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究竟有多牛?九龙夺嫡中唯一善终之人,没有他就没有雍正王朝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平时父慈子孝,但到了该立储夺权的时候,总是一个朝代需要经历的大事件,更别说是大清王朝。

康熙皇帝六岁登基,在位六十余年,从政经验绝对是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在此之前,满清都是实行的八旗拥立制度,可以推选新君,为了制约八旗的权利,从康熙开始实行了立储制度。

(康熙)

因为立储问题,青年皇子们和壮年皇帝之间形成了不可名状的隔膜,在这场“厮杀”中总要有个胜出者,这个人就是雍正皇帝。

影视剧创作中雍正一直都被描绘成“无情”“暴君”形象,但实则用‘阴谋家’这个词形容更加贴切。

从史料记载上来看,雍正的确跟他的兄弟们大多数都关系不好,但唯独一个人,雍正与他情同手足,对其十分信任,直到他登基做了皇帝也亲切的称呼他“吾弟”,这人就是十三爷胤祥。

(影视剧 胤祥 右)

一、少年十三郎

在众多影视剧中胤祥的生平事迹多是草草带过,大致描绘的是他起起落落的人生,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胤祥的一生不仅仅是起起落落这般简单,更加应该用命运多舛来形容。

胤祥的生母章佳氏,并不是影视剧里面的什么蒙古公主,而是一位满洲镶黄旗包衣,经内务府宫女选拔入宫服务皇室的服务人员。通俗一点说是比奴才地位,稍微高一点的管事儿小角色。

但好在章佳氏本身不生事儿,不好争抢,所以生下了十三阿哥胤祥,也就母凭子贵,日子好过了些。这也是多亏了小十三打小就文韬武略。

(生母章佳氏)

于是好几次康熙外出巡游、木兰围猎等等活动都会带着小十三,后来胤祥甚至被康熙派遣去泰山等地做祭祀活动。

要知道皇家祭祀除非是储君和当今皇帝才能去到的地方,可见康熙是真喜欢和赏识这个孩子。

所以小十三的童年可谓是春天一般的阳光,但是就在胤祥十四岁那年,母妃章佳氏去世,这件事情也改变了胤祥未来的人生轨迹。

康熙那时就在想,这小十三也才十四岁不能没有大人看着,于是就将胤祥安排给了四阿哥胤禛的母亲德妃乌雅氏抚养。

四阿哥胤禛年长胤祥八岁,在此之前胤禛就对胤祥格外照顾,小时候的胤祥不会算数,是胤禛手把手教他,胤祥也对这个哥哥有非常好印象。

(影视剧 胤祥小时候)

胤祥从十四岁开始跟四阿哥胤禛的接触就更加密切了,兄弟二人总是能一拍即合,十分默契,关系好得不行。私下里也会写一些诗词才表示称赞对方。

随着时间的流逝,胤祥的才华逐渐显露,他才思敏捷、能文能武,骑射技术更是到了百步穿杨的程度,这时候康熙委以重任,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康熙皇帝为何总安排胤祥去处理麻烦事儿,而不是让当时的太子去呢?

(康熙皇帝)

这其实是因为在康熙三十五年之后,太子跟康熙的矛盾越发激化,康熙对太子不满的地方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所以那几年就将胤祥培养成太子的左膀右臂,如果太子还有救,那就让胤祥帮助他治理山河,若是太子胤礽日后不堪重用,治理无方,那胤祥作为辅佐大臣也能取而代之。

所以胤祥便成了太子党最初的成员之一,那时候四阿哥还没有想要争夺,直到废太子事件爆发,九龙夺嫡的局面才形成。

二、九龙夺嫡中雍正的最强辅助

(影视剧中的皇子)

康熙四十七年,胤祥遭到了废太子事件的波及,这也是胤祥第二个人生转折点,更是让胤祥在康熙朝的事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康熙四十七年,大阿哥胤禔向康熙帝打报告,痛斥太子的许多不良行为,诸如性格暴躁不仁,杖击、鞭打身边侍卫、臣子,甚至还有各位贝勒等,更有放纵外亲实行勒索敲诈下属的行为。

即便里面可能有杜撰的部分。但是这个时候,康熙已经是对太子彻底恼怒了。而大阿哥则想私底下至太子于死地,便安排了一位蒙古喇叭对太子进行巫蛊之术。

后来康熙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既失望又愤怒,将事件相关的人全都幽禁了起来。其中包括十三阿哥。

(影视剧中太子被废)

或许康熙也是不太愿意相信胤祥会残害手足,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胤祥虽被圈禁了一段时间,但时间并不长,可是胤祥经过这次的变故后,也逐渐失去了康熙的信任。

在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复立太子,也大封其他皇子,连大阿哥都封了贝子爵位,唯独胤祥什么头衔都没有,也没有再让他参与任何政事。并且那时候胤祥已经因为腿部的关节炎被病痛缠身了。

事情发展到这里,胤祥肯定会作为一个边缘皇子度过他默默无闻的一生,但是命运的转折点再一次来到了他的身边。

三、常务副皇帝的开挂之路

康熙帝崩逝的第二天,床前孝子雍正便入朝登基,同日胤祥也从十三爷晋升为怡亲王。

(影视剧中的怡亲王)

即位初期,局势不稳当,朝堂上暗波汹涌、风云诡谲,众兄弟都不满新皇帝登基,妄图通过八王议政,废帝!

