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相士:你能算出自己活多久吗?相士:我今天去世

自古渴望能趋吉避凶,探问前程的人比比皆是,也因此有一大批的相士应运而生,但相士所言,就真的可信吗?这其中也不乏招摇撞骗,谋求钱财之辈。

但历史上所谓的“草根皇帝”朱元璋,却也遇到过有真才实学的相士,他就是刘日新,一个能在朱元璋尚未称帝时就预测出他未来“极富极贵”的人,并且能预测出自己的大限之日,也着实有些真本事傍身。

慧眼如炬,识“天子”

那朱元璋与刘日新是如何认识的?朱元璋这一路又是如何“升级打怪”当上皇帝的呢?刘日新又如何断言朱元璋未来富贵无比呢?其实这不得不说刘日新眼光毒辣,在众多人中,一眼就相中了朱元璋这个未来的皇帝。

说起朱元璋,其实并没有好的出身,他能当上皇帝,可以说是一跃从最底层到了最高层。

贫农出生的他,在元朝苛政的背景下,日子十分难过,1344年突降的天灾,更是使得朱元璋经历了生离死别,为求生存更是转而当起了和尚。

1351年,在元朝的压迫下,刘福通和韩山童带头起义,随即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朝廷的腐败无能,使得百姓和各地诸侯都忍无可忍,纷纷响应起义。

而朱元璋本想着能安稳的生活,远离战争,在皇觉寺内求得一份宁静,可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在起义声中,皇觉寺也难逃波及,他从一名和尚成为了一个乞丐。

这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在充满战火,粮食紧缺,人人难以自保的时代,活下来无比艰难,也正是因为十分清楚百姓生活的苦楚,朱元璋极其厌恶贪污、铺张浪费之人。

也正是这段身世经历,决定了朱元璋后来做事的风格,从社会底层艰苦打拼,及至成为九五之尊的一位性格矛盾复杂的帝王形象。

从幼时贫孤到君临天下,身份的巨大转换让朱元璋产生了一种恍惚感,他曾透露过自己这样的内心独白:“吾微时谓终为村氓,虽遭乱寄身行间,冀以纾祸,不意今日至此。”

早年生活孤苦以至于成为游僧,四处靠乞讨谋生的经历使得朱元璋耿耿于怀,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这也造成了朱元璋性格中的敏感与多疑。

所以在朱元璋上位之后,由于他做过和尚,自卑心理作祟,兴起了文字狱,“僧”“生”“光”都不可说,而“贼”和它同音的“则”也会迎来灭顶之灾。

因曾亲眼目睹各级官吏贪赃枉法、视人命如草芥的事实,所以,朱元璋对贪官庸吏很是反感,对各级官吏极其不信任,恐其影响自己的统治地位,因而经常派人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甚至于1382年特别设置锦衣卫,用以侦察、逮捕、审问各级官员和民众。

开国元勋也大多都以不能善终而收场,虽然这其中的确是因为各级官吏行为有瑕,实需整顿,但每案牵连赴死者居多,确有朱元璋性格驱使的原因。

说起朱元璋当上皇帝,其实离不开汤和、郭子兴二人,汤和的信为他指明了方向,而郭子兴为他提供了机会,使他从乞丐成为了起义军一员,他也靠自己一路晋升,成为了郭子兴的得力干将。

1363年,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大败陈友谅,之后将张士诚当成了下一个目标。

在朱元璋四处征战之时,相士刘日新的名声也愈发响亮,虽不至于全国闻名,但在当地也算是响当当,被人称赞神机妙算,犹如可窥天机,而朱元璋与刘日新的交集也是缘于巧合。

朱元璋攻下婺州之后,便听人谈论起了刘日新的名号,虽说之前已经有人替他算过命,但是他还是难掩好奇,想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神”,还是只是个招摇撞骗、糊弄人的“神棍”,便下令召他来替自己看相。

