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四大误区 呵护眼睛健康

□ 胡健萍 宋红欣

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是人类赖以观察世界、感受生活的重要感官之一,也是人体较为脆弱的一个器官。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避开各类用眼误区,科学用眼护眼,保护眼部健康。

误区一

为了眼睛又大又有神,长期佩戴美瞳

佩戴美瞳不仅可使眼睛看起来更大更有神,而且还能改变眼睛的颜色。

美瞳实为一种彩色的隐形眼镜,是通过在隐形眼镜的材料中加入染色剂,再经高温和高压处理制作而成。美瞳的中央部分是透明的,而外部的环状区域则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彩色的外部环状区域可以突出眼睛的轮廓,使眼睛看起来更大、更有神。

既然美瞳能让眼睛变美,那是否可以长期佩戴呢?答案是:不建议长期佩戴。美瞳作为一种特殊的隐形眼镜,跟普通隐形眼镜不同,其额外添加的染色剂成分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眼睛出现发红、瘙痒、疼痛等症状。有些不合格美瞳产品还可能对眼球产生化学刺激,引发角膜炎、结膜炎、角膜溃疡等。美瞳本质上是一种隐形眼镜,其透氧率通常比较低。自然情况下,眼角膜从大气中获得氧气,闭上眼睛之后,眼角膜就处于缺氧的环境中。晚上睡觉时闭着眼睛,眼角膜因无法接触氧气而处于缺氧状态,早上起床睁眼后眼角膜是水肿的,眼角膜厚度也超过正常情况,睁眼之后眼睛就逐步重新获得氧气,眼角膜从缺氧状态中恢复,使眼睛处于比较好的状态。但如果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尤其是透氧量普遍偏低的美瞳),会导致眼睛始终处于缺氧的状态,不但损伤眼角膜,还易导致眼睛出现新生血管,严重影响眼部健康。因此,不建议长期佩戴美瞳,尤其是存在眼睑结膜疾病、角膜疾病的人群更加不建议佩戴美瞳。

误区二

长期使用网红眼药水,快速缓解眼睛充血症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视疲劳、眼睛充血的情况也日益突出。一些宣称可以快速缓解眼睛充血症状的网红眼药水在社交媒体上风靡一时。

这类眼药水通常打着“国外引进”的旗号,号称使用后可以短暂改善眼部充血症状,效果看似非常神奇。然而,这类眼药水的作用原理其实是通过收缩眼部血管以达到缓解眼部充血症状效果的。血管收缩会抑制眼部血液循环,长期使用可能会对眼睛造成损伤。

此外,这类眼药水并未纳入药物的监管体系,其中的成分也没有经过充分的安全性评估,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不建议长期频繁使用这类可以快速缓解眼睛充血的网红眼药水。如眼睛长期存在充血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误区三

黑暗环境中,调亮屏幕看手机

现在很多人习惯睡前关灯后在黑暗中看手机,这个阅读习惯其实会严重影响眼部健康。

一方面,在黑暗环境中看手机时,瞳孔会适应性扩大以更好地接收光线,而有闭角型青光眼发病风险的人群,房角很窄,瞳孔扩大后,可能会造成房角堵塞,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另一方面,在黑暗环境中看手机,因为对比度太强,较日常光线下看手机更容易造成视疲劳。视疲劳的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眼干、眼痒等。长期处于视疲劳状态,可能会影响视力。

因此,在黑暗环境中应尽量避免频繁、长时间看手机。如果不可避免地需要看手机,建议适当调节屏幕亮度,最好在明亮但不刺眼的情况下使用,并及时休息眼睛以减轻视疲劳症状。

误区四

孩子近视不可怕,长大做手术就能治愈

目前,近视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人认为只要戴上眼镜就能解决近视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孩子近视不可怕,等长大了做近视手术,不用戴眼镜裸眼视力也能达到标准,近视就治愈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手段可以治愈近视、降低近视度数,手术也不能真正治愈近视。

近视手术只是矫正了眼睛的屈光状况,它只相当于在眼睛上制造出一种人工的“眼镜”来缓解近视症状。临床上,近视手术主要分为角膜屈光手术和晶状体屈光手术两种。角膜屈光手术是为了使近视患者的聚光点后移,人为在角膜上制造一个凹透镜。而如果角膜太薄或近视度数太高,可能就需要做晶状体屈光手术。晶状体屈光手术是将一种带有近视度数的特制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眼内,以达到改善视力的效果。可以看出,近视手术只是将眼镜“戴”到了眼睛内部,而并没有从机制上阻断近视的进展,患者近视持续加重或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仍然存在。因此,切勿认为手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近视问题。

虽然近视本身并不会致盲,但近视尤其高度近视相关的并发症多为致盲性眼病,如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等。这是因为近视不仅引起视力的下降,而且导致眼睛结构的改变。如由于眼轴延长,玻璃体腔增大,促使玻璃体液化、混浊及后脱离而表现为飞蚊症;由于眼球自赤道部向后过度延伸,后极部巩膜明显变薄,发生局限性扩张,在眼压的作用下巩膜膨出,会形成大小不等的后巩膜葡萄肿;由于变性的玻璃体与有退行性变或囊样变性的视网膜粘连,在玻璃体长期不断牵引下,加之外力作用,导致视网膜脱离;眼内血液循环障碍及组织变性累及晶状体可并发白内障;随近视程度加深,眼压会逐渐升高,眼轴逐渐拉长,巩膜硬度下降,减弱了视神经对高眼压的抵抗能力,更容易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等。

当然,低中度近视致盲的风险较低,不必过于紧张。但如不及时引起重视,低中度近视也会进展为高度近视,而且发生近视时年龄越小,进展为高度近视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保护眼睛应从学龄前儿童抓起,如建立3个“20”的科学用眼习惯,即用眼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20分钟以后就要远眺20英尺(约6米)以外,休息远眺保持20秒或以上;握笔时建立“一寸、一拳、一尺”的习惯,即指尖离笔尖一寸(3.3cm)、胸部离桌子一拳(6~7cm)、书本离眼一尺(33.3cm);保持读写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车或躺卧时阅读;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读写;增加户外晒太阳的时间等。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巩膜   晶状体   眼睛   眼角膜   角膜   隐形眼镜   眼部   近视   误区   症状   手术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