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深山发现金矿,百吨黄金里躺着数具人骨,揭开百年前惊天密

点击右上方关注,解锁每天好文章

文 | 薛铮铮aa

编辑 | 薛铮铮aa

“这些金子都为国家所有,你可别打歪心思。”

虽听老李这样说,妻子还是贼心不死:“那条河每天都有金子涌出来,大家都这样,少拿一点怎么会有事。”

在妻子的怂恿下,老李还是私藏了一些黄金,不过“暴富”后的老李心里一直都不踏实,因为很多人捡了金子后不断发烧感冒勘察队员还在上游金矿发现了数具零星的骨架,老李心想:这些金子难道真的是受“诅咒”的不义之财?

面对百吨黄金躺着数具骨架的诡异场景,有人说是妖魔作祟,有人说是达官贵人的古墓,但猜测都被推翻,金钱与死亡交织,这背后到底有一段怎样惊天的秘密?

采药采出一篓金

在1966年的浙江省遂县,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的都很紧巴,但好在民风淳朴,谁家都困难都会互帮互助,村民平日靠养一些鸡鸭和耕种一亩三分地维持生计,虽谈不上富裕,但也都知足。

老李作为村里唯一的采药人,每天一大早就会起身上山,因为偶然间他发现把草药卖给“赤脚医生”,比种地的收入高几成,所以他干脆就把采药当做自己的主业,补贴家用。

但采药这门行当可以说是靠天吃饭,有时候老李收获颇丰,有时候却一连几天都空着背篓回家,长此以往,老李也总结出了采药的经验:雨后上山,基本上都不会空手而归,因为雨后植被会长得一眼就能望见,而且泥土也会变得松软,不费力就能挖出草药。

正巧昨天下了倾盆大雨,老李心中大喜,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草药在向自己招手,所以今天鸡还没打鸣就出了家门,心里想着:过年能吃上肉馅的饺子了。

老李虽然已经把山路走了个通透,但奈何不了自己已过半百,磕碰跌伤的事情也是家常便饭,在一条刚没过脚脖的小溪中,老李不小心踩到了一块光滑的石头,一个踉跄摔在了溪中。

早上的林间还布满晨露,湿气很重,冰冷的溪水直接顺着老李的裤腿流了进去,他赶紧骂骂咧咧的起身,站直了身子才发现膝盖有一些刺痛,原来是擦伤了

可能是当采药人当久了,老李的眼神格外厉害,正当老李俯下身子处理膝盖渗出的血时,突然发现灰溜溜的河床间,有一块明晃晃的石头格外显眼,出于好奇心,他捡起了那块石头。

拿起来定睛一看,这块不到指甲盖大小的石头竟然泛着金光,老李立马激动了起来,瞬间觉得自己是发现了金子,但在原地愣了一会后便冷静了下来:

之前有村民说是发现了金子,不过是像金子的黄铁矿,而且这手里的石头如果真是金子,那纯度也太高了,一般在河流里只能发现沙金,纯金只能在矿山开采和人工提炼而遂县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有金矿,怎么可能是金子呢。

黄铁矿

虽然心里不敢相信,但老李还是拿起石头用土方法鉴别黄金:用牙咬和轻敲一下在耳边听。

这一试不要紧,竟然发现小小的石头留下了齿痕,而且在耳边发出略显沉闷的声响,这不就是黄金的特征么!这让他欣喜若狂,把采药的事完全抛在脑后,想顺着河流看看还有没有新收获。

果然老李的决策是正确的,在这条深山的小溪里藏着无数的“小金豆”,有时翻起石头能看到好几个,不知不觉背篓里已经装了铺满了篓底,眼看天色渐黯,自己的身体也吃不消了,老李这才顺着河流原路返回。

老李回家一言不发破门而入,妻子见了非常生气,责骂老李不着家,害的她担心的吃不进晚饭,面对妻子的怨愤老李面带微笑,向妻子指了指身后自己的背篓。

妻子想着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俯身一看,直接瞠目结舌,连忙帮老李放下背篓,并用身旁的桌布盖上背篓。

“你这金子是哪里来的?我们虽然日子紧巴,但从来都不偷不抢!”

老李听罢哈哈大笑,对妻子说:“你莫慌,这时山神看我天天采药救死扶伤,给我的礼物,全是老林里的那条小溪捡来的。”

随后老李便向妻子交代了经过,妻子连忙对老李说,不要声张此事,闷声发财才不会受别人嫉妒,老李也连连答应,但谁知,消息还是不翼而飞,老李被山神赏识背了一篓黄金的事,还是传入了村民耳中,而且还揭开了村子背后惊天的秘密

取之不竭的金子

“我就不信老李真的是因为积德,才讨来的黄金。”

老李淘金的消息走漏风声后,越来越多的村民放下手中种田的锄头,背起背篓走进深山,大部分人并不认可老李的说辞,因为他们都觉得老李是因为运气好,所以决定亲身去碰碰运气。

在人们热火朝天的搜寻下,那条小溪的位置也不再是秘密,当时很多村民都带着一家人跑山上淘金,要是去的晚了,小溪里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有些村民更是轮番守着自己的淘金点。

在这样的势头下,水里的金子当天就被人们搜刮一空,不过第二天河水里又会出现点点金光,好家伙,有了这么快的来钱路子,谁还会辛苦种田养鸡,所以整个村都仿佛“住”在了山上,地荒的荒,鸡鸭也变得瘦骨嶙峋,这样不对劲的苗头很快就引起了领导干部的注意。

