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你看看上面那行字,怎敢造假!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银票是一种古代的信用货币,是由商人或政府发行,以银两为单位,用来作为贸易的等价交换物。

作为货币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银票消除了金银等贵重货币在携带、保管和流通方面的障碍。

而且,还极大地方便了商业贸易和财政征税,也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然而,银票作为一种价值高而体积小的纸质凭证,也容易引起伪造者的觊觎。

古代银票就薄薄的一张纸,却为何没人造假呢?

原来,古代银票上有一行用放大镜才能看见的小字,这就是防伪的关键。

仔细看看这行字,就会明白为什么没人造假了。

纸币的起源

追溯银票的最早起源,可以上至我国的北宋年间。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门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保管现钱的“银票铺户”。

铺户从存款人手中收取现金,并在楮纸卷上记录存款金额,之后便会把楮纸卷交给存款人。

这种记录着具体数目金额的纸卷,就是“银票”的前身,但这些纸卷还不是真正的货币,仅仅只是一种存货单据。

由于这些商人很讲信用,客人来了随到随取,很快,“银票”交换赢得了很高的信誉,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为了方便大额货款的支付,商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银票”。

这种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钱的纸质凭证,而不是携带繁重的铸币进行交易。

逐渐,“银票”成为了正式货币的符号,其发行也取得了政府认可。

银票的出现,使货币变得更轻便易携,同时弥补了现金的不足。

但是,却面临了伪造、贬值等风险。

因此,古代银票的印制工艺和防伪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印刷工艺防伪

古代银票的印刷工艺是相对简单的,但是它需要一定的制作工艺和技术。

在印刷过程中,制作者需要多次检验和校正纸张,如果一旦出现印刷质量不一致或者出现错误,会立刻修正。

而需要印刷在银票上的内容,一般包含有发行者的名称、面值、有效期等基本信息。

不仅如此,银票上往往都有特殊的图案和花纹样式,并且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极大地增加了防伪能力。

例如,明朝洪武年间发行的银票,上面印有精美的龙凤图案,还有防伪龙纹花栏,并且印着“大明宝钞”四个字。

清代发行纸币时,则主要以高丽纸和白色台笺纸为原料,刻上星星、月亮、花卉、麒麟等不同的花纹。

除此之外,后来的银票还采用了双色、多色套印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印刷,进一步加强防伪的难度。

这种方式要求在同一张纸上,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油墨进行多次印刷。

并且要求各种颜色之间能够精确对齐。

而且,印刷所使用的颜料,都是由专门人员调配的,只有少数人知道配方,外界很难模仿。

颜料的颜色和浓度还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所变化,增加了伪造者的难度。

例如,《清稗类钞》记载:“大清宝钞之色,皆用朱砂、胭脂、青花、墨等调成。”

这样做既能增加银票的美观度,也能增加伪造者的难度。

密押和密码

密押方法是古代银票防伪中极为奇妙和高明的一种方法。

用汉字来代替数字写银票上的金额和日期,这种做法叫密押,每个票号的汉字都不一样,这样就能保证汇票的安全性,难以被伪造。

例如,日升昌记是清朝的最大票号之一,其密押方法是这样的。

用“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或者是 “赵氏连城壁,由来天下传” 10个字,分别代表汉字中的从一到十;用“国、宝、流、通”来代表“万、千、百、十”

每个票号的外人是根本无法解密的, 只有掌柜和账房先生才能知晓,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汇票的安全系数。

水印技术

所谓水印,就是指在纸张制作过程中,在纸浆中加入不同颜色或不同厚度的纤维,并按照一定的图案排列,使之在纸张上形成隐约可见的花纹或文字。

这种水印只有在透光下才能看清楚,而且难以仿制和破坏。

古代银票上使用的水印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纸张上压印出凹凸不平的花纹或文字。

另一种是在纸张上涂抹一层薄薄的油墨或胶水,并在上面撒上金粉或银粉等金属粉末,使之形成闪光的水印。

例如,清代发行的“大清宝钞”四个字就使用了涂抹水印技术,在上面撒上了金粉或银粉等金属粉末。

特殊材料

所谓特殊材料,就是指在制作银票时使用一些不常见或者难以获取的材料,如特殊的纸张、墨水、线条等。

这些特殊材料不仅能提高银票的质量和耐久性,也能增加伪造者的成本和难度。

例如,使用桑皮和楮皮来制造纸张,这些纸张由于种种原因,造价极高,普通人很难大批量制造。

有些古代银票使用了特殊的墨水,如金墨、银墨、紫墨等,这些墨水能在光线下闪烁,增加了银票的美观和防伪。

有些古代银票还使用金线、银线、丝线等材料,在纸张上形成复杂的花纹或文字。

无人造假的根本原因

以上所说的防伪方法,归结来说,属于是在制造过程所做出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假币的诞生。

但是,真正能够做到根绝防伪的,是印在纸面上的一行小字,这行小字一般写着:“伪造者依律治罪”,或者是“假票军法究治”。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对于制造或使用假银票的人,将按照军事法律或民事法律进行严厉的惩罚。

古代对于伪造银票的行为,有着严厉的法律制裁,一般都是以死刑或流刑相惩。

比如,元代的律法明确规定将伪造银票的人处死。

不仅如此,元代还实行举报机制,告密的人能得银钱五锭。

此外,还会对伪造者的家属和同伙进行连坐或没收财产,这些严厉的法律规定,无疑对伪造者起到了强烈的震慑作用。

可以看出,当时银票的重要性和政府对银票管理的严格性,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护银票的信用和公平,同时防止有人利用假银票牟取暴利或扰乱市场秩序。

结语

中国古代的银票,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纸质货币,它的出现和发展,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的防伪技术,是中国古代纸币的特色之一。

在这些纸币上,常常可以看到一行关键的小字,“伪造者依律治罪”,或者是“假票军法究治”。

这些字句既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威慑,体现了当时政府对纸币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中国古代纸币,不仅是一种经济工具,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它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也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明会典》

《钱法大全》

《晋商史料汇编》

《清稗类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银票   古代   票号   纸币   水印   小字   花纹   中国古代   纸张   货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