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资助4年的“白眼狼”向海清,发文说她太抠门,如今怎样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七爷

编辑✎七街酒舍

郭德纲说:“人生一世,极不容易,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无钱更苦。江湖险,人心更险。春冰薄,人情更薄。”

人心有多险,24岁的孙俪深有体会。

彼时的她,被资助了4年的贫困生向海清,用6000字长文推上了风口浪尖。

她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在做善事,并未想要得到任何回报,为什么会成为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她不明白,她的妈妈也不明白,她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她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百口莫辩,事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

关键时刻,韩寒挺身而出:

“普通老百姓在市内连个大型犬都不允许养,凭什么孙俪就可以在上海养狼?”

风向逆转,真相浮出水面,原来是现代版“农夫与蛇”的故事。

不过,这条蛇,有剧毒。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孙俪和向海清为什么会走到这样的地步?

如今17年过去了,因这件事出了名的向海清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01

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一把好伞。”

孙俪是淋过雨的人。

她出生在上海,父亲是修表工人,母亲是商场售货员。

12岁那年,父亲和母亲说了离婚,留下了两千块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也是从那天起,孙俪彻底没有了家。

她跟随母亲搬进了一栋仅有十平方米大的老式筒子楼,母女俩开始了长达7年居无定所的生活。

“父母离婚后,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搬家。那段时间,我多么希望有个人出现,帮帮我,帮帮母亲。”

最困难的时候,母亲连买点肉给她补充营养都做不到,还时常因为无钱交租而被房东劝着搬走。

为了能照养活女儿,母亲白天在商场上班,晚上还要去当清洁工,起早贪黑。

这段艰难的时光令孙俪永生难忘,她清楚的认识到,母亲将自己拉扯大有多不容易。

也正是她心中怀揣的那份善良与感恩,为她在将来与向海清的际遇埋下伏笔。

两年后,孙俪初中毕业,进入了上海警备区战士业余文艺演出队,跟着部队驻扎在偏远的山区。

那时的她15岁,年纪最小,却也最努力。

她不怕苦,不怕累,只希望能快些长大,让母亲不用再那么辛苦。

当然,苦难不会永远追随愿意努力奋斗的人。

2000年,18岁的孙俪报名参加了新加坡“才华横溢出人才”选秀比赛,一举过关斩将夺得亚军。

最后,还被来当评委的刘德华授予“最具前途奖”,为出道做足了准备。

可由于长相过于朴素纯良,按当时媒体的话说,就像是“一棵没洒过农药的小白菜。”

思来想去,孙俪并没有留在新加坡签约,而是选择了回国发展。

在幸运女神的眷顾下,她与签约了海岩创办的海润公司,成了海润的第一位艺人。

然后就被拉去了《情深深雨蒙蒙》剧组,演了一个伴舞龙套,没有任何台词。

很快,她迎来了公司筹拍的大型电视剧《玉观音》,在剧中扮演女主角“安心”。

2002年,随剧组前往昆明取景。

休息时看电视时,她无意看到重庆卫视录制的纪录片《希望在山区》,那一期的主人公是个名叫向海清的男孩。

向海清出生在巫溪县花栗乡白兴村,家庭极度贫困,母亲因病无法干重活,家中的重担全都放在了父亲身上。

向海清

向大部分贫苦家庭一样,全家人都将希望寄托在向海清身上,省吃俭用供他学习读书。

好在向海清也很争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课余时间还会在学校边的小吃店打工,解决一日三餐。

可长年供向海清读书,家里早已捉襟见肘,上大学几乎成了不可能事情。

看着电视里只比自己小几岁的向海清,孙俪想到了曾经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的时光。

她忘不了当年母亲为了养活自己吃了多少苦,也明白他的父母因为没钱供他读书,心里该有多么的痛苦绝望。

02

虽然那时候孙俪也只是个新人,没有多少收入,可她还是想要拿资助向海清,帮他完成学业。

孙俪的想法得到了母亲的支持,她们当即通过电视台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到了节目记者。

2002年下半年,孙俪为向海清寄去了第一笔援助资金——500元。

当向海清第一次收到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送给自己的捐款时,他无比感动,还专门写了一份感谢信寄给孙俪和她母亲。