金子与白骨

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因为刚建国不久,百废待兴,需要庞大的资金发展国家的经济,所以经过层层汇报,政府的勘测人员决定来到这个村落,查个水落石出,如果发现金矿,那对国家来说是一件大喜之事。

村民们虽然爱财,但也懂取之有道,在国家利益面前分得清楚轻重,见到领导派遣勘察队来便积极配合调查,当专业的勘察队员一看到金子的模样时,立马就做出了推断:这哪是什么山神的礼物,分明就是人工炼金的痕迹,而且还是一种很古老的技术——烧爆法

烧爆法是古人原始的冶金方法,原理是通过在含有金矿的石壁下点燃炭火,用持续高温使金子和石墙分离,而使用这种方法必须要在金窑里,这就得出在溪流上游,一定有一座不为人知的金窑。

行家出手就是不一样,勘察队员在村民的的带领下,顺着溪水找到上游,发现一座小山将河水一分为二,用勘测仪器发现此地水中的金子含量是下游的几倍,这说明金窑有极大概率就在山体内,但面对近在咫尺的金矿,勘察队员遇到了难题。

这山体四处密不透风,怎么能进去一探究竟呢?如果莽撞的话可能会破坏金矿,还会损坏山体,有极大的风险,经过勘探后,他们发现山体有一处不仅厚度与周围不同,内部也好像是空荡荡的,技术人员直言:这可能就是金窑的洞口。

在有理有据的推断下,爆破计划顺利进行,当炸药引爆后,整个山体都在颤动,漫天的灰尘阻挡了人们的视线,当尘埃慢慢落定时,在场的人们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勘测队员发现满眼金黄,立即欢呼雀跃,而领路来的村民却看到了地上的森森白骨,直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嘴里还念念有词,求山神扰命。

看到村民的怪像,勘测队员也注意到了墙脚的白骨,凭借着他们的工作经验来看,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是一处古墓。

为了保护现场,队员在周围设置了掩体,拉上了警戒线,一群人穿着专业的防护服进去一探究竟,发现这个金窑里除了金子,就是白骨,如果是古墓的话,就算是陪葬也会有棺椁在,但如今别说棺椁了,就连一些下葬时的瓷器字画都没看到,这实在不合乎古代殡葬礼仪。

为了让结果水落石出,勘测队员搜集了少量的白骨标本、疑似衣物的纤维组织,送去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

真相大白

经过鉴定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衣服纤维的年代久远,而且并不是什么达官贵人的服饰,只是古代工人穿的麻布衣,后来勘察发现洞内有烧灼的痕迹和一些劳动工具,这让专家们断定洞穴就是古代的一处采金窑这些白骨也是不幸遇难的工人。

金子在古代的贵重程度,是今天不能企及的,因为在当时黄金是权利的象征,只有帝王将相和贵族才能使用,平民百姓就算再富贵,也只能用银子,这种极度稀缺性让古人对黄金有一种近乎痴迷的情感,而遂昌金矿发现的金子有上百吨,初步估计有一百二十亿的市值。

再加上黄金不易氧化、不生锈、不解体的稳定化学性质,很多帝王都认为食用黄金能获得不朽之身,早在西汉,散文家桓宽就在《盐铁论》里提出:“仙人食金饮珠,然后寿与天地相保。”

自此之后黄金就成了历代帝王炼丹炉里的常客,当年秦始皇就是为了黄金让很多壮丁开山凿洞,完全不顾百姓哀声一片,只为寻求长生不老之术。

在以上推断下,专家们初步断定这里是明代的一处也经常金矿采集产,至于背后的老板是帝王还是奴隶主,如今也无从断定,至于为什么这些掘金的工人会葬身于此,极大概率是因为矿洞坍塌,导致集体毙命,躺在金光闪烁的窑洞里沉睡了百年。

后来一本尘封已久的古籍彻底揭开了谜底,据《遂昌县志》记载:“万历年间,石崩,毙百余人”,这说明在明代遂昌就有金矿存在,而且发生过一次严重的矿难,一一对照起来,这些白骨更加可能是那群可怜的工人。

在谜底没揭开前,那些金子被以讹传讹,有些人捡到金子后恰好发烧感冒,村民们都认为是受到诅咒的“晦气”之财,所以很多人都主动上交给勘察队,这样不仅能落个捐献国家的好名声,自己睡觉也能更踏实,勘察队还给每个主动上交的村民奖励了锦旗。

谜底揭开后,村民们直言这段时间就像是“黄粱一梦”,虽然刚开始因为“发财梦”破碎而惋惜,但没过多久,他们就觉得捡来的黄金或许终究是跟自己无缘,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实现脱贫致富。

后来遂县的金矿为国家发展助力,国家发展后又重点扶持了遂县,让村民们都奔上了小康生活,摘掉了贫困的帽子,“黄金之梦”迎来了圆满的结局。

其实村民们上交黄金的举动,也无意间保护了自己,因为金矿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如果大家都任意开采,那么会让地球的生态环境千疮百孔,也会让贪得无厌的人把金钱用在不恰当的地方,所以这些金子最好的归属,就是我们的国库。

总结

遂县村民从天上掉馅饼的“黄金梦”,到如今的脚踏实地“小康梦”,这件事告诉我们面对飞来横“财”,要理智面对,不能总想着守株待兔,而且要遵纪守法,金矿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古代是帝王和奴隶主强迫工人挖金子满足私欲,如今是国家带着我们一起“挖金子”共同致富,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财富观,要永远相信自己的双手,才是最大的“金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遂昌   金矿   黄金   发现   背篓   白骨   浙江   深山   金子   村民   队员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