就在雍正最艰难的时候,十三爷胤祥关键时刻站出来力挽狂澜,成功帮助雍正渡过了八王议政的难题。

在此期间,雍正提拔了胤祥为常务福皇帝,将军权交由胤祥手中管辖,像是丰台大营、西山健锐营兵马等等。此时,胤祥无论从良将人数还是武力值上都强于八爷胤禩的势力。

为何胤祥能迅速掌控朝中兵权呢?其实是因为胤祥英勇少年时期,康熙对胤祥军事方面的培养,所以他自小就在军中,有不少旧部,再加上胤祥是个十分豪爽侠义之人,军中不少将领跟他关系甚好,可以说他拥有极大的威望!夺嫡之变后,胤祥自然能顺利掌控兵权。

(胤祥)

因此胤祥绝对是清廷中第二号关键人物。可以说无论是丰台大营、西山健锐营、步军统领衙门,他们全部都听从十三爷胤祥的命令。

跟八爷等人,依靠欺骗获得命令,完全是不能比的。可以说只要胤祥还在,只要他出现在军中,将士们都会瞬间倒向雍正和胤祥这里。

因为胤祥的军中人气、干练的行事风格,还有雍正足智多谋的头脑,后来八爷胤禩自动跳入雍正设好的局,八王议政以失败告终,被雍正有理有据的施加罪名,圈禁下狱。

随着朝堂局势越来越稳固,其他对雍正有威胁的皇子,纷纷不再是他的对手,十三爷自然成了雍正最为信任的辅佐大臣。

(胤祥)

后来雍正想按照前朝旧例,给胤祥破例发放二十三万两赏银,胤祥听完是坚持不要,他谨遵君臣之礼,觉得此事不合当朝规矩,坚决不收。

随后,胤祥处理的大大小小事情,都让雍正感到千倍万倍的安全感,让他确确实实感受到,胤祥是最不可能跟自己争夺皇位的。

即便胤祥军中十分有威望,他也时刻谨记自己是臣子,从来没有做过越距之事。

他们私下里也经常谈心,雍正见这么忠心的弟弟也是十分感动,想给弟弟最好的封赏。但他赏银不要,官爵不要,雍正拿他没有办法,只好从他的家人下手,下令封胤祥的女儿为郡主,封女婿为额驸马。

(胤祥)

甚至还给他一个名额,“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就是让他挑选一个喜欢的儿子继承他的爵位,怡亲王听了再次坚辞不受,只要改成了给他每月增加俸禄一万两,雍正还亲笔做文章来赞美他的品性美德。

后来再次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册封怡亲王为“和硕怡亲王”,因为亲王的地位已经是最高的了,没办法再高了,于是雍正在前面加了“和硕”的前缀,来彰显弟弟的崇高地位。

后来胤祥身体逐渐病重,他也有意隐瞒雍正,怕徒增皇上忧心,但终究还是被雍正知道替他寻遍名医。

直到雍正八年五月,胤祥薨逝,雍正亲临其丧,要知道就连他的原配皇后崩逝的时候他都没有亲临,但对于弟弟的一切事物是亲历亲为,送陵当日雍正悲痛万分、泪洒当场。

(雍正皇帝)

并且再往后的一年中,雍正也在各个地方县委胤祥举行祭典,让地方人民也能记得胤祥的恩泽。

胤祥去世之后,雍正许诺一定要让弟弟的爵位承袭下去,于是胤祥后世,他的儿子世袭罔替,等同于一门有两个铁帽子王。

回顾胤祥的一生,命运多舛、事与愿违,经历十几年的冷落,终于柳暗花明,除开病痛也算是晚年顺遂,或许是因为经历过圈禁、见过手足残杀,所以更加恪守本分才让他成为九龙夺嫡中唯一得到好结局的人!

参考资料

吴玉清.雍正与怡亲王允祥[J].清史研究, 1993(1):5.

裴宇辰.试论怡亲王胤祥[J].黑河学院学报, 2015, 6(1)

佚名.雍正为何賜画给十三弟允祥[J].传奇故事, 2020, 000(011):P.72-7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雍正   和硕   王朝   爵位   阿哥   皇子   亲王   军中   太子   康熙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