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事变时张学良东北军不抵抗谁之过?

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的东北军选择了不抵抗。现在最常见的说法是蒋介石下了命令,不允许张学良进行抵抗。即便真的有这道命令,在我看来这也不是东北军放弃抵抗决定性因素。张学良放弃东北,也许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影视剧中的张学良

个人觉得张学良选择不抵抗,他自身的因素也是有的,蒋介石的命令只是客观上顺应了他的想法。大家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这样说?下面我就简单地来讲一讲其中的原因。

张学良掌管东北之后,在1928年选择了东北易帜,从此标志着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需要划重点的就是“形式上”这三个字,当时的南京政府并不能做到全国政令统一,地方上还有不少拥兵自重的军阀,他们在自己地盘内有财政、军事、用人方面的大权,张学良就是其中之一。

张学良作为东北最高掌权者,在很多方面只是名义上听从蒋介石的。下面我通过具体的几个例子,论证一下这个观点。

其一,老虎厅枪杀杨宇霆、常荫槐。张学良继其父掌管东北以后,和东北军元老级人物杨宇霆、常荫槐二人矛盾日渐增加,具体原因我们不在这里赘述。1929年1月10日晚,张学良命人在老虎厅枪杀了杨常二人,制造了震惊国内的杨常事件。

这个时节,东北已经选择了易职,如此说来,杨宇霆、常荫槐皆属民国政府重要官员,张学良不曾审判、亦不曾请示南京政府,直接枪杀,这在程序上肯定是不合法的。

影视剧中的杨宇霆

其二,参与中原大战,帮助蒋介石。1930年,军阀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的联军和蒋介石爆发了中原大战,他们都对张学良展开了拉拢,张学良却迟迟不动选择待价而沽。蒋介石给他开出了更好的条件,让他做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司令,以及将华北交给他管理,于是最终张学良选择了支持蒋介石。

其三,中东路事件。1929年东北军和苏军爆发了中东路事件,在这场军事冲突中东北军损失惨重,最终张学良不顾蒋介石的劝阻,选择了和苏联议和。这一事件足以证明张学良在东北拥有绝对的权力,因为他可以绕过南京和苏联议和。当然,中东路事件中,是蒋介石有亏于张学良,因为他曾答应派兵北上支援,关键时刻却没有做到。

苏军缴获的东北军督战队旗帜

据说在张学良晚年的时候,有人问他为何放弃东北,他说是自己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以为日本人只是小打小闹,他不想激化矛盾就选择了退让。张学良作为东北最高掌权者,对东北军有着绝对的控制力,如果他愿意抵抗日军,即便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这道命令也形同于废纸。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怪罪张学良,因为在中东路事件中,蒋介石曾极力支持张学良和苏联动武,并说中央可以派兵十万北上支援,但是在关键时刻却毫无表现。也许正是因为中东路事件的前车之鉴,让张学良面对日军的侵略没有了抵抗的勇气,他害怕因为抵抗而导致东北军被消耗,从而导致自身实力受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学良也许出于以上原因选择了不抵抗,但是他依然是一位爱国将军。他一生有两件大事是值得可圈可点的,第一选择东北易帜,让国家在形式上达成了统一。第二发动西安事变,促成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于国于民这都是滔天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8-20

标签:东北军   苏联   中原   东路   军阀   南京   事变   蒋介石   命令   事件   政府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