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德之先,如何让居家养老更放心?

(记者 陈洲)近日,《中国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2022)》在北京发布,这是中国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的第一份年度白皮书。白皮书认为,“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是中国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居家养老产业发展还是要回到“基本面”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在广大乡村地区,与邻里乡亲打成一片的老人家们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近日,记者来到福建莆田涵江区江口镇的大东村,“2023年莆田电信智慧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开展……

(图为莆田电信志愿者正在教老人使用智能手环 陈洲/摄)

居家养老人群占比超九成

央视网日前提到,在过去,北京、上海等地曾提出“9064”和“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6%或者7%在社区养老,4%或者3%的老人选择入住机构。但是,最近北京、青岛等地民政部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这一养老服务格局已经发生改变,99%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不到1%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并且失能失智老年人中八成到九成也选择居家养老。

此外,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95.6%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为家人,2.8%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为保姆、小时工等家政人员,二者比例相加高达98.4%,这也意味着居家养老是中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

在数字化日渐成熟的今天,如何更好地通过智慧改造,赋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共同话题。

莆田电信为村民居家养老添智慧

“duang-dung-duang……”一段莆仙戏,唱响了福建莆田地区老年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娱乐方式。在莆田涵江区江口镇的大东村村委里,有个“大东幸福院”,不少居家养老的老人时常来到这里看戏并聊聊家常,同时不忘光顾隔壁的长者食堂。

6月19日,“2023年莆田电信智慧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在此举行,村里的老人一边欣赏大屏上直播的莆仙戏,一边等待莆田电信志愿者们带领他们跨越“数字鸿沟”。看着中国电信志愿者们递来的物联网智能手环,这些老人们既好奇又疑惑,这该怎么用呢?“阿姨,您看,手环上面这个按钮可以帮助您报警,另一个按钮您试下,可以马上和您家人通话。”莆田电信项目经理郭存建耐心地为村民讲解到。

“晚上下班了陪我去村口散散步吧。”只见村民陈老先生正通过智能手环同家人通话,随后,他对记者表示,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自己尝试使用了莆田电信提供的物联网智能手环,发现其不仅可以随时监测心率和血压,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还可以通过手环进行紧急呼叫,让子女更安心。全方位实现居家养老零顾虑,真的太方便了!

(图为“2023年莆田电信智慧助老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陈洲/摄)

助力乡村披上数字新外衣

在展示了“数智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使用情况后,大东村党支部书记陈志锋给莆田电信这群热心的志愿者们点了个赞,他表示,大东村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位于江口镇东北部,地处东方红水库下游的草堂山下、蒜水溪畔,素有“莆田北大门”及“入莆第一村”之雅称的革命老区村。此次我们与莆田电信合作智慧居家养老项目,为大东村老人在“数智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内搭建了健康档案管理的功能,数据覆盖了全村的60岁以上的村民。从线下服务能力看,可以最直接地解决长者食堂就餐人数统计的问题;从线上服务角度看,发放的配有物联网卡的智能手环可以24小时对老人进行定位,支持一键呼叫报警功能,还可上传血压、心率等健康指标,子女通过微信小程序就可查看相关内容,真正实现了全天候的智慧养老模式,为村里老人的健康护航。

(图为莆田电信员工正在操作“数智乡村”综合服务平台 陈洲/摄)

在莆田大东村,莆田电信不仅参与了智慧养老,还建设了如智慧路灯亮化等项目。村里一路过的陈大爷热情地聊到,“我们江口镇有一条蒜溪,流经大东村、东大村、官庄村,在这些村庄,如今,这些地方都建成数字乡村了,真的太谢谢你们电信公司了。”

从乡村智慧养老、数字化改造到乡村振兴,中国电信正不断提升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江口   莆仙戏   莆田   白皮书   村里   北京   中国   老年人   村民   志愿者   乡村   放心   老人   智慧   电信   智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