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103岁的张至顺,养生研究最高水平是这本书


不少学习养生功法的朋友,觉得理论用处不大,似乎跟着视频就能把功夫学好。

这实在是一种误会。

就拿被不少网友神化的金刚功而言,要知道,它的传播者张至顺道长本身理论水平很高,甚至高出你想象。

张志顺出生于1912年,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是张道长17岁追随刘明苍道长学习医学和正宗道家学问。

各位朋友,医学和道家学问那是没有古文功夫根本看不进去,更不要说学习了。

朋友们,《黄帝内经》你能不跳行读完嘛?不要说周易参同契,《悟真篇》先读几章试试。

精通医学和道家学问的张道长古文功夫是很强的。

正因为张道长对于经典有透彻的理解才能真正懂养生大道,当然也包括金刚功这种养生小道。

虽然,张至顺最出名的是金刚功,但,张至顺养生研究最高水平是《炁体源流》这本书。


一、张至顺对于“金刚功”的理论阐释


张至顺道长说,“金刚功为阳,为刚,为外,为显,为离,为火,为乾,为体,为后天,为基础。”这些话显然对《周易》有比较深的理解,才能从容自信讲出。

张至顺在介绍金刚功顺序时,则引用《黄帝内经》说“肾为心之主,脾为肾之主,肝为脾之主,肺为肝之主,心为肺之主。”因此,讲,先肾、后脾、再左肝右肺,然后才“回头望足去心疾”。

虽然卫昌国学并不认同过于强化顺序的作用,但张至顺先生的讲法理论基础非常到位。

在谈及金刚功练习方法时,张至顺先生说,金刚功虽然叫金刚功,但练功时恰恰相反,要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安静自然,意念专一,精神内守。

看看,如果对于经典不熟悉,怎么可能随口说出这些话。

二、张至顺对于“长寿功”的理论阐释


张至顺说,长寿功和金刚功,一阴一阳。长寿功为阴,为柔,为隐,为坎,为坤,为先天,为上乘。金刚功和长寿功,实际上是刚柔结合,乾坤结合,坎离结合,先天之气和后天五谷精微之气结合。

张至顺讲,八部长寿功前四部属于阴中之阳,后四部属于阳中之阴,是静功的基础。并说,长寿功练习时,需要本意时时体内流传,神不外驰。

并说:“把八部长寿功当作一般的养生动功,当作一般的导引吐纳,神光外驰,元气走散,就完全背离了八部长寿功的真谛。”

这也是卫国国学为什么不详细介绍八部长寿功的原因。对于初学养生者,或者仅仅只想养生保健而言,学习八段锦或者金刚功,加上简单站桩足够了。



三、张至顺道家学问研究成果


张至顺最强的理论研究成果是《炁体源流》一书。正儿八经的道家经典解读,还记录了张道长的读书笔记。这是几十年苦功夫的结晶。

张至顺感受最深的一本经典是《太清元道真經》。并说,早年北京白云观读此书,很有心得:“直指生死,長生久視,至道不煩也,指示修道本體,安靜和柔,不移自性,常守虛無,湛然不勞,乃得自然之道也。”

这是一种觉悟,只有深度读过很多经典,并时时挂心头,时时琢磨研究、实践才会有如此感悟。

《炁体源流》记载的张至顺解读的经典就有20多部。其中包含:元道真经、清净经、胎息经注、入药境注解、金华宗旨、王重阳五篇灵文、邱长春语录、三乘丹法、悟真篇选、吕祖百字碑、三丰全集选、天仙正理直论等。

而且不少解注是张道长精选核心篇章,这已经不是一般作学问注解,而是有大感悟者才敢只选几篇。

《炁体源流》一书序文中,张至顺写诗一首:

“巽風吹到水面上,海底常送無油燈;

千言萬語難說盡,一字道破定南針。”

如果不是对经典研究很深,很难有如此感悟。

张至顺还留下不少手抄本经典,甚至有不少内容是正式出版的道藏都缺少的,由此也可见,他研究经典的功夫。

总结:

事实上,不但张至顺,那个时代出生的养生大家,哪个不是熟读经典,对于理论研究很深。甚至一些武术家如孙禄堂、王芗斋也是理论水平很高,对于国学经典很熟悉。

朋友们,即便你只是养生,读经典,琢磨理论也才有更深的理解,有更广大的世界朝你展开。


卫昌国学

2023年4月24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黄帝内经   周易   长寿   道长   源流   道家   学问   功夫   理论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