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十大忠臣之-寇准,你们觉得他算得上忠臣吗?

你能点进来就是我们缘分的开始,每天分享不同的故事,上方“关注"走一走.精彩不容错过。你有酒,我有故事。

历史上十大忠臣之——寇准

寇准(图片来源网络)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980年)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 九月,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出生名门望族19岁的寇准考中进士。被授官大理评事,被派往归州巴东任知县,任满改任成安知县。以后他又先后升任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等官。

端拱二年(989年),寇凖曾奏事殿中,大胆进谏。被太宗比作唐朝名相魏征。宋太宗在位日久,一直未立皇储。这件事也一直是令宋太宗头疼的事情。因为宋太祖驾崩后,其子德昭未能继位,宋太宗以皇弟身份践祚,并且宋太祖之死还有“烛影斧声”之谜,也就是说宋太宗有杀兄夺位之嫌。当时满朝文武都不敢议论此事,寇准采用迂回策略让太宗立储。

淳化二年(991年)春天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宋太宗召集近臣询问时政得失。寇准借典故抨击当时刑罚的不公平,更是借题发挥直接说出刚发生不久的例子说:“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触犯法律接受贿赂,祖吉受贿较少却被杀头,王淮因为是参政王沔的弟弟,收受钱财千万,只受杖刑,仍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宋太宗把这件事问王沔,王沔叩头谢罪,于是宋太宗严厉批评了王沔,并且知道寇凖可用。当即任命寇凖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开始直接参预北宋朝廷的军国大事。

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继位,即宋真宗,寇凖任尚书工部侍郎。辽国趁新主刚立,咸平二年(999年)、咸平六年(1003年)两次劫掠中原。同年寇准为相。

1004年,辽国军队大举南下侵宋,其主力部队直逼宋都开封府。宋朝廷上下多数大臣主张迁都避难,时任宰相的寇准力主抵抗,他还促请真宗亲征鼓舞士气。宋军奋勇战斗,射杀了辽军先锋,获得阶段性胜利。

辽国转而议和,可惜真宗畏敌执意求和,他派曹利用前王与辽订立了澶渊之盟条约,规定宋每年向辽送岁礼。胜利的果实就这样断送了。寇准主战主张被放弃。

1006年,寇凖被免去相职,在河南、陕西等地做了多年的地方官。

天禧三年(1019年),形势发生了变化。丁谓主动邀请寇凖回朝再当宰相。丁谓也是别有用心,但魏征为了国家还是回来啦!

乾兴元年(1022年),再次被丁谓诬告,寇凖再次罢相,丁谓当了宰相,将寇凖一贬再贬。含冤负屈离开道州而向南部海滨雷州赴任。据传当时真宗卧病在床,都是丁谓一手策划的。

天圣元年 (1023年)九月,寇凖病故于雷州竹榻之上。

一代忠臣就此逝世,你们觉得他算得上忠臣吗?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讨论。下期我们来说历史上十大忠臣之——包拯。#夏日生活打卡季##多彩夏日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忠臣   真宗   雷州   渭南   大理   太平   判官   知县   宰相   学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