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印秀恩爱,中国让美国难堪;台军撑不过90天,或引入星链抢时间

俄印“秀恩爱”,美国的拉拢未能起效

俄罗斯与印度这两个曾经亲密无间的国家,现在却处于截然不同的境地。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印度总理莫迪访问美国,受到了超规格的款待,美印之间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美国将从经济、政治、军事等层面全方位地对印度开始扶持,很显然想让印度脱离俄罗斯的影响,为美国所用。

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迪意气风发之时,却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兵变。在俄乌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佣兵集团瓦格纳在23日到24日,上演了一场“进京勤王”的闹剧戏码,虽然最终并没有产生巨大伤亡,但却让外界看到了俄罗斯内部存在的矛盾,对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的国内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俄罗斯与印度之间的关系迎来了最严峻的考验,两国之间的关系一旦出现裂痕,印度全面倒向美国,在俄罗斯最危急的时刻落井下石,俄乌冲突很可能就将以俄罗斯落败而结局。

这时候,莫迪与普京的一通电话就显得意义格外重大。

根据克里姆林宫发布的新闻稿,在印度方面的倡议下,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印度总理莫迪在6月30日举行了电话会谈。在会谈中,二人讨论了6月24日发生的兵变事件,莫迪对俄罗斯领导人为保护法律和秩序、确保国家稳定和人民安全而采取的坚决行动表示了理解与支持。

双方在通话中还讨论了双边合作热点问题,两国领导人都指出在不同领域进一步实施大型联合项目的重要性,并对俄印两国之间的实际贸易增长感到满意。

普京与莫迪还特别关注了在上合组织和20国集团,以及金砖国家安排下的互动,莫迪还向普京介绍了他近期对华盛顿的访问。最后,双方讨论了乌克兰局势,确认了和平解决俄乌冲突的共识。

印度方面则由印度外交部在7月1日发布新闻稿宣称,俄印两国领导人在通话中检视了俄印双边合作项目的进展,并就共同关切的地区及全球性事务交换意见,两国领导人同意保持联系,继续加强俄印之间的特别战略伙伴关系。

总体来看,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是相互通报两国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向外界展示了俄印关系仍旧保持良好的现状,同时达成了一些将来拓展合作的共识。

这次如同“秀恩爱”一般的对话,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打破了外界关于印度完全倒向美国、俄印关系出现降级的传闻,证实美国的巨额筹码没有让印度加入美国阵营成为反俄国家。

其次,对话还向外界展示了俄罗斯国内发生动荡之后,其外交合作并没有受到影响,俄罗斯仍然能够获得自己最急需的外交支持。

这个结果对俄印两国来说都是正常的,印度本身就是一个左右逢源的不结盟国家,对俄罗斯还有着军事装备与能源的依赖,不可能因为美国的筹码就快速转向反俄阵营;俄罗斯方面则幸运地在24日兵变中没有出现大规模交战与伤亡,国内的情况很快就被稳定下来,并不至于影响到外部合作。

因此在未来,俄印两国仍旧会是紧密的合作伙伴,双方仍旧会在以往的轨道中继续推进合作。

美国重返教科文组织,遭中国警告而难堪

俄印之间的外交“秀恩爱”,除了向世界展示两国的紧密关系之外,还给拉拢印度的美国来了“当头一棒”。莫迪主动打电话向普京通报访美情况,让不断讨好印度的而美国格外难堪。但这还不是美国近期唯一的难堪,在联合国方面,美国也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今年美国一直在推进重新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议程。此前特朗普在2017年正式退出了该组织,但拜登政府认为美国的“退群”给中国创造了一些发展的机会。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在今年3月份表示,美国缺席教科文组织让中国制定了人工智能的规则、规范和标准,而让美国缺席了这一重要议程,因此美国希望重新加入这一组织,让美国重新掌控对全球标准的制定。

美国的回归请求最终在今年六月底得出了结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特别会议在6月30日以193个成员国132票同意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决议草案,允许美国的教科文组织会员国身份在今年七月份全面恢复。

不过,对于美国的回归,被美国指名道姓的中国并没有给其留面子,中国在这一次投票中投出了反对票,在投票结束后,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杨进就强调,美国重返教科文组织之后,应该为中进本组织的团结增进本组织合作做出贡献,而不是搞对立和分裂。

杨进还表示,中国方面要求美国重返教科文组织之后切实履行自身义务和承诺,按时足额缴纳会费,尽早全额补缴拖欠多年的全部会费。而此前美国已经累计拖欠教科文组织6.19亿美元。

中方的这一系列发言在联合国完全揭起了美国的老底,同时提醒全世界,这个名义上的全球最强经济大国,是一个联合国的“老赖”。这是对美国指名道姓,扬言重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遏制中国的最好回击,如果美国在重返教科文组织之后仍旧拖欠赖账,中方必然还会在这一问题上深究,到时候美国所面临的就不只是难堪。因为此次教科文组织允许美国重新恢复成员国身份的同时,也已经在法理上重申了美国的偿债义务。

根据6月29日至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特别会议通过的美国重返教科文组织财务问题草案,美国方面将逐步向教科文组织偿还欠款,同时提供一笔自愿捐款,用于该组织的多项活动。

因此,美国若再“赖账”,就可以被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依据这一项财务问题草案向追责。届时,美国颜面尽失不说,还有可能会被限制在教科文组织中的活动,甚至再度“退群”。

不过,中国对美国的警告作用不止是让美国难堪,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对于美国这样惯用霸权手段在联合国“耍无赖”的国家,唯有以暴制暴才能对美国形成有效遏制,一味的强调合作,给美国留下了面子,反而可能让美国日后再度出手。中国让美国在联合国难堪,本质上并不是为了与美国争锋,而是为了保护其他教科文组织的成员。

