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奥运冠军陈艳青与65岁丈夫:他住她买的别墅,孩子跟她姓

提及中国女子举重,陈艳青绝对是一个无法被绕开的名字,她的职业生涯也伴随着汗水,在年纪尚轻时就一举拿下举重赛事的大满贯。


粉丝们对她的关心也从来没有因为她之后的职业转变而改变,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她退役后的生活也总是令人“震惊”,婚姻的另一半竟然比她大出了二十多岁,如今,又是十几年过去了。



不走寻常路的陈艳青


2019年,一则《辉煌70年:江苏体育奥运冠军系列专题》出现在“我苏网”,文中主要涉及到江苏体育的辉煌成就。


文中总结道:江苏体育是十分辉煌的,一共诞生过24位奥运冠军,这放在全国都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在“江苏奥运记忆”专栏中,提及的第一个人物便是举重届的陈艳青。



此人是举重大满贯得主,还是两届奥运会冠军,在三次退役后又三度复出,她的名字也彻底成为中国女子举重的传奇。


当年,陈艳青的名字可是红遍了全国,就连不少圈外人士都认为陈艳青是当之无愧的举重天才,不过,就算陈艳青没有那些成就,人们还是非常喜欢她,大家都很乐意听到“寒门出贵子”的故事,这能给人以鼓舞。


2000年之前,曹新民教练就邀请陈艳青去苏州参加举重训练,家里人没有考虑太多就答应了。


那会在苏州,陈艳青每个月都要交150元钱伙食费,家里的情况十分拮据,她母亲能做的就是抽空去苏州找她给她洗洗衣服。



由于悉尼奥运会情报失误,国家队最终没让陈艳青参加,真实的情况是:当年陈艳青的成绩已经比对手高出20公斤之上了,若是她去,必然能为国家拿一块金牌回来。


落选了之后,陈艳青便直接退役,在体校当起了举重教练,这样还能赚一点生活费。


2004年5月,苏州体育局打来电话,希望陈艳青能够去参加雅典奥运会,陈艳青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练习了3个月便匆匆上场,直接为国家拿下了奥运会的金牌,这不是天才少女,又是什么呢?



这块金牌让中国观众沸腾了,陈艳青却和自己的家人哭成了一团,在被发现的路上和训练的途中,实在有太多艰难情况了。


这个从世代务农家庭走出的举重健将,彻底让全世界心服口服。


2007年,中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陈艳青已然成为江苏团代表之一,她拿着一枚纪念邮票首日封向当时的领导人走去,并说:“请您为我的2008北京奥运加油。”



领导人点了点头,并在首日封上签了名,还题词“为你加油”。


这封首日封也成为了陈艳青备战奥运的一大动力,经过认真训练,陈艳青也以蝉联冠军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夺冠诺言。


有了诸多成就后,粉丝们也更关注她的感情问题,希望这位能举起“金牌”的女孩能有一个属于自己遮风挡雨的归宿,站在聚光灯下的她也收获了很多仰慕者,只是寡言少语的陈艳青很少提及这些往事。


一位名叫安德鲁的美国富商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有关于陈艳青的比赛,安德鲁就会推掉手上的全部事情,专程赶去为陈艳青加油,甚至当年都追到雅典去了。



为了能“拿下”陈艳青,安德鲁甚至都和陈艳青的教练曹新民成为好朋友,在中国游玩时,他还看上了苏州的一处别墅,希望能送给陈艳青当礼物,可陈艳青却直接婉言拒绝了。


对待择偶,陈艳青却有着自己的一套思路:“金钱与国籍不是选择对方的标准,女孩子一定不能随意选择,对他,我也是真的没有什么感觉,只能当成是普通朋友,所以很少在媒体面前回应这件事,也怕一些不负责任的说法会伤害他。”


当被问到何种男生才能让自己心动时,陈艳青只是说:“我相信缘分,缘分只要到了,自然也会有了。”



