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工作动态采用泰州市人大相关稿件


近期,《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工作动态》第15期、19期分别在头版刊发市人大两篇稿件,全文如下:





把学习实践活动落实到

群众满意度上


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学习实践活动总要求,及时制定方案,出台针对性指导意见,组织全市 7200 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落实到群众满意度上。


聚焦提升代表政治能力和履职能力,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总蓝图等,坚持“四个必须”明确要求,把握“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组织 19 个市级代表小组全覆盖学习,开展主题教育前“周学一课”,形成了常委会党组带头学、代表小组集中学、各级代表主动学的学习局面。聚焦“走在前列”的重点、制约发展的难点、群众关切的痛点,落实大兴调查研究部署要求,明确主任会议成员及专工委牵头 51 项重点调研,组织市级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微调研,并定期举办人大代表讲坛进行交流。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敢干”主题,开展“五级人大代表回选区访选民”,推进组织 7200 多名代表深入企业,了解实际困难、宣讲惠企政策、督办解决问题,推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奋斗追求。


深化“你点我督”,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把“你点我督”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全面总结基层人大“枝叶关情·你点我督”“您‘码’上说·我马上办”等特色做法,制定深化“你点我督”推动解决民生问题的指导意见,构建“群众点、代表提、部门办、人大督、社会评”工作机制,组织代表组建专业化代表工作室、入驻网格亮身份、开展代表联系群众相关活动 等,结合“数字人大”,程序化推动群众“点”有渠道、代表“提”到关键、部门“办”见成效、人大“督”出力度、社会“评”出动力,促进人大代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更深入更广泛听民声、解民忧。


海陵区人大京泰路街道工委依托“你点我督”线上平台,制定《京泰路街道“你点我督”线上平台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规范》,进一步健全代表建议提出、研究分析、交办督办、答复反馈评效等方面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街道各级人大代表已通过平台上报群众“小微”建议 86 件,办结 73 件,群众满意率达 100%。姜堰区三水街道完善“您‘码’上说,我马上办”履职平台,引导群众扫码给人大代表留言,向街道、社区提出意见建议。锦联社区联络点的 8 名人大代表收集交办群众建议 23 条,有效解决社区管理、民生需求等方面的难题 12 件,结合群众意见创新打造了“半米菜园”,满足了拆迁小区居民的“种菜诉求”,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兴化市人大代表朱磊组织部分基层社会治理经验丰富的人大代表成立“红垒”工作室,专门帮助小区完善物业组织、督促物业提升服务、促进业主与物业和谐共建,为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做出有益尝试。组建以来,累计接待业主及业委会、物业代表 81 余次,形成问题清单 40 余条,完成昭阳花园、温泉公馆、舒园小区等多个宜居小区物业建设,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激活“雁阵效应”,

更好发挥代表作用


始终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制定出台发挥“雁阵效应”提升代表工作水平的指导意见,发挥杨恒俊、王国强、杨凤辉等各级人大代表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让优秀代表催生更多优秀代表。在突出“头雁示范”上,引导人大代表中的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推动“新老代表”结对共进,激励各级代表学赶先进、争当典型;在力促“群雁齐飞”上,探索建立“代表联合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功能型党组织,优化代表履职激励评价,推动各级代表以履职高质量助推学习实践活动高质量。


建强民意表达“主平台”,努力把代表履职平台打造成联系服务群众的支撑平台。按照专业对人大代表进行分类管理,把履职平台建到重点工作中、产业链条上、村居社区里,打造出 27 个“特+专”平台。其中植根社区的延令街道人大代表团队“至和”工作室帮助群众化解身边矛盾,生产一线的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千成”人大代表工作室专门服务生物医药企业新药申报,乡村振兴一线的兴化市千垛镇“莲开芬芳”人大代表工作室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得到了群众广泛认可和真心点赞。推广“行走的”代表工作室,推动履职平台进商场、进景区,让民主监督、民意表达更加便利。由 5 名教育界人大代表领衔的“奉杏”工作室,深入各个社区提供教育服务,为学生和家长送去“家门口”的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对全市“家站室”进行 3.0 版迭代升级,深化 12 家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一镇(街)一特色、一站一品牌”,构建人大履职平台矩阵,为人大代表高效履职提供有力支撑。泰兴市人大在深化润江、银杏树下、红色网格+等站点作用的基础上,突破地域区块限制、扩大履职范围,打造虹桥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人大代表体验园、河失镇人大主题广场等,不断完善履职网格组织架构,同时组织全市 1600 多名人大代表进家入站,聚焦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代表接待日、集中走访群众、民意征集会等活动,实现“代表身份一网公开、履职清单一网标配、急难愁盼一网通办、矛盾纠纷一网化解”。


