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规未执行先翻车,遭人民日报批评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不要忘记点赞、关注、评论!

文|情感夜场OL

编辑| 情感夜场OL

——【前言】——

纵观所有出行工具,电动车在普通百姓的心中的地位无可比拟。

比起汽车、摩托、三轮来说,它环保、便利、便宜、易上手、交规少,属于是通勤、出行、游玩各项属性精通的“白龙马”。

近些年来,随着交通安全与隐患的普及,这匹“白龙马”也被上了不少“紧箍咒”。

像是最基本的电动车不能上楼、不能充电瓶、不能逆行、不能私自改造等等,毕竟翻一翻各类新闻都能看到这些规矩背后血淋淋的教训。

人们之所以愿意遵守规矩,不仅限于道德问题以及强制约束,同时更多的是惜命,现实生活不会像游戏中一样,给你一次看广告复活的机会,“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但是当电动车7月新规一出,群众哗然,纷纷指责这些规矩脱离了实际:“这出规定的人,一看就是不骑电动车!”愤怒的民众在热评洋洋洒洒的写小作文,人民日报也现身说法,指责不可以搞本土主义的一刀切

到底是怎么样7月新规闹出了如此大的风波?

——【七月新规】——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可以搜索到7月新增关于电动车的充电器以及佩戴头盔的7月新规,除去一些老生常谈的不能酒后开车、单手开车、抽烟骑车等,被网友们认为最不合理的是电动车载人和头盔问题。

首先是电动车载人问题,为了方便通勤上班以及接送孩子,一般家长都会选择电动车送孩子,毕竟每到上下学的时候,学校门口路段的人挤人,车挤车都是有目共睹的,堵起车来,少则十几分钟,多则一个小时。

小电车这时候就发挥了大作用,在车流和人流中灵巧的穿梭,但现在规定城市区道路上只能车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并且如果是6周岁以下的孩童,要装有儿童固定座椅。

儿童固定座椅

看似合理但其实却不贴切与实际,为什么搭乘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是安全的,过了12周岁就不安全了,难道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都是燕双鹰,等到真遇到事故的时候一个鲤鱼打挺,就能顺利解决危险吗?

并且现在国家鼓励开放三胎,但是电动车却只能带一个,对于单亲家庭来说还算合理,但是多亲家庭该如何解决,二胎家庭每天开四趟,三胎家庭每天开六趟吗?这样做无异于直接抹杀电动车的出行便利这一优点。

更不用说,需要考驾照才能骑行的轻便二轮摩托以及普通二轮摩托不允许载人,或有些城市直接禁摩行驶。

解决问题是解决两方之间矛盾不是解决有问题的任意一方一刀切的解决方法永远是最最下策的解决方法,合理规划加上强制措施才是长久之计。

——【搞笑现象背后的心酸】——

就比如电摩的远房亲戚汽车,也因为一刀切的问题闹出不少笑话。

汽车鸣笛应该是民生问题中最难解决的一环,每逢上下班高峰时期,堵住的汽车从城东排到城西,更不用说汽车司机的个人素质及技术参差不齐,因此总有些心焦气躁或者赶趟办事的司机不停的鸣响喇叭。

这下道路上的各种汽车就组成了交响乐团,你按短音我按长音,你方唱罢我登台,面对此起彼伏的聒噪的鸣笛声,街道附近的民众点评:零分,交警点评:扣分

不少大小城市中,鸣笛已经被列入了扣分事例,对此司机们也百般无奈,像是高考时期或者学校门口等,特殊时期和特殊地段禁止鸣笛,司机们也愿意接受,但是一刀切的全面禁止鸣笛多少有些不近人情。

因此互联网上也闹出了不少笑话,在短视频中,长沙的一辆玛莎拉蒂在出行的时候,由于禁止鸣笛,车主找来一个扩音器,反复播放“大小姐驾到,统统闪开”,让网友看后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无独有偶,一名杭州的网友也表示由于禁止鸣笛,出行的时候感觉在开演唱会,后面车的闪光灯都摁烂了,在这些搞笑的话题背后我们也能看到民众的无奈与心酸。

不能鸣笛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像是行人肆意穿行,对面车盲区内有车辆或行人经过等等,代替鸣笛的闪光灯就一定是安全的吗等等问题。

一些看似合理但其实大有问题的条款,大多都是不贴近现实的“纸上谈兵”,走进民众的生活,才能更好的规划城市生活。

——【头盔问题】——

第二个引起争议的点是关于头盔的问题,头盔问题在近几年都在风口浪尖上,2022年12月1日电动自行车也必须带头盔的新国标实行。

之前只有摩托车需要佩戴头盔,新规矩下来后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交警们纷纷上街逮人,没戴头盔的扣下就是二十块,因此现在在街上看到的骑行电动车的基本都会佩戴头盔。

7月新规出台之后,对于佩戴头盔的统一性有所约束,不仅是驾驶人,乘坐人员也应该佩戴头盔,并且对头盔的种类进行了严谨的区分,意味着现在骑着电动车上街不仅要佩戴头盔,并且不能随意带头盔,必须要佩戴3c认证头盔

3c认证头盔对头盔的整体安全性能指标进行了新要求,改进了头盔的表面摩擦力、头盔壳体表面凸起结构以及护目镜的耐磨性,并且根据包裹头部面积,进行了3个型号的区分,也推出了冬天款型、春秋款型,不同的季节要佩戴不同的款式。

头盔的新标准出发点是好的,为了更好的保证民众的安全,但执行起来却是给群众徒增烦恼,因为每个人都要戴头盔加上每个季节都要带相应的头盔,所以假设是一家四口的话就要12个不同型号不同尺寸的头盔,而且3c头盔的价格又普遍偏贵,50元以下的头盔都会被定性为三无产品

如果不配合就是罚款,严重点的就会直接扣车,不过关于罚款的事情网上有很多真真假假的传闻,有人称没戴对3c头盔会强制罚款200元,但其实在各地法规中,目前对于头盔问题罚款金额大多都是在20-50之间。

目前只有深圳市罚款比较严重,不戴头盔罚款200元,因此这类谣言大概率是截取了深圳地方法规,但这是不带头盔的罚款,并不是没带标准头盔的罚款。

——【结语】——

俗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颁布法令条例法规的同时,也要深入到群众的生活当中,否则都是空谈大话。

而民众方面也要学会配合国家政策,即便到了现在依然有些人会耍小聪明,没看到交警就不带头盔,看到前面交警在查才装模做样的带上头盔。

一条离谱的规则背后往往会有一个更离谱的血的教训,还是那句老话“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泪两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长音   电动车   款型   都会   翻车   夜场   天开   头盔   未成年人   交警   规矩   民众   司机   批评   群众   时期   日报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