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撂挑子,越南想找中国修高铁?欧洲“接纳”中国?访华要排队

日本撂挑子,越南找中国修高铁

日本最近有点烦,因为他们对于东南亚的投资第N次遭遇了重大失败。

根据观察者网6月26日的报道,前段时间,越南交通运输部部长阮文胜带领越南代表团连续7次与中国铁路部门进行了座谈。

越南官方的动态让外界开始猜想,越南正在积极与中国铁路部门接洽,为双方可能的合作奠定基础。当前,越南迫切需要外部先进力量帮助自己构建一条能够横贯越南南北的客运大动脉。

越南频繁与中方接触有个大背景,那就是,日本已经基本确认,选择撂挑子,放弃参与越南高铁计划。

日本撂挑子不是一回两回,比如日本多次中止了自己在泰国乃至于印度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日本撂挑子,是因为日本企业觉得越南不地道。日本已经花费了多年时间进行了勘察和设计,制定出了可以纵向贯穿越南南北的客运干线建设计划。日本忙活了那么久,最后越南却要求日本进行先期垫资。

眼见油水不多,风险太大,日方果断终止了合作。

越南无所谓,是因为越南认为日本企业也就那么回事。因为在日方的计划之中,新建设的越南客运大动脉需要全盘采用日本的零部件和服务标准,这使得日本未来将分走客运线路运营中最大的一部分利润。

留给越南的钱,将所剩无几。

而对于越南而言,建设这条线路的迫切性却在迅速增强。

大家都知道,越南这几年的制造业发展那是相当的红火,但大家请注意,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的条件非常多,越南需要向工业区输送足够数量的劳动力,需要向工业区提供足额的电力等等。

说到这里,大家会想起来,前阵子越南因为全国缺乏电力而向中国求援的事情。为此,咱们广西电网向越南出口了一部分电力。

所以,越南找咱们修建高铁这个故事,不能就事论事的来看,而是要放在越南产业发展的大视角来看。

坦诚的说,由于制造业发展需要的条件太多,这个世界上能够玩转制造业的国家着实不多。

所以,到最后,能够帮助越南解决问题的伙伴也不多,越南几乎没有太多的选择。

东北亚的岛国日本可以向越南伸出援手,但目前两个国家在具体项目合作上闹的有点不愉快。

越南总不能去找印度帮忙吧,左看右看,只有中国是最合适的对象了。

帮越南修高铁,中国要慎重

老莫认为,帮越南是得帮,但是得选个恰当的时机。

为什么要如此慎重?

原因有二:其一,越南缺钱,搞不好最后还要中国先垫资。在越南修高铁可不比国内,越南北部多山地和丛林,越南南部多水网稻田,这里曾经是游击战的天堂、美利坚的噩梦,现在却成了制约越南整体走向现代化的枷锁。

工程难度高,成本大,那么这个大工程之中的风险也少不了,这需要很高的管理技术。

其二,越南国内有那么一小撮人,对中国始终有些不友好。越南这个国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全国上下协同一心的搞贸易、发展经济。在长时间的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中,这个国家内也不可避免的被西方渗透了。由于中越两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不愉快,这些政客对于中国参与越南重大工程建设始终持排斥态度。

工程上的风险好管,政治上的风险难防。

综上所述,帮越南肯定是要帮的,诸位看看国家电网出口电力都没二话。那么帮越南打通南北交通阻塞,让越南的经济进一步腾飞有了基础设施支撑,也是可以考虑帮一把的。

从宏观上看,越南是“一带一路”倡议上的关键一站,同时越南也是东盟之中较有影响力的一国,更是未来可能迅速跻身经济总量世界前15的国家。长远上看,中越之间要想办法搞好关系。

当然,可能有些朋友觉得越南制造业坐大可能会对我国沿海地区省份构成挑战。

这一点不用太担心。

越南的发展前景是好的,但是要发展到老莫所说的相对理想的状态,越南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和招商。