对他来说,这并不只是500元捐款,是“人间的真情流露和对一个穷困孩子的莫大支持”,是他的希望。

之后,孙俪凭借《玉观音》中的出色演绎,获得了不少奖项,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

2004年,她与何润东二搭《一米阳光》,又与佟大为合作《红粉世家》,和陈坤搭档《风雨西关》,与刘烨拍摄《血色浪漫》,很快成为当红演员。

即便名利双收,孙俪依旧不忘资助那个大山里的孩子,雷打不动的每个月给向海清寄500块钱,打算一直供到他大学毕业。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俪和母亲对于向海清也越来越上心,除了寄钱,还会给他寄书寄衣服。

得知他母亲患有哮喘,孙俪母亲就在上海托人买到治疗哮喘的特效药,定期给他寄去。

在母女俩的鼓励下,向海清参加了2004年的高考,可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落榜了。

得知向海清没有考上大学,孙俪与母亲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没有责怪他,还打电话安慰开解他,希望他不要放弃。

得到了孙俪母女的安慰后,向海清重新振作起来,于次年顺利考入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海洋大学)。

从资助开始,孙俪从未告诉向海清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只是帮助自己的是一对母女,家住上海。

所以,当向海清去大学报到的时候,他提出,想要见恩人一面。

孙俪欣然同意,她也很想见一见那个早已被自己视作是弟弟,努力改变命运的孩子。

此时的她并不知道,这场因为善心善举而展开的资助行动,会因为这场见面,逐渐变了味道。

03

在向海清到达上海的那天,他才知道原来资助自己三年多的恩人,竟然是大明星孙俪和她的妈妈邓阿姨。

除了感激之外,一种莫名的喜悦萦绕在他的心头。

邓阿姨陪同他前往水产大学,事无巨细的帮他办好了入学手续,最后照例给了向海清500块钱,告诉他:“在学校不要太节省,需要什么再跟我讲。”

以2005年的物价来看,即便是在上海,500元也足够一个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

可一个月还没过完,向海清的钱就不够了。

好不容易展开新的生活,向海清除了想要努力学习,更想担任一些职位锻炼自己。

他除了竞选了班长之外,还报名参加了学生会外联信部,将自己大学的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

外联信部的工作就是联系同学,这使得向海清第一个月的电话费高达90元。

他将事情告诉了邓阿姨,希望能再要些生活费。

90元钱,对于孙俪母女虽然不多,可她们并不希望向海清在她们的资助下,丢掉了节约节俭的美德,那不光对他的成长没有帮助,也会令她们的资助失去原本的意义。

虽然最后又给向海清转了钱,邓阿姨还是委婉的劝了他一句,如果学生会的工作影响到学业,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

因为90块钱,就让他离开学生会,这样向海清在心底产生了一丝不满,他觉得90块对于大明星孙俪不算什么,她们却连着都舍不得,还特地打来电话质问他。

埋怨的种子在心里中下,最终会开出有毒的花。

可从始至终,向海清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孙俪母女对于他的资助是无偿的,她们没有任何功利性的帮助他,得到的只应该是他的感激,而非怨恨。

在向海清看来,学生会不光能够提升自己,增长见识,为今后的工作累积经验,还能积累人脉,好处多多。

可他又不想开罪邓阿姨,于是表面答应邓阿姨会以学习为重,实际并没有退出学生会。

之后,向海清在短短三个月里以各种理由问孙俪母女要钱,有一次甚至不到半个月就花掉了1000块。

学生在学校不就应该是上课学习,吃饭睡觉吗?为什么这孩子用钱的地方这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邓阿姨决定亲自去学校看看他究竟在干什么。

这一去,也为这场帮扶资助画上了句号。

04

从辅导员那里,邓阿姨得知,原来向海清一直都在欺骗她们。

他一开学就申请到了6000元的助学金,还兼职给老师做助理,每个月有300元收入。

再加上母女俩每个月发给他的500元,向海清的手里头有不少钱。

可他还是隔三差五表示自己的生活费不够,巧立名目只为要钱。

虽然钱没多少,可向海清的欺骗令孙俪母女无法接受。

最终,她们决定中止对向海清的资助。

如果,自己的资助对于对方来说,只是一点享乐的资金,那么,这场资助便没有了再继续下去的必要。

真正需要这笔钱的孩子还很多,再多的爱心都应该放在值得的人身上。

而且,通过辅导员的描述,靠着助学金和兼职,向海清已经可以顺利完成学业,资助已经没有意义了。

于是2005年11月起,孙俪停止了对于向海清的资助,不再接听他的电话,单方面结束了这场长达4年的付出。

然而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一年后因为另一个人的出现,将孙俪推上风口浪尖,差点毁掉了她的事业。

