宣言,最终宣言以各方都同意的方式获得通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印度对待“一带一路”倡议比较消极。实际上,这是基于一些深层次因素的考量。需要指出的是,印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对外输出了大量资金、技术、工业标准以及新兴商业模式等。与中方开展合作,使得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印度邻国受益颇多。相应地,印度的区域优势则逐渐被边缘化。

长期以来,印度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是成为所谓的“有声有色的大国”,并认为印度应该与中国平起平坐,但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与印度邻国的合作开始走向深入。面对中国与其邻国之间日益紧密的关系,印度发现与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并且意识到无论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是赞同还是反对,都不会对该倡议的持续发展产生任何影响。

具体到数据上,波兰前财长科沃德科指出,当下已有超过150国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一致认同中方的发展理念。这给寻求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印度带来巨大压力。对印度来说,一旦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就相当于是承认了自身影响力不如中国,那么自己长期宣扬的大国形象也将褪色。因此,为了遏制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印度考虑的是如何应对中国对周边地区的演变,所以对于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印度始终消极对待。

很显然,印度受到零和思维的局限。实际上,中国与印度同为人口大国,并且还都是发展中国家,两国在许多领域都可以开展广泛的合作。作为一个开放而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平等、开放以及透明的原则,依照国际规则行事,完全尊重各方的利益关切,关注相关国家的安全诉求。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从来没有介入任何领土以及海洋争端问题。中方之所以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给欧亚大陆国家带去更多的发展增量,而不是纠结于如何分配存量。印度所认为的“一带一路”倡议会威胁自身安全,显然是毫无根据的说法。

印度方面自知理亏,因此在这次上合峰会上只是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异议,但并没有阻止宣言通过。以俄罗斯为首的上合组织6个成员国一致同意中方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让莫迪明白,印度在上合峰会上发出的不和谐声音只是杂音而已,终究抵挡不住合作的主流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避而不谈   印度   欧亚大陆   峰会   中国   成员国   邻国   中方   异议   冷淡   大国   影响力   宣言   意见   组织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