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卢氏」一个货郎与一支红军的故事

卢氏红色资源及革命故事征文

一个货郎与一支红军的故事

1934年隆冬,滴水成冰。

一大早,22岁的陈廷贤简单地吃了口饭,挑起货郎担子就出发了,他要到距县城十几公里的青山街上去,这天是农历的十月二十八,是青山的集日。

他已经挑了4年的货郎担子了,他知道青山的集日还是蛮下货的,所以今天担子里的商品也比平时多了一些,除了盐巴之外,针头线脑、醋糖酱油,农村人经常使用的小物件应有尽有,为了能引起赶集人注意,他把拔浪鼓摇得格外响。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天赶集的人比任何一个集日都少,说是有“红匪”到了卢氏,很多人都躲到了“寨子”里。他更没有想到这“红匪”竟然让他遇上了。这一遇,不仅改变了红二十五军的命运,而且也改变了陈廷贤一生的命运。从此,他便与红二十五军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九一二年农历十月十五,在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水东乡长阴村的一个农家里,一个男婴降生了,他就是陈廷贤。

那时,他的家庭非常困难,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

7岁,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家庭依旧困难,实在没有钱供他读书,他只能跟着大人四处流浪。成十岁时,父亲贫病交加,含恨离世。不久,两个妹妹也活活饿死,自己到处流浪乞讨。十三、四岁时,他跟着晋城的盐帮贩盐。每到夏、秋产盐季节,骡马队把山西运城产的盐驮运到陕州、灵宝、卢氏等地贩卖,因他年龄小,只能帮着别人打下手,挣到的钱也仅能顾个温饱,但他知道贩盐的利润,便想着等自己长大一点也能靠贩盐挣些钱照顾自己贫困的家庭。

18岁那年,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决定单独贩盐,但他买不起骡马,也买不起贩盐的车辆。“干脆从货郎担子干起吧,等赚够了贩盐的骡马、车辆钱再贩也不迟。”他这样想。

不久,他来到卢氏县城,在一家糕点铺学做糕点手艺栖身。后来,他从盐贩子手里购进一些盐巴,捎带上糕点,再配上农村人常用的针头线脑,摇着拔浪鼓在卢氏的村村落落里走开了。附近哪个村镇有集日,他都会前去赶集。他到过范里、苏村、大石河、文峪、横涧、青山、龙驹、上店、徐家,甚至距县城上百里的双槐树、狮子坪、官坡他都去过。卢氏县境内的大小路径他都熟记在心。

1934年12月4日,陈廷贤正在青山街上为赶集人少卖不出东西而发急,却看到两个外地模样的人向自己走来。他只所以判断他们是外地人,是因为他从来就没有见过他们。青山的集日他来得多了,方圆附近的人也不是太多,差不多都是挂点面的,可这两个人他一点面也没挂过,没有一点印象。

那两个陌生人竟直向他走过来,墩在他的货郎担子前翻看担子里的货物,特别是盐巴,看得很仔细。“你担子里的东西我们全要了,还有没有,有了我们还要。”两人中一个个子较高的问道。

果真不是本地人,从他们的口音中他已经听出来了,“还有,但今天挑的就这么多了。”陈廷贤说。

“你今天货郎担子上的东西我们全要了,请借一步说话!”高个又说。陈廷贤看这两个人说话挺实在,不像个坏人,就跟着他俩到了一个街角僻静处。

高个掏出五十个铜板递给陈廷贤,一边递钱一边说:“老乡呀,这是你货郎担子上所有东西的钱,东西我们全要了,只是有个事想麻烦您帮忙。不瞒你说,我们是红军,是咱们穷人的队伍,今天部队遇到点麻烦,你走村串巷的,知不知道有什么小路可以把咱们的部队带到豫陕边界去。”

陈廷贤早就听说过红军,也听说过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两年前也有一支部队经过卢氏,后来听说是贺龙率领的红三军,晚上住在老百姓的打麦场里也不打扰百姓,一个战士太饿拨了老百姓一个萝卜,还在萝卜坑里放了一个铜板。他没有见过红军,今天一接触便产生了好感,他们不像国民党的兵,拿了你的东西根本就不给钱,你敢多问一句还可能遭到一顿拳打脚踢,今天这俩人不但说话特别和气,而且买东西还给钱。看来,红军还真是一支好队伍,于是便有了给他们带路的想法。

“老总,我的货值不了那么多的钱,四十个铜板足够了,剩下的钱我退给你们。我看你们确实像是咱老百姓的队伍,待老百姓这么好,我走过一条很少有人知道的小路,可以带部队到豫陕边界去。”陈廷贤一边往回找钱,一边说。

陈廷贤随两位红军来到了卢氏叫河(现归栾川县)红军驻地。

“老乡,你是山西人吗?听你的口音我们是老乡呀!”一个高个子像首长样的人刚听陈廷贤说话,便问道。

“是的,我是河北人。”陈廷贤没有隐瞒自己的出生地。问他话的人叫程子华,是这支红军的军长,竟然他们是老乡,这让陈廷贤十分惊喜,也让他与部队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通过老乡程子华,他知道了红军的处境。这支红军是为了建立新的根据地而转移到这里的,他们高举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鄂豫皖根据地的罗山县何家冲村出发北上抗日,经过千里急行军、连续作战,特别是独树镇血战,全军指战员已经极其疲惫。他们原计划取道朱阳关进入陕南,可进入叫河后,通过手枪团侦察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前方的入陕通道五里川、朱阳关一带3天前已被国民党陆军第六十师陈沛部七八千人所占领,背后“鄂豫皖三省追剿队”总指挥上官云相率领的5个旅10个团兵力正紧追不舍,左右还有敌四十军、四十四师和九十五师夹击合围的危险,南是武装势力雄厚的别廷芳地盘,北是黄河天险,刘峙的河南绥靖公署专备军列沿陇海铁路随时可调运援军。红军的处境十分危险,这就使陈廷贤越发坚定了尽快带领红军突出重围的决心和信心。当天晚上,他和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等一起讨论了进入陕西南部的行军路线。