看似这么漫不经心的回答,却并非陈艳青的真实想法,这些话语中总是带着一种无奈。


陈艳青早前的说法是她是一个做事很有计划性的人,原本打算在28岁之前就结婚生孩子的,家庭的传统教育也让她认为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一直到2008年的奥运会结束退役后,她已经逼近30岁了。


似乎,女人只有在上了年纪后才突然会懂得如何分秒必争,北京奥运会之后,陈艳青瞬间开始了“冲刺环节”。


她先是当上了苏州市体育局副局长的职位,这则任命是在2007年时就有的,她也成为了全苏州最为年轻的处级干部,华丽的转变背后,陈艳青也背负着很大的压力。



她觉得,人们似乎并不关心她在副局长岗位上做的事情,反而还是关注她奥运冠军的身份,她想要静静心,远走或许是个很好的选择。


一年之后,陈艳青发现江苏省体育局和加拿大约克大学有个培训项目,于是便立马参加了。


到了国外,那里的一切一下就静了下来,陈艳青在一位外国人家租住了房子,这么选择用意也很简单:花钱买苦吃,尽快融入全新环境。


房东老太太只会“你好”和“谢谢”,其他就全都要靠着陈艳青自己努力了,她所在的学校也是全英文教学,每天来回还得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再走上一个小时的路。


三个月的时间,陈艳青的体重就掉下来了10斤。



学校里,陈艳青还遇到了几个来自中国的富二代,那些人经常凑在一起大手大脚花费,可陈艳青却并没有理会他们,她觉得双方价值观念差别太大,既然来了,好好学习才是一条稳赚不赔的道路。


仅仅8个月过去,陈艳青就通过了语言学校的五级考试,而同校的那些阿拉伯学生还停留在4级。


读研时她选择的是心理学专业,这也和她的过去有着很大的关系,她曾说过:“运动员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再想有所突破靠的就是心理方面了,这个很重要。”



读书的时候,陈艳青还学会了开车,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房间里看书,那些书也都和心理学有关。


她在加拿大的学习之路一直延续到2010年4月,过完了最后一个复活节,陈艳青也得回国了。


留学归来后,陈艳青就变得健谈了起来,而且说话非常有条理,这也能促进她更好地在体育局副局长的位置上工作,别人甚至看不出她曾经是一个举重运动员。



和时间赛跑


人的一生总得经历几个重要的瞬间,诸如事业落定、婚姻、购置房产等,从时间线来看,陈艳青似乎是在“火急火燎”中做完这一切的。


对于广大中国人来说,一套房子是最能带来安全感的,当年陈艳青独自来到苏州打拼,也早已将苏州当成了自己的家。


2006年,已经成为了奥运冠军的陈艳青用夺冠所攒下的全部积蓄在一片荒凉的工业园区中买下了一套别墅,上下两层一共有270多平米,一共两百多万,当时陈艳青也没想那么多,还觉得偏僻一点的地方清净。



没想到,房子带来的好运却给了陈艳青一个大大的惊喜:后来,这处江苏工业园区已经发展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不少从事外商的外国人都会在此处购置房产,陈艳青的邻居就是一个西班牙商人。


回国后,陈艳青能继续在体育局任职,她的生活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可大家也不嫉妒,这是她应得的。


陈艳青的教练曹新民曾给她算过这样一笔账:陈艳青从10岁就开始学习举重,每年只有不到10天是在休息的,这样算下来,陈艳青举起的杠铃重量已经达到了3万公斤,相当于上千架波音747飞机重量的总和。



退役后的生活多姿多彩,最起码生活方面父母是不用担心了。


过去,陈家还曾向二十多户人家借过钱度日,家里那十亩地得养太多人,为了能多挣点钱,陈父还得将一百多斤水果挑到苏州城里去卖,现在果树还在,只是地已经不多了。


这些果树原本是一家子人的精神来源,现在成为了自给自足的水果,陈父还乐呵着说:“种出来的水果都是自己吃,要不就送人了,当了一辈子庄稼汉,还有点闲不下来。”



当时,大家最担心的还是她的归宿问题,拒绝了一个有钱的美国商人,陈艳青究竟会如何选择呢?


