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兴衰记:华夏文明发源地为何衰落

当我们谈起河南,大多数人会有两个印象:一是其历史的悠久,河南曾是中原腹地,各路人马纷至沓来,众多朝代在此建都,历史沉淀深厚。二是其经济的落后,现在的河南与富裕似乎无法挂钩,曾经的中原腹地如今却如此贫穷。为此,我们今天来探讨一下中原的兴衰变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中原"的含义。我们在历史上经常听到"中原"这个词,如"群雄逐鹿中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等,但是,"中原"究竟是何方神圣?广义上说,整个黄河中游都可称为中原,而狭义上,中原主要指现在的河南及其周边地区。明确了范围,我们就可以看看历朝历代有多少王朝在此建都。商朝的都城就在中原,河南安阳的殷墟即是商都遗址。东周平王东迁至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的都城也坐落在中原之内。东汉、曹魏都选择洛阳或许昌作为都城,后来的北魏、北周、北宋也同样选择了中原。

那么为何这么多政权热衷于把自己的都城设在中原?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中原地理位置优越。看历史地图,中原历朝历代基本上都处在中国的中心位置,通达各地方便,无论是日常的交通、传令,还是战时的兵力调配,都十分便捷。其次,中原的自然环境优良。如单举一例,古代中原就有犀牛,犀牛这种对气候敏感的动物都能在这里生存,说明中原在古代的气候条件比现在要温暖,自然也更适合人类生存。此外,中原的土地肥沃,适宜农业耕种。最后,中原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自然能孕育强大的军力和粮食储备。久而久之,控制中原就成为了象征政权稳定和强大的标志。由于这三个原因,中原地区历来都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讨论完中原地区为何成为历朝历代政权的宠儿,下面就该探究中原地区是如何走向衰落的。这个衰落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有人可能会疑问,北宋不是定都在开封,作为世界级的大城市,怎么会说中原衰落呢?我们需要理解,衰落是相对于其前朝的繁荣而言,而北宋时期的中原相较于前朝确实表现出明显的衰败迹象。这与北宋的边防政策密切相关。

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提到过由于后晋的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中原失去了天然防线,因此在北宋时期,中原直面辽金的威胁。为了防御,北宋不得不在边境线上集结重兵,尤其是在首都汴京周边,一支多达80万的兵力长期驻扎,主要目的就是防守汴京。然而,即使如此,战事仍然频繁,北宋一百多年间,中原地区战事不断,加上之前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经济。

战乱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农业的衰败。我们之前讲过,北方种植小麦会逐渐消耗土壤肥力,导致土地变得贫瘠。战争使大量男性被拉去征战,减少了劳动力,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原地区的农业衰退。

由于农业的衰败,北宋时期的中原地区变得极为凋敝。据北宋时期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首都汴京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住着几千甚至近万人,但一出汴京,人口密度就开始急速下滑。至于商业活动,由于战事频发,道路受阻,商业运输变得极其困难。然而,为了维持北宋庞大的人口,商业活动仍不可或缺,于是,经济命脉逐渐转移到了南方。

南方有一个北方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水运发达。尽管水运距离首都较远,但由于水运可以昼夜不停,并且一次运输的量远超陆运,所以自隋朝开通大运河以来,水运就成了重要的运输方式。然而,对于陆路运输来说,如果距离过长,必须翻山越岭并使用牲畜,且晚上不能进行运输,路途消耗大且运力有限。

因此,靠着大运河,北宋大量引入了南方的粮食,以维持汴京的人口。据统计,仅通过运河运送到京城的粮食,一年就有700万担。总的来说,北宋时期的中原衰败,归根结底是因为战乱、农业衰败、人口凋敝,以及经济重心南移。

然后是靖康之难,汴京被金军攻克,中原整个被纳入了金的版图里。到了元朝灭金和南宋的时候,由于连年战乱和小冰期带来的气候异常,中原地区已经彻底衰败。蒙古人也不善于经营农业,甚至曾经想过在中原进行牧业。到了明清时期,中原已经沦为一片烂摊子,贫瘠得令人心痛。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后,尝试从各地移民到中原,想要重建这片土地。但由于中原地区的基础已经丧失,尽管尝试多次,朱元璋的努力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结果。相较于中原,宋朝时期就已经富饶的南方显然更具吸引力。因此,元明清三朝经营的重点一直在南方而非北方。

总结起来,中原的兴衰可以归纳为,起于沃土,终于战乱。最初,这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地理位置优越,然而几千年的战争使它衰败。在这片土地变得贫瘠后,人们开始避之不及,结果这片土地的状况越来越糟。关于中原兴衰的讨论,我们就说到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中原   中原地区   都城   源地   华夏   河南   北宋   兴衰   水运   战乱   时期   土地   农业   文明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