第二天,陈廷贤带领着由2900多人组成的红军队伍从叫河出发,翻姬家岭,过大石河,穿“七十二道水峪河、二十五里脚不干”的深山峡谷至文峪,侦得县城守敌不多,立即沿县城南洛河南岸快速通过县城,夜宿黄村望云庵。经过县城附近时,城墙上的敌人不知红军情况,不敢贸然出城,只在城墙上悬着灯笼,高举火把,射击相迎。第三天凌晨,主力部队从望云庵出发翻百盘岭、大小蚂蚁岭在龙驹街与保安队短兵相接,毙一俘七,当晚宿营在黑沟、徐家湾一带。第四天,红军多路行军,侧翼从徐家湾往官坡迂回,主力由陈廷贤带路,翻大夫岭、出茄子河,经香山庙前往官坡。在官坡街击溃官坡民团夜宿兰草村,军部驻扎关帝庙内。第五天一早,红军冲破铁锁关守敌封锁,进入陕西。

部队要入陕了,陈廷贤不熟悉那里的道路,决定就此别过。

程子华军长拉着陈廷贤的手激动地说:“老乡,是你把这支近3000人的队伍带出了险境,挽救了这支红军,从今往后,你就是咱们共产党的人,咱们红军的人。我和吴焕先政委联名给你写了一个纸条,你保存好,等革命胜利了,会派上用场的。”程军长把纸条递给陈廷贤,同时递给他一包钱。

陈廷贤没有接钱,只接过了盖着红色印章的纸条,他说:“给你们带路是我自愿的,我看到你们是真心为老百姓好,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钱我不能要,纸条我一定好好保存。”

陈廷贤为红军带路的事被国民党卢氏县党部知道了,派人把陈廷贤抓到城隍庙里严刑拷打,整整三天三夜,陈廷贤也没有承认,拿不到证据的国民党警备局不得不把他放了。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回家后,陈廷贤把红军首长写给他的纸条塞进房梁的缝隙里,再也不敢示人。连夜逃出卢氏,躲回山西避祸。几年后,日本鬼子杀进山西,他又返回卢氏,重操旧业。

1944年5月20日,日本侵略军犯卢,1000多名日军进入卢氏县城,放火烧毁了县城南街、西街及东街的400多间房屋,其中就有陈廷贤家的房屋,那张珍贵的纸条也随着这场兵燹消失了。

解放后,陈廷贤被安排在卢氏县副食品公司西大街的一个门市部里上班,妻子和母亲也定居到卢氏。陈廷贤的老伴说,当年程子华给陈廷贤写了一张纸条,盖着鲜红的大印,可惜老两口不识字,也不敢让别人看,所以具体啥内容不清楚,但他一直记着红军首长的话:“你就是咱们共产党的人,咱们红军的人。”他一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帮同事值班,给部队送食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曾被评为“省、地劳模”,出席过省表彰大会。

1957年,陈廷贤要求向组织交党费,组织上问他为什么交党费,他便说了给红二十五军带路,红军首长承认他是共产党的事。因为没有什么可以佐证,他不但没有交成党费,还在文革期间以 “编造历史”“欺骗组织”的罪名进行了多次批斗。

陈廷贤再也不谈为红军带路的事了。但在临终前,尽管神志不清,仍念念不忘入党的事。

然而,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为红二十五军立了大功的当年货郎。建立新中国初期任山西省委书记的程子华记着这件事,他记得陈廷贤和他是老乡,在他任职的山西省到处寻找;时任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的刘华清记着这件事,他记得陈廷贤说过是河北人,派人在河北地区到处寻找;红二十五军军史编辑部的人记着这件事,他们在河北、山西、河南到处寻找。

1985年初,军委总政治部派的人到山西、河南查寻当年的货郎,终于寻到了卢氏,辗转找到了陈廷贤的家,但此时的陈廷贤已经在一年前的正月十二去世了,正安然躺在县委党校(党校后搬迁入城区,现为卢氏工业中专)门前的小树林里。听家人们讲,他生前的遗愿是虽不能成为党的人,但要埋到离党最近的地方,并能看到他曾经带着红军走过的路。

1990年2月,解放军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用300余字记述了一个货郎为红军带路的事迹,一介布衣荣登军史,在中国军史上并不多见,因此,他被誉为“军史布衣”。

1996年5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派秘书来到卢氏,慰问了陈廷贤的妻子和女儿们。

2019年12月8日,红二十五军从卢氏胜利突围进入陕西85周年纪念日,经过大量调查的卢氏县委组织部认定陈廷贤属火线入党,恢复了他的党籍。

如今,陈廷贤带领红二十五军开辟的长征之路已成为一条红色之路,每天都有来自卢氏周边的大批人员从这条路上走过,他们在这里寻找初心,寻找使命,用长征精神砥砺自己。

(来源:清清卢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卢氏   货郎   卢氏县   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   青山   军长   山西   首长   担子   县城   老乡   纸条   部队   队伍   红色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