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也被卡脖子?日本撤走空调压缩机生产线,国产替代到底行不行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沧海冒险家

编辑 | 沧海冒险家

-<前言>-

空调也要被卡脖子了吗?自从松下被曝出将光伏面板和电池生产线迁回日本后,现又曝出空调压缩机的生产线也要撤回日本了。

对此,网友十分担忧,日本一直掌握空调的中高端压缩机技术,现在撤走我们岂不是没有这项技术了?

那么,国产企业到底究竟能不能替代?

-<松下撤离>-

夏天是使用空调的高度依赖期,在这种急需空调的时候,有空调企业却直接离开了。最近日本的《产经新闻》报道称,2024年起松下公司的高端空调产品,将完全交给日本本土生产。

也就是说,松下这个品牌的所有高端空调产品,都会被撤出中国市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感觉日本都只是想垄断高端空调压缩机。

此外,《产经新闻》这则报道中还公布了一个数据,就是在日本国内销售的松下空调,除了最顶级的型号之外,其他约90%的空调都是在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进行生产的。

本身就是日本的品牌,却在中国本土大量生产,由此可见松下公司在中国驻扎的时间久、根基稳。

日本则表示,预计从2024年开始,松下的中高端空调,将逐步改为在日本滋贺县的草津工厂当地生产。

不仅如此,松下还计划在2024年将日本国内生产的份额,比例从10%提升到40%,该工厂将替代广州工厂成为新的主力基地。

从报道的主要信息来看,日本虽然并没有表示这样做的原因,但是侧面也反映了松下主要还是为了顺应贸易摩擦带来的供应链不确定性,日本这边估计也希望能够推动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进程,以提升生产和运营效率。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日本在广州设置工厂的利润不如在日本本土高,日本为本土工厂投资将近1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04亿元人民币)。

一旦松下空调在本土生产后,其利润将会提高到4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02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生产速度也会提高到广州工厂的十分之一。

这一对比起来,广州工厂的产能释放确实要比日本所设想的低很多,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也能理解日本撤出中国市场的操作。

但事实上根据中日两国空调市场的业内消息来看,日本只是更改松下的工厂场地,将部分生产线转移,拓宽海关出口的同时,其实并没有完全放弃中国市场。

即使未来松下的主站点不在广州,中国人也不用担心会买不到松下的空调,单凭中国人多这一点,日本就不会随意放弃中国市场,毕竟谁跟钱过不去呢?

说是这样说,但是松下空调近几年会如何发展,其实还是有待考证的。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海龙在近期明确表示,及公司一定要提高内销占比。

只有在中国市场扎根立足,才是松下空调未来的方向,而松下空调这边,也会在中国市场找到自己的本土化生存之道。

其实这就很明显能看出来,到目前为止松下空调也并没有吹得那么好,撤走工厂一方面是为了更高的经济运转,另一方面则证明松下空调在中国使用时,短板很明显

-<为何撤离,败在哪里?>-

首先就是我们国家的政策,已经不像从前一样宽松了,这几年除了日本企业将生产线迁出中国,还有不少本土企业也会将生产线移至东南亚等生产成本更低的地区。

据调查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材料成本和生产力成本不断上升,在《劳动合同法》中,不仅进一步保障了劳动者合法利益的同时,也明显加大了企业对员工的社保支出,这致使我国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

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同时,也会加大企业的用工成本,用工成本提高后企业的利润,也会被进一步压缩,对于资本家来说,赚不到钱是最吃亏的,日本花大价钱撤出中国市场也是很正常的。

事实上松下空调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家电市场一个龙头般的存在,除了空调之外,松下其他一些家电产品口碑也十分不错。就空调这一块来说,近几年松下确实不太行。

松下的产品一直都卖得比较贵,其原因就在于消费者需要多支付一份“运输”的钱,虽然广州工厂大部分零件都垄断了,能够自产自销,但还是有部分零件需要从日本运输过来。

贵就与中国人追求性价比的思想相悖,松下产品再高端,买的人越来越少也是一个不好的趋势。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松下没能及时抓住中国的营销市场。

就目前来说,松下空调在国内的营销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广告投放和营销活动上,几十年来丝毫没有创新,这对于大环境来说肯定是不适用的。

如今中国营销市场五花八门,短视频、直播等营销手段层出不穷,松下空调如果再不改变,就很难吸引到消费者的注意。

营销做得不好,品牌影响力也会跟着受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松下几十年来,虽然产品做得不错,但是品牌依旧很难与世界知名品牌竞争的原因。

日本这一举动的种种迹象,都表明松下空调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短板,那么未来松下会在中日两国发生哪些变化呢?