初见朱元璋,刘日新心中震惊不已,在一番生辰八字的推算之下,更是心惊,但是面上不显,只是称其将“极富极贵”。

面对刘日新如此模棱两可的“打太极”,朱元璋怒气渐起,多次追问,最终在左右人退去后,向朱元璋透露,据他的面相和命数推断,他将来极为可能成为天子。

听到刘日新的话,朱元璋虽是将信将疑,但对于好话,他心中也是欣喜无比,不知是由于心理暗示亦或是命中早有定数,他一路所向披靡,没几年就干掉了张士诚,在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刘日新当日所作之评语也如实应验。

得御扇,逍遥快活

明朝建立后,因天灾粮食短缺,为了整治官场的奢侈风气,朱元璋首创"四菜一汤"。

因为注重吏治,严惩贪污,在深知税款和税粮是贪官污吏的主要目标时,为了整治贪污之风,朱元璋在派任官员之前,都会以水井为例,告诫他们要当清官。

1371年,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明朝各地平定了下来,此时朱元璋想到了刘日新,能准确预测未来,实在不容小觑。

思及此处,朱元璋便开始派人前去寻找,刘日新见到朱元璋时,朱元璋已经高坐龙椅。

为了感恩也为了拉拢人心,朱元璋以刘日新当日对他的预言为借口,对他施以名利诱惑,希望使刘日新能留在他身边,为他所用。

但是刘日新是什么人呢?他不爱财,因为他的本领足以使他生活;他不爱官,因为他并不年轻,早就没有当官的想法,而且习惯自由的他,又如何能守得住官场上的条条框框。

退一万步来讲,钱财和名利,不过是朱元璋在试探刘日新而已,一旦他表现出贪念,有所图,那朱元璋又如何能放心的将一个能够预测别人未来的人放在自己身边呢?

刘日新因为深知这点,所以表现得无欲无求,只是借此机会,向朱元璋要了一个能确保他周游各地,而能顺利通行不受阻碍的物件。

得知刘日新的要求后,朱元璋也放了心,随即就在一把御扇上题诗赠予他,作为通行凭证,而朱元璋的要求就是让刘日新以后“闭口”,不再给人算命。

面对一国天子,刘日新又敢多说什么呢?只能乖乖答应,之后便开始四处游玩。

1383年,在刘日新游历多年后,预感自己阳寿将尽,便起身前往京师。

但谁能想到,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在刘日新以为大限将至之时,却遇到了蓝玉,而这才是导致他死亡的根本。

由于刘日新早就声名大噪,被称为“神算子”,蓝玉便让他为自己算卦,刘日新因为答应了朱元璋,本来是不想算的,可架不住蓝玉的软磨硬泡以及实力压制,又想着自己大限将至,便给他算了一卦。

占卜完后,刘日新便告诉蓝玉,结果并不好,他虽会被封为梁国公,但是在七天之内,将会有祸事发生,并且无法避免,他最终会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

事实也确如刘日新所言,蓝玉之所以会被处死,主要是他侍“军功”而骄,不知收敛,还有谋反之意,犯了朱元璋“忌讳”。

朱元璋在稳定朝局后,便想培养一个接班人,但太子朱标早逝,他便盯上了孙子朱允炆,为了将“权杖上的荆棘”去除,好好的交给下一任,朱元璋看着大明朝手握军权的将领们,愈发不顺眼。

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太子朱标的岳父,蓝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 ,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

因为他对敌作战勇敢,立下诸多军功,所以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的面前称赞他,也因此朱元璋一开始对蓝玉的印象还算不错。

但是自从朱标死后,朝局变动,蓝玉的心思也有了变化,仗着军功,做出了很多让朱元璋忌讳的事情。

就如在1392年,蓝玉奉命平定月鲁帖木儿的叛乱,出征之前,公然挑战皇权,平乱后,还私吞财物,无恶不作,这对于见识过百姓疾苦的朱元璋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大胜回朝之时,他更是目中无人,路上因守关处未及时开门迎接,便破门而入,斩杀官吏,除此之外,他家中官员还倚仗权势私占官盐,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这无疑是触犯到了朱元璋的“逆鳞”。

从1397年发生的“欧阳伦驸马案”来看,即便身为皇帝女婿的欧阳伦,在参与茶叶走私案件后,也只有赐死的份,朱元璋并不会看在嫡妻爱女的面上,留女婿一命,更何况蓝玉等“功高震主”、“恃宠而骄”之辈。