届时,中国国内的制造业已经完成一轮升级,中资在越南也已经完成布局,越南和中国之间更多是互补,而不是竞争。

帮是要帮,但要慎重选择时机,这就是老莫的观点。

交通不发达,越南的腾飞梦想就只能是个梦想。他们比咱们着急,慢慢谈着吧。

高铁技术将助中国整合亚太大陆

这不,6月26日,李强总理在与来华正式访问的越南总理范明政进行会谈的时候就点出来了。

双方将“深入挖掘两国铁路运输效能潜力,加快边境标准轨道铁路联通,推进口岸开放升格和设施联通”。

在真正的合作项目展开之前,双方还有很多细节要谈。

接下来,请允许老莫做一些合理的想象,那就是中国高铁技术的输出,可能成为中国未来整合亚太大陆的一把利剑。

日本中止与越南之间的高铁技术合作对于越方而言未必是个坏事。

当前中国与老挝、泰国之间都开始进入深入的铁路技术合作,中国的铁路技术正在积极向着东南亚方向延伸。试想,如果越南国内的主要客运干线项目落到了日本手里,按照日本标准建设的越南南北大动脉,未来将很难融入到中国主导的亚洲大陆铁路网之中。

这对于越南而言是个麻烦事情——日本可不管这条铁路怎么用,因为日本与越南之间的经贸往来走的是海路。甚至,某种意义上日本这么一搞,让越南无法顺畅融入亚洲大陆国家经贸一体化进程之中,对东京而言算个好事。

毕竟日本从来对中国的发展充满着羡慕、焦虑和鄙视的多重叠加心态。

如今以铁路项目为引子,中越之间能否跨越过去历史造成的局限性,进一步深化关系拓展合作呢?

越南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定位,不要对西方阵营国家有任何幻想。在亚太,当前各国最好的选择,是在经贸上加深拥抱中国的力度。

只要找准定位,以越南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自身优越的资源禀赋,至少超越韩国是其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当有一幕。

被美国坑惨了,欧洲选择“接纳”中国

越南在找方向,而法国却似乎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马克龙6月26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表示,法国愿意让中国融入全球秩序,更加独立自主的欧洲也很重要,需要得到欧洲的广泛支持。

欧洲在试图“接纳”中国吗?

至少法国愿意与中国发展更深层次的关系。

对于中国,马克龙说到了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中法之间不必谋求在所有话题上都秉持相同观点,可以出现所谓的“价值观”不同的场景。马克龙认为中法之间能够找到正确的相处方法,相互尊重。

对于美国,马克龙则说的很委婉,法国和美国同属于北约成员国,拥有相同的“价值观”,但同时也是经济上的竞争对手。

这话怎么理解呢?

那就是中法尽管“价值观”不完全一致,但双方刨去这些,能够相互的融洽和舒适;而法美之间尽管“价值观”一致,但似乎没什么大用,甚至美国人从背后捅刀子的力度更狠。

马克龙发表的这些观点,实际上是在提醒欧洲各国,欧洲可以避免陷入到美国制造的陷阱里不可自拔。

尽管俄乌战争在战场上还在激烈进行,但是其战争后果已经形成了。

那就是欧洲无法将自身的产业发展优势与俄罗斯供给的廉价能源相结合,无法实现欧洲的竞争力提升。接下来不可避免的,欧洲将丧失对美国叫板的能力,双方关系将更加不对等。

顿巴斯的枪声一响,意味着欧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几乎都不可能享受得到俄罗斯提供的足量且廉价的能源了。

于是现在欧洲只能用美国提供的高价能源,需要面对比美国国内还要高的通货膨胀,目前欧洲的金融资本已经开始“出逃”了,下一步将是欧洲的产业“出逃”。不出意外的话,获得这一切的将是美国。

战争没有在欧盟境内爆发,却能够打趴欧盟,这就是美国人要的效果。

而这个时候,马克龙站出来说,不,欧洲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中欧两个大市场的合作,可以帮助欧洲应对可能的“资本外逃”进一步扩大的局面,帮助欧洲继续维持自己在科技、经贸上的独立性。

至于能源,用美国高价油肯定不是过日子的办法,要么自己发展新一代能源,要么依托中欧之间的关系逐步恢复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

欧洲未来的路很难,但欧罗巴大地好歹也是兴盛了几千年的地方,总不能被个北美散装国家玩的全剧终吧?