打好立法监督“组合拳”,

助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聚焦泰州“一轴一核三极三城”建设、“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三比一提升”行动、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改革、“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赋能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发挥代表作用打好立法监督“组合拳”,助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4 月底召开的泰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关于加强市级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推出强化经济工作、预算审查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组合拳”。人大代表全程参与了“三个决定”的制定过程,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决定出台以来,泰州人大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参与每季度经济运行态势分析、预算审查监督以及政府债务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对重大产业项目,常委会组成人员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专题听取近三年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情况,评估投产达产、税收贡献度等情况,推动重大项目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市级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每季度邀请人大代表、专业人士参与监督,会同审计部门分析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情况,发出跟踪监督建议 14 条,助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有效推动了相关部门在高质量发展上主动作为、积极履职。从 5 月起,泰州人大深入落实“四敢”重大要求,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敢干”主题,开展“五级人大代表回选区访选民”活动,宣讲惠企政策,推动解决问题,提炼对策建议,进一步稳定企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高港区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亲企清政”“助力企业解难题渡难关·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推动解决了一批发展难题,助力高质量发展。


泰州人大还将大兴调查研究与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指导各市(区)人大制定人大代表分层分级调研方案,引导代表聚焦“走在前列”的重点、制约发展的难点、群众关切的痛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等重点课题和“我为现代化建设走在前献一策”活动,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努力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积极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活动开展以来,“关于推进离岸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关于实施全域标准化推进经济创新发展的建议”“关于创新营商环境,试点由债权人推荐破产管理人的建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建议”等 200 多条代表建议已交办相关部门办理。





做深做实学习实践活动

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为推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泰州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五个表率”“五个贯穿始终”的实践要求,结合省市人大上下联动的年度重点工作,充分凝聚代表力量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立足法定职能,

找准助推经济发展着力点


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切入点,启动《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以增加投资者、企业家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等,深入调研,梳理排查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创新解决办法,确保如期出台一部能够稳定企业家预期和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地方条例。截至目前,已征集吸纳各级人大代表提出的有效建议 24 条,条例将于 6 月进行一审。


同时,把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作为今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听取审议“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听取审议2022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2023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草案的报告并实施跟踪督查,以及视察全市近 3 年来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情况等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4 月,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关于加强市级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关于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进一步促进了人大经济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加有力推动夯实经济发展“压舱石”,助力全市经济稳步前行。


开展专题监督,

推动公检法司护航大健康产业


大健康产业是泰州的标志性产业。本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每年聚焦一个专题,从不同角度,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持续开展“全方位”“全链条”“立体式”精准监督。今年,聚焦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护航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监督,重点监督各部门单位贯彻执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法治护航大健康产业相关政策措施以及把握企业发展新期盼,提升司法保障质效等情况。4 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率先开展走访调研,要求公检法司主动靠前服务,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难题,全力护航大健康产业率先整体好转。5 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全国、省、市及市(区)四级人大代表围绕护航大健康产业开展“面对面”活动,聚焦诉讼便民服务、企业上市等问题向公检法司部门发问,四家部门同题汇报、同台展示、同时答复,达到了刚性监督、共商对策的良好效果。


活动开展以来,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走访调研,广泛收集问题建议,有力推动公检法司解决产业发展堵点难点问题。公安部门聚焦维护知识产权安全,设立警企工作站,提供企业咨询服务 160 余次,指导完成商业秘密风险防控体检 35 次。检察院制订服务园区企业发展 10 条措施,走进重点药企听取意见建议,为企业提供“菜单式”法治服务。法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年 “1+4”专项行动,依法为 539 家大健康领域企业修复信用,帮助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司法行政部门在全省率先出台“首违不罚地方标准”,深推“轻罚免罚”“三张清单”落地落实,13 家市级重点涉企行政执法部门公开 260 个“轻罚免罚”事项。


激发代表动能,

凝聚经济高质量发展合力


学习实践活动启动后,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出台《关于发挥“雁阵效应”提升人大代表工作水平的指导意见》,并制定落实“四敢”重大要求十条措施,充分发挥先进人大代表立足岗位、投入经济发展的“头雁示范”作用,带动各级人大代表“群雁齐飞”,形成助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雁阵效应”。


全国人大代表王春香正研究解决分子检测试剂核心原料酶的进口替代,努力在消化道肿瘤早筛早诊领域开发灵敏度更高适用性更广的精准诊疗产品。今年,她创立的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的生产基地将启用,基地拥有国际先进的 GMP 标准厂房,年产值高达几十亿元。部分专业代表则把工作室建到助企纾困的产业一线,比如专门为医药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千成人大代表工作室、助力不锈钢企业转型升级的“广微智囊团”代表工作室等,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优秀人大代表的示范带动下,各级人大代表大兴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关于帮助民营企业完善土地出让使用手续的建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建议”“关于在新形势下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市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一系列代表建议,为助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贡献了人大智慧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泰州市   泰州   人大   人大常委会   工作   助力   人大代表   稿件   群众   重点   工作室   组织   代表   建议   产业   动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