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袁世凯去世前预言:有三个人可能统治中国,这三个人是谁?

袁世凯一直都是以“国贼”的身份为众人所知,他复辟帝制,成为千古罪人。在袁世凯去世之前,他对中国的发展有所预测,在他看来,他死后有三个人最有可能统治中国,他们是黎元洪、段祺瑞和徐世昌。


后来,果然不出所料,三人都一度成为中国或名义或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从这方面来看,袁世凯的说法并不算错。

黎元洪少年时期就加入北洋水师学堂,在那个学习西方盛行的年代,所有人都将西方制度看成大清王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强军运动如火如荼,这也影响了黎元洪的选择,他没有选择科举,而是选择从军。


黎元洪从军期间,和军中将士的关系一直都很好,这也是黎元洪的性格特点之一。在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这段时间,黎元洪一直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无论是清政府还是革命军还是袁世凯,都对黎元洪印象不错,认为他是值得争取的人。

在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之后,黎元洪就成了新的总统。黎元洪似乎一直想要在帝制和共和制度之间寻找一种折中方案,他拒绝了袁世凯登基称帝之后的封号,以此表示对袁世凯的反对,但他对中华民国也不看好,因为他觉得共和制下时局太过纷乱。


只是温和的手段,也为黎元洪失去权力埋下隐患,在和段祺瑞的争权当中,黎元洪失败。最终段祺瑞成为中华民国的实际掌控者。尽管黎元洪当时依然是中华民国的代总统,但是他实际上的权力却远远比不上段祺瑞。

在一次又一次的争权夺利当中,黎元洪渐渐失去了自己对于政治的满腔热情,他认为自己找不到拯救中国的办法,所以干脆就远离了政治漩涡中心。

黎元洪这一生经历了西方化、帝制复辟、以及权力派系斗争等等,最终终于实业。他希望以另外一种方式为国家做贡献。


和黎元洪相比,段祺瑞则要狠辣得多,段祺瑞曾经有“三造共和”的美名。和黎元洪一样,在清朝末期,他也曾经数次和清政府建议对革命者不能够采取太过激烈的手段,否则可能会导致革命军更加激烈的反抗,统治无法继续下去。

所谓的“一造共和”是指在革命浪潮汹涌澎湃的时候,段祺瑞算是第一批站出来支持共和制度的人。

段祺瑞之所以和袁世凯交友,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和袁世凯志同道合,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袁世凯居然做着当皇帝的美梦。

这让段祺瑞感到非常失望,作为袁世凯的亲信他又不好明着反对,只好采取了避让的策略,这次避让也被称为“二造共和”。

“三造共和”则是他在和黎元洪争夺权力时发生的事,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当中。段祺瑞希望能够对德国宣战,黎元洪不同意。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段祺瑞就暂时辞去职务。不久后张勋复辟,于是段祺瑞带头讨伐张勋,第三次维护共和。


尽管段祺瑞对于帝制深恶痛绝,对于共和也有着很大的功劳,但是他对于和自己不一样的思想,他依然抱着赶尽杀绝的态度。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众示威,段祺瑞下令军队直接开枪,这也直接导致几十名群众死亡。

1926年4月9日,段祺瑞正式下台,他也离开了政治舞台,后来日本侵略中国,段祺瑞还是保持了基本的节操。段祺瑞对于民众的诉求认识不够,这导致他注定无法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徐世昌和前面两位不同,他幼年时他家境贫寒,不过他的母亲一直有孟母之范,对他的要求非常严苛。后来,徐世昌和袁世凯成为挚友,在袁世凯平步青云的时候,他曾经是袁世凯的幕僚,袁世凯也非常喜欢他,大事小事都需要咨询他的意见。

徐世昌曾经因为在戊戌变法当中站在守旧党一边被人诟病,也曾经因为支持共和被清朝遗老议论。和黎元洪一样,他是一个犹豫的人,无论哪种制度,他都无法彻底贯彻下去。

最终徐世昌也没能逃脱黯然下台的命运,这似乎是很多民国总统的宿命。

和政治相比,徐世昌似乎更加擅长书法和绘画,在被人赶下台之后,徐世昌一直在从事书法和绘画方面的工作。

其实徐世昌执政时期更多感觉到的是无奈,作为一名清朝的高级官员,他倒向了共和,后来他甚至一度想要重新恢复帝制,尽管对于袁世凯的复辟感到无比心寒,但是当他看到国民政府军阀横行、派系林立的时候早就已经预感到这并不是中国最终的道路。

如果中国在这场纷争中无法整合内部力量,那么将永远无法重新兴盛起来。


无论是黎元洪、段祺瑞还是徐世昌,他们都没有在乱局当中掌握局势的能力,所以他们不能够统治中国,那个时期的中国也实在混乱,各方政客你方唱罢我登场,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的结局,所以无论是黎元洪还是段祺瑞或者是徐世昌到了最后都没有办法成功。甚至他们一度被裹挟做了许多他们原本不想做的事情。

那个时期的中国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知道日后的中国会走向何方。袁世凯之所以在要去世的时候说这三个人有可能统治中国,大概还是因为他看好这三个人。

实际上这三个人和袁世海关系都相当不错,袁世凯可能认为如果这三个人统治中国,那么最起码证明自己独具慧眼。他自己的皇帝梦实在做不下去了,他希望未来的中国能有自己的亲信统治,这样他的心里可能会稍微舒服一些,这大概就是袁世凯的真实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北洋   中国   帝制   革命军   可能会   亲信   派系   共和   中华民国   统治者   清朝   权力   时期   政治   制度   袁世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