犹记得2008年奥运会后的采访,陈父还面色凝重地说:“艳青都快30岁了,还在拿着青春去赌金牌,金牌是拿到了,可是她的青春却回不来了。”


有的时候聊得急了,陈父还生气地说:“我看我到了100岁,陈艳青才会结婚。”


可陈艳青反倒自己不着急了,她还笑着对镜头说:“你们放心吧,我想,我不会嫁不出去的。”



而且,她还说自己早已过了爱情冲动期,即便经历了不少被追求的故事,她依旧相信着合适的爱情。


谁都没想到,陈艳青突然在2010年丢出来一枚“重磅炸弹”。


这一年6月,曹新民教练因苏州女子举重队兴奋剂事件被牵连,从而取消了教练资格。


归国后的陈艳青直接走到了教练的身边,二人经过多年的相处早已日久生情,她以非凡的魄力和这个大自己21岁的男人走到了一起,就连父母和亲朋好友都被蒙在鼓里。



两人在一起后,陈艳青依旧很少提及相恋的过往,只是用“水到渠成”来形容这段爱恋,两人共同居住在陈艳青此前购买的别墅中。


别墅的一层是按照曹新民喜好的风格装饰的,用的是中式红木风格;而二层则是按照陈艳青自己喜欢的西式宫廷风格,还摆着一个落地钟,提醒夫妻俩“时光易逝”。


唯一一次大方谈到此事时,陈艳青只是说:“我从来不会打没有把握的仗,我对于感情也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们俩对结婚的事情早有共识,那么多年里,都是我们俩一起努力,心早都是绑在一起的,舆论普遍认为我们年纪差距大,可我也是比较理性的,我觉得感情都该是实实在在的,好不好自己知道,那些年纪相仿的夫妻,离婚的也大有人在。”



后来,媒体才知道,原来陈艳青在2005年那次退役时就考虑结婚的,可后来又经过了复出、出国留学等一系列事情,直到2010年曹新民出现了意外,两人才最终找到了领证的契机。


2010年的一年之内,陈艳青就办了婚宴,不过这场婚宴相当简朴,只有少数亲戚朋友参加,这也很符合陈艳青的性格。


第二年1月25日,陈艳青的孩子在苏州市立医院母子保健中心落地。



她说:“这是我这辈子最难以忘怀的一幕,我是运动员出身,在少女时代没有什么色彩,但是我从来没有什么怨言,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想要急切地当个贤妻良母。”


为了表达对妻子不离不弃的回馈,曹新民决定让女儿跟着妻子姓,还亲自给女儿起了“陈果”这个名字。


陈艳青在体育局的工作繁忙,也只好让自己的母亲来带孩子,她每天下班回家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抱起自己的孩子,始终都舍不得放下。


可对于孩子的未来,陈艳青也早有“规划”:“我不会让孩子去练体育,我自己就是当运动员,受了不少苦,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童年,所以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练习体育。”



几年过去,陈艳青也能谈吐自若了,这也是身居高位的必然要求。


她不仅是人妻人母,还是地方体育局的官员,这些转变,她一共只用了3年的时间,她说:“相比以前的日复一日,我现在获得的一切是这么多年生命里从来没有过的体验,见的事情渐渐多了,也就学会了如何去表达。”



此后,陈艳青就彻底过上了“普通”的生活,她不愿意将自己置身于聚光灯之下,也不喜欢媒体蜂拥而至的采访,这些都和她的性格相悖。


根据官方的消息也能看出:从2007年开始,陈艳青就一直工作在苏州市体局局副局长的位置上,最近的一次任命在2020年12月,她继续担任副局长,还增加了“三级调研员”的职务。


不过,她的重心依旧在家庭。



参考


陈艳青退役后不走寻常路 同教练闪婚是计划内的事 南方都市报


美国追求者曾以别墅相赠 陈艳青婉拒称相信缘分 体坛周报


-END-


作者:理理


编辑:墨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体育局   别墅   举重   苏州   江苏   副局长   中国   金牌   教练   丈夫   事情   孩子   陈艳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