蓝玉一事,引杀身之祸

对于蓝玉之前所做之事,朱元璋还未动手,蓝玉就起了谋反之意,即便他得胜归来后被封为“梁国公”,又加封为“太傅”,也未改本心。

那么蓝玉为什么会谋反呢?这其实有很多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因为他对自己官职居于冯胜、傅友德两人之下而不满。

另外,蓝玉的亲人靖宁侯叶升因“交通胡惟庸”之罪被斩杀,蓝玉联想到自己,便认为朱元璋是因为心生猜忌,才不许他高位,就想先下手为强。

当时,朱元璋病重,太子去世,太孙年幼,蓝玉兵权在手,他若谋反,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但是早已窥得蓝玉野心的朱元璋,先发制人,在锦衣卫指挥的告发下,一举歼灭了蓝玉及其同党,这便是有名的“蓝玉案”。

此案牵连甚广,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行刑时,蓝玉回想起刘日新对自己的批语,便有了“神乎刘先生之言”的感慨,可这却害惨了刘日新。

这话传到了朱元璋耳中,朱元璋得知刘日新违反当初的约定,气愤不已,在经历蓝玉谋反一事后,他对言行不一、有隐患的人充满厌恶,立马派人将刘日新抓了起来。

面对朱元璋的责问,刘日新明白自己已无活路,因此在朱元璋问到,他是否能算到他自己还能活多久时,毫不犹豫的说了“今天”。

刘日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十分清楚,如今身居高位、一国之主的朱元璋,对于无法把控的人或事,肯定会想要抹杀掉。

因为他“洞晓天机”的算命本领,再加上百姓官员的迷信思想,只要他稍加鼓动人心,朝堂可能就会动荡不安了,之前他不图名利,只求“自在”,也就是为了打消朱元璋的顾虑,“我今日去世”,也不过是给朱元璋一个动手的借口。

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严治贪污,整顿官场风气,但是他对涉及皇位的人或事就变得敏感多疑,这也使得他杀戮重,十分残暴,对于威胁皇位的人,他一个都不放过。

追随他南征北战的淮西集团、为他出谋划策的文人集团,亦或是开国重臣、立下汗马功劳的亲戚、义子,无一幸免。

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被杀四万多人,空印案和郭桓案被杀七八万人,这“四大案”把洪武年间一切能人几乎都斩尽杀绝,得以善终的开国元勋也就寥寥数人了。

刘善长即便年逾古稀却也仍遭灭族,功成身退的刘伯温也遭遇绞杀,“布衣兄弟”徐达也难以保全,替他除掉小明王的德庆侯廖永忠也难逃被屠戮的命运。

更让人心惊的是,他的义子亲侄朱文正,也被朱元璋以“亲近儒生,胸怀怨望”被鞭死,义子亲甥李文忠也因左右多儒生,礼贤下士,有政治野心被毒死。

凡是阻碍了朱元璋权威巩固的人,极难侥幸存活下来,从其大杀功臣和大兴文字狱就足以看出,即便是在朝堂上,政见稍有不同之人,也会接连遭遇不测。

张来硕认为将已许配的少女拉来做宫人不合情理,于是向朱元璋进行劝谏,结果被碎肉而死,而李仕鲁由于劝皇帝不要太尊崇和尚道士,因皇帝毫不理会而想罢官还家,被朱元璋当场叫武士把他掼死阶下,叶伯巨因星变指出用刑严苛,向朱元璋上书,结果被交到刑部,最终死于狱中。

为了维护皇权,朱元璋的路越走越偏,将陪他辛苦打天下的人逐一除掉,最终也只能守着那“高位”,在猜疑中走完一生。

参考资料:

《政工学刊》—《蓝玉的高调》刘自龙

《运气真相》—《刘日新相中了皇帝》黄永平

《四库禁书精华》 夏于全 齐豫生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金华府志》王懋德 陆凤仪

《逆臣录》王天有 张何清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论朱元璋矛盾性格的成因、表现及影响》 朱小丹 赵庆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相士   明朝   义子   军功   皇位   大限   官吏   太子   官员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