05

2006年国庆前后,把向海清的故事做成纪录片的记者邱朝举,又打算拍一个新的纪录片——《十年变迁看山区》

他觉得大明星孙俪帮助贫困山区孩子走出大山,最后考上大学的故事是个不错的题材,肯定能吸引眼球。

于是特地联系了向海清,希望做一期他与孙俪的专栏。

一问才知道,原来一年前孙俪就停止了对向海清的资助。

邱朝举想要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向海清也不藏着掖着,写下了6000字长文,详细描述了他们交恶的始末。

在信中,他明面上感谢孙俪母女对自己的帮助,字里行间却满是抱怨。

他说自己是软弱可欺的贫困乡村孩子,唯一的错就是太淳朴单纯,自己选择上海水产大学,也是孙俪母亲“要求”的。

还表示自己很节省,在上海这个大都市,每个月只用400元伙食费,自己已经尽量控制生活费了,是孙俪资助的钱太少。

有时候真的不够用,给孙俪母亲打电话,还被嫌弃总是要钱,甚至还被说“养的宠物狗都比你听话”,这种伤他尊严的话。

他受伤于孙俪的翻脸无情,明明承诺“会一直资助到他大学毕业”,承诺“缺钱就给她们打电话”,结果却把自己一个人扔在这寸土寸金的上海不管了。

明明她们只要随便帮衬他一下,他就能在伤上海过好日子,可她们却只肯给他500块钱,这还不是抠门?

他伤心的表示自己的不怪孙俪姐姐,只是为她的翻脸无情感到疑惑和难过。

最后,他解释自己虽然打工挣了钱,可因为母亲有病,他的钱全都寄回了家。

这些话看似很合理,可细扒之后全是逻辑误区。

孙俪只是一个愿意无偿资助他的好心人,没有义务负责他的生活。

如果真的像他说的,没有责怪孙俪,为什么会写6000字控诉和疑惑?

嘴上说着我不怪你,可字字句句都在怪你。

信被邱朝举发在了自己的博客上,虽然隐瞒了真实姓名,但还是被网友扒出,这个捐助者就是孙俪。

一时间,多家媒体都报道了此事,孙俪成了众人讨论的对象,各种负面新闻蜂拥而至。

一个光鲜亮丽女明星,一个贫困山区出来的大学生,人们天然的便认为弱者值得同情。

面对各种舆论压力,孙俪始终一言不发,她继续工作,依旧默默投身公益,想要等事态平息。

因为她知道,一旦她站出来,向海清就会被暴露在聚光灯下,成为网友攻击的对象,甚至会影响到他的学业。

她并不想这样,能够相遇已是缘分,曾经的种种就让它过去吧。

即使自己收到了伤害,孙俪依旧愿意去保护这个她帮助多年的孩子,承担莫须有的罪名。

可在此时,事情却发生了转机。

06

向海清经常会和同学炫耀,有个自己的资助对象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孙俪。

当孙俪被推上风口浪尖时,虽然向海清用的是化名,他的同学们很快就猜出写长文的是他。

他们实在看不下去向海清如此颠倒黑白,纷纷站出来替孙俪说话。

通过老师同学的描述,大家看到了一个跟他描述完全不一样的向海清。

向海清根本不像个穷人家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还曾接自己的女朋友来上海玩,玩了6.7天,全都是他花的钱。

至于学校的食堂,更是物美价廉,一个月伙食费根本花不了400那么多。

如果向海清真的知道感恩、节省,肯定不会如此挥霍。

他就是不满意孙俪母女停止对他的资助,故意用这种方式抹黑她。

随着事情被曝光,向海清成为了众矢之的,最后又是孙俪站出来,呼吁网友不要难为他,让他安心读书。

由于媒体不断去学校想要采访向海清,最后他也只能先休学一年,会老家等热度过去。

2010年,向海清毕业了,以他家里的经济状况,根本没有办法在上海立足,最终他还是带着不舍,离开了上海,回到老家找工作。

结语

本来,从山区走出来的向海清,能够机缘巧合结识孙俪,已经是极大的缘分,就像他说,只要她们愿意帮他,他在上海一定能生活的很好。

可前提是,需要她们“愿意”。

向海清太晚明白“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这句话,不知道这13年里,他想起曾经的际遇,会不会后悔。

如果当初听邓阿姨的话,踏踏实实认真学习;如果一直守住初心,没有肆意挥霍;如果没有欺瞒自己的恩人,如今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生活。

这大概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了吧,明明曾经有机会,却全都失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风口浪尖   抠门   恩人   块钱   发文   纪录片   生活费   母女   学生会   上海   学业   阿姨   母亲   事情   孩子   时间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