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多发 这样做可以避免中招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学校、幼托机构常出现手足口病的暴发或流行。

手足口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1. 粪便带病毒-粪口途径传播(吃)

2. 患者咽喉分泌物中的病毒-空气飞沫传播(吸)

3. 皮肤、粘膜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及医疗器具等-接触传播(摸)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2—7天。多数患儿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可伴有头痛、咳嗽、流涕、口痛、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1. 口腔溃疡,舌、颊粘膜、硬腭多见,偶可见于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

2. 手足及其他部位,呈离心性分布,手足多见,掌背均有,可见于手臂、腿及臀部,偶见于躯干疱疹一般在5-7天消退,疹退后无瘢痕及色素沉着。

3. 四部位: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4. 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叮咬、不像药物过敏、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5. 四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洗手是预防儿童手足口病最简单及最有效的方法,洗手又可预防很多疾病,如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肠道病毒等。(通讯员 白丽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手足   分泌物   粘膜   牙龈   肠道   中招   传染病   疱疹   部位   患者   病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