-<中日空调产业会出现哪些变化?>-

松下作为日本知名跨国企业,一直是有着“职业滤镜”存在的,但凡提到松下,人们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贵”,第二印象则是:“好用”。

这三个字很明显能解释松下的短板和长处,短板就在于松下无法迎合中国追求性价比高的想法,长处就是松下确实是有实力存在的。

除了空调产业比较发达外,松下在其他电器制造、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等领域都拥有广泛的业务,涵盖面极广,那么松下空调撤回日本,对日本电器市场肯定会产生巨大的冲击。

首先,松下空调回国后成本会降低,一旦降低成本,其竞争力会大大提升,相当于在国际市场上给松下叠加了一个buff。

这也是松下这些大企业适应市场的一种变化,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的多元化,松下只能这样做来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的人使用松下的产品。

还有一点就是技术核心方面,随着中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升级,松下主要对接的中国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如果松下不提高技术的话,很难在一堆“白菜价空调”中脱颖而出。

在这个过程中,松下集团需要找到更灵活、高效、智能的制造方式和供应链管理方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技术产业链创新,这一点算得上是松下眼下需要攻坚的最难点。

至于中国广州这边的厂家态度也很明显,虽然日本撤走了一部分产业,但依然会留一部分产业在中国,这部分产业主要就是为了适应中国本土市场的发展。

关于松下空调的广州工厂,2009年,它曾在中国市场实现350万台的产销量,换言之广州,这个工厂每年的年产能至少可以达到350万台。

随着近几年松下空调系统调整等原因,加上环境污染问题,大部分空调都开始追求节能、污染小等特点,松下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也就导致松下空调在该工厂的产能,始终未能完全释放。

如今日本调走一部分,对中国工厂来说减轻了不少的压力,相信未来广州工厂会有新的突破,让国人看到松下空调在中国的特殊版本。

-<中国空调事业即将崛起>-

除了松下之外,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一直都致力发展其他品牌的空调,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实在是种类太多。

松下回归本土的这个举动,还是会引起中国家电企业的重点关注,松下作为实力与口碑并存的品牌,如今它走了,国内市场估计会出现更“卷”的情况。

松下企业的决定,将会为国内空调企业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也有可能加大国内各个空调品牌的竞争力度。

但是不管怎么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无论哪一个市场的压力都会越来越大,竞争者们必须要挑选更加适合中国人的产品才能稳中求胜。

事实上,国内空调压缩机技术一直是空调行业的短板之一,松下的空调压缩机在全球都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其技术实力和经验十分值得中国来学习。

松下企业这一走,相当于逼了中国空调企业一把,且先不管中国空调究竟有没有发展到高端优秀的地步,只要国内还有空调需求在,那么企业家们肯定会把心思放在技术创新上面,毕竟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就拿当年美国制约中国华为芯片一样,当时华为重点依赖美国芯片进口,我国芯片技术长时间得不到新的突破,美国为了打压我国经济发展,短短两年时间彻底封锁了我国芯片进口。

美国自以为这是封锁,实际上是推了中国一把,帮助国内企业更快创造出中国人适用的芯片,从安卓系统到鸿蒙系统,中国芯片技术在美国的帮助下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如今,空调产业也会像当初的芯片产业一样不断提高和创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收获满满。

-<结语>-

总而言之,家电企业侧面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在工业技术上的一些问题,松下这次撤离中国市场,无非就是一次新的调整,希望国内一些空调品牌,也能够跟随松下一起付诸行动。

对于中国来说,松下的离开既是一种损失也是一个新的机遇,中国空调产业仍需要在技术和品质上更进一步,这样才能满足大多数国人的需求。

最后,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能听到空调行业的好消息,也希望能早日看到中国家电企业的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日本   空调   中国市场   广州   中国   松下   本土   工厂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