正如一名朝鲜外交官在7月1日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美国已经退出了两次,我们不确定还会要欢迎他回来多少次。”各国都对美国的反复无常感到担忧,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美国重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美国再次反复,伤害教科文组织中的普通成员国。

美智库报告指出台军“撑不过90天”

聊完联合国的中美对垒,我们接下来要关注另一出中美对垒之处——台海。

虽然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但当前外界对中美发生冲突的预期并未消失,很多机构都在研究台海爆发冲突后的局势。

中国台湾网6月30日就引述了一篇美国著名战略机构兰德公司发布的一份台海方向相关研究报告,报告中宣称,若台海爆发冲突,台当局将在90天内被大陆击败。

在这份报告中设置了一个前提,即美军最快需要90天才能在东亚地区集结调动起足够的兵力进行对台武装干涉,因此,台当局需要在90天内抵御住来自大陆的力量。兰德公司从台当局的政治领导力、社会凝聚力、军事力量和自持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评估,认为台当局无法撑过90天。

因此,这份报告建议美国方面继续加强台当局的“自卫能力”,支持并更积极地准备台海冲突爆发之后的武装干涉进程。

这份报告最让人疑惑的一点就是所谓的90天预期。外界都知道台当局顶不住如此长时间,都知道美国有武装干涉中国内政的狼子野心,但美军需要90天才能抵达,显然是有些脱离现实的。美军是一支强调全球快速投送与快速部署的部队,其主要的卖点就是通过美国极其强大的战略投送力量,将大规模的信息化部队快速运输部署至全球各地,90天这个预期显然有些低估了美军。

这份报告之所以给出90天这样长的武装干涉预期时间,很可能是出于两点考虑,

其一是增加这份报告对外界尤其是台当局产生的恐慌作用,让外界认为美军如此长时间才能抵达,为自己最终的结论做铺垫。

其二就是兰德公司很可能认识到了台海局势的复杂性,认为美国不具备在短时间内解决国内争议并出兵台海的可能性。

因为台海问题的性质非常特殊,台湾作为中国的固有领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一旦美国选择武装干涉,很可能会造成中美这两个大国开战,这是美国很难承受的代价。美国国内很可能会因为这一问题而争议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导致美军出兵时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之久。

这两点最终总结起来,就是在敦促拜登政府加强对台军售,以构筑所谓的“自卫能力”。这很可能才是这份报告的最终目的——通过恐吓台当局劝其加速购买美国的武器装备。

众所周知,台当局一直都是国际军贸界的著名“冤大头”,美国的军工企业常年向其出售高价武器,其中很多武器装备都是落后世界主流数代的库存老货,但其价格却比最尖端的新款武器还要昂贵,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借此处理掉手中的库存,并从台当局获得巨额利益。

而这些武器实质上对台海局势的影响并不大,在两岸体谅天差地别的对比之下,这些来自美国的二手武器甚至起不到哪怕拖延的作用。

对此,台当局也心知肚明,但当局政客往往喜欢“自我催眠”,将这些落后武器鼓吹成“神兵利器”,同时将高昂的价格当成获取美国安全保证的“保护费”,认为只要交了钱,就可以让美国做自己的靠山。

对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大陆方面此前已经明确指出,美国永远奉行的是“美国优先”,台湾不会成为例外。“棋子”终究是“弃子”,只有美方停止对台军事联系和售台武器,停止“毁台”、“害台”行进;台当局放弃依附外部势力“以武谋独”的幻想,停止“卖台”、“祸台”的勾当,两岸之间才能获得和平与稳定。

台海或引入星链系统“抢时间”

可惜的是,炒作台海局势的一些人,非但没有意识到局势的严峻,反而幻想在台海冲突爆发时利用民用卫星装备来拖延时间,等待美军“天兵降临”。

岛内媒体中时新闻网在7月1日就报道称,日本方面已经决定要把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开发的“星链”卫星系统加入“通讯工具箱”,以提升自己的防御力,并在台海冲突爆发时为台当局和华府争取更多时间。

香港媒体《南华早报》则在6月30日报道称,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证实,从三月份起,日本自卫队就在测试星链系统。他指出,近年来“无止境利用太空”的威胁有增无减,而借由多种卫星通信网来提高卫星通信的弹性十分重要。

此前日本媒体《读卖新闻》也已经报道,东京打算在下个财年正式采购“星链”技术。日本方面对星链军用的灵感来自于乌克兰,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乌克兰部队就采用星链通讯系统通讯,以操纵无人机并对俄军发起精准打击。日方认为,在台海冲突中,若海底电缆与卫星遭受攻击被切断,各方之间的通讯很可能就会中断,而星链系统有将近3700枚小型卫星在低轨运作,由于数量庞大,因此反而提升了反干扰能力。如果采取星链系统,将迫使中国大陆改变进攻策略,为日本取得更大的空间和时间来加强防御。

但是这一幻想,仍旧躲不开残酷的现实——“星链”是一个民用的商业项目,星链系统的创始人马斯克在中国大陆有着庞大的商业利益,若是两岸发生冲突,他不太可能让星链卫星服务牵扯进去。

而且台海局势与乌克兰问题大不相同,如果在台海动用星链这一民用卫星系统,可能导致民用和军事目标之间的界限模糊,导致无辜者受到牵连,造成更多的不必要伤亡。

最后,“星链”在中国周边也并不能改变什么,在中国绝对的区域拒止/反介入能力之下,一切对中国内政的军事干预都会遭到中国的毁灭性打击,中国在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完整方面不计代价,也绝不让步。一切针对中国内政的武装干涉计划,最终都只能是幻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教科文组织   美国   难堪   中国   兰德   乌克兰   联合国   俄罗斯   印度   日本   台海   恩爱   美军   外界   冲突   时间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