要么放手一搏,要么坐等完蛋。

中国这个优质伙伴就在这里,而选择权在欧洲自己手上。

访华太热门,“一票难求”得排队

最后我们来看看外交场上的事情,最近来中国的朋友和想来中国的国家的确有点多。

随着第十四届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巴巴多斯、蒙古国、新西兰和越南总理到访中国。

这些国家之中,有2个亚洲国家,1个拉美国家,还有1个位于南太平洋地区,这些国家在各自所在的地区具有代表性。

从经济发展情况上来看,这些国家中既有发达国家,有像越南一样快速工业化的国家,也有发达的农业国家,比如巴巴多斯,它们的经济增长态势不错。这些国家的总理来华主要是为了寻求经济合作机遇、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市场具有强吸引力和辐射力。这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也将为参会的各国政要提供难得的线下交流机会。2023年作为全球彻底走出疫情阴霾的一年,今年的全球经贸峰会的价值非凡。

广阔天地,中国当有所作为。

除了已经来的四个国家,还有三个国家想来中国。

第一个是澳大利亚,澳总理6月25日表示,他会在恰当的时候确定访华日期,他访华的主要目的是强化中澳双方的经贸联系。

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话说得很漂亮,但缺乏实质性内容。由于澳方在政治上无脑倒向美国,这使得中澳之间的经贸合作已经变成无根之木。在双方缺乏基本互信的情况,光说漂亮话可谈不成生意。

2022年后中澳之间的贸易有所回暖,但回暖程度有限。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澳大利亚可得拿出真心实意来。

虚头巴脑那一套骗不过澳方自己,更骗不过中国。

第二个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6月26日的报道指出,按照最新的民间调查,75%的日本受访者认为应当推进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对话。岸田文雄更是表示,希望在合适的时候访华。

日本这是咋了呢?怎么突然又转性子了呢?

老莫认为,这可不是日本转性子了,而是日本看到布林肯访华后似乎获得了一些积极成效,有点坐不住了。

之前的日本导弹没少买,胡话没少说,主打一个挑衅。如今布林肯表示自己的访华之旅“让中美关系迈出了积极的一步”,这些话传到日本,岸田政府宛如听到晴天霹雳。

日本敢于挑衅中国,那是岸田自认为美国会给日本兜底。

如今布林肯的表态,直接抽走了日本对华强硬的根本。

这种事情历史上也发生过,中美在上世纪一接触,日本就主动上门要求建交。

反反复复,这就是日本。

第三个是以色列,这个更是重量级。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计划在7月访问中国,《以色列时报》对此评论称,这是因为以色列对美国失去耐心。

当前的中东,沙特、伊朗等国家正在靠拢,且在区域一体化领域展开更深的尝试,这些国家放下了彼此之间的成见,但可没有放下对以色列的敌视。

就说以色列这些年在巴勒斯坦地区的胡作非为来看,万一再来一次中东战争,其结果将是以色列不可承受之重。

美国给不了巴以问题的解决方案,但中国此前却提出了相关倡议。

这个时候只能指望中国了。

不过,中国不是想来就能来的地方。如果有诚心,带着和平的愿望来对话,中国欢迎;如果没诚意,还是想靠诡辩论来哄骗合作,那还是趁早打消这些念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越南   巴巴多斯   欧洲   日本   中国   以色列   大动脉   法国   美国   客运   总理   制造业   经贸   未来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