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欧洲解放后怎样处理德国,德国的前途和发展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解放了的欧洲的种种问题,都和取得胜利后怎样处理德国这个问题有关,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在同这个问题对比之下,都相形见绌了。

怎样处理德国

希特勒已经很好地表明,德国有能力组织和统治欧洲大陆,各大盟国都急切地要使这种事不可能重演。可是,同意这个总的目标比较容易,要决定究竟应该采取何种严格的惩罚与预防措施,那就困难得多,而在战争还没有取得胜利,以及还不能准确地预料到德国投降时国内的军事和政治形势的时候尤其如此。

虽然如此,盟国却试图有先见之明并取得一致意见。在莫斯科召开的外长会议(1943年10月)曾决定成立一个欧洲咨询委员会。在德黑兰,三大国决定把未来的对德政策交给这个机构去研究。德国问题事实上是那么困难,委员会自由处理的权力又那么小,以致盟国的欧洲政策的其他问题一般都通过别的渠道去处理。欧洲咨询委员会以1944年1月14日的第一次正式会议开始它的工作。它面临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第一个是为德国拟订一个无条件投降的文件;第二个任务更困难,德国投降后,战胜国的对德政策应如何取得一致。

在咨询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上发生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使得英美当局的详细计划有好多个月都无法进行。英国人提出了一项建议,主张把德国分为三个占领区:东部的俄国区、西北部的英国区和西南部的美国区。此外,柏林应由三大国共同占领。这一建议不能使罗斯福总统满意。他希望美国人占领英国人划归他们自己的德国西北地区。另一方面,英国人却顽固地坚持他们原来的方案。艾森豪威尔提议不必试图划分各国的占领区。他认为在联合参谋部里加上俄国和法国的代表不会造成无法克服的困难,这样的合作比任何其他控制德国的方法有更多的好处。如果四个国家全面合作确实太困难的话,他认为英美合伙关系在战败后的德国继续下去是合适的,可是这个提议被美国否决了,大概因为它过分含有英美合作对抗俄国和全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的意味。

关于分配占领区的争执,并不是缠住欧洲咨询委员会的唯一问题。美国政府内部对战后德国的政策,正进行着一种隐蔽的争夺权力的斗争,这也使欧洲咨询委员会受到严重的妨碍。陆军部的代表直截了当地断言,对德国的占领和军管是“军事问题”,应该完全由军人处理。结果,美国政府各部之间在努力协商有关德国前途的政策时,碰到了军方代表顽固的捣乱。因为华盛顿发生了僵局,欧洲咨询委员会的美国委员常常得不到本国政府的任何指示,甚至在次要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尽管有这些阻碍,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1944年4月,罗斯福同意接受英国关于划分苏联占领区的建议,到7月底大家对所有三个区的详细界线已经意见一致,剩下没有解决的只是两个西方占领区之中哪一个划给英国和哪一个划给美国。在同一个月里,有关各方就德国投降的条款也达成了协议,大体上是以一项美国草案为基础的。

德国的前途和发展

这样费力地达成的协议中,关于盟国对德政策这个比较重大的问题却完全没有作出决定。第一步显然是各国政府必须决定应如何处理德国。英俄两国政府1944年夏天在这方面究竟取得多少进展,到1952年还没有公开发表,可是到底它们两国有准备或者没有准备都不是重要的因素。相反,美国政府因为内部的争论和犹豫不决,甚至妨碍了盟国共同对德政策的讨论。罗斯福总统那种不正常的行政方法和国务院在美国政府中的缺乏威信,应该对当时的这种情况负责。

美国人不能在对德政策上作出坚定的决议,确实不是由于未曾努力。在国务院内部,各种专家小组经常细致地和长时间地研究过这个问题,可是这些辛辛苦苦拟就的建议必须和来自政府其他部门的别的计划展开竞争,其中最显著的是财政部的计划。为了设法解决这种情况所造成的混乱,罗斯福于1944年8月25日设置了一个内阁委员会,负责审阅当时呈递上来的所有计划,并且向总统提出建议。委员会的成员是国务卿、陆军部长和财政部长,后来又加上罗斯福的私人朋友和总助理哈里·霍普金斯。

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没有能取得一致意见。主要的争论点在于是否把德国人看做不可救药的军国主义者,只有不让德国人控制用于进行现代战争的工业基础,才能使他们成为世界共同体的爱好和平的成员。大家同意德国应该被解除武装,纳粹党和一切有关的组织应该解散,战犯应受惩罚,对受害的国家应赔偿损失,以及盟国当局应于战事结束后无限期地管制德国的教育和交通。可是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则认为,只要德国拥有庞大的工业设备,它重新发动侵略战争的危险就依然存在,他主张盟国拆除德国的工厂并关闭它的煤矿,把德国改变成一个农业国。这一计划引起陆军部长亨利·L·史汀生的激烈反对。他说毁灭德国的工业会破坏欧洲的经济,并将严重伤害德国人的感情,以致不能带来和平,反而会促成未来的战争。

1944年9月6日内阁委员会成员和总统一起开了个会,也未能解决这一争端。罗斯福指出战后英国经济将发生严重困难,并建议鲁尔的原料也许可以送到英国去炼钢。这算是对摩根索破坏鲁尔矿山的建议的修改,但并不表示总统已经接受了史汀生向他提出的论点。一般说来,罗斯福觉得德国人罪有应得,该吃点苦,并且完全不顾经济情况,准备把整个欧洲随同战败的德国一起拖倒。当摩根索说破坏鲁尔的工业潜力会给英国工业消除一个重要的竞争者,因而有助于英国的复兴时,罗斯福似乎已经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可是就赫尔和史汀生所知道的来说,罗斯福在离开华盛顿前往魁北克去会晤丘吉尔时,对于提交给他的这两种对立的建议还没有拿定主意。

参考资料

《概览,1939—1946年:希特勒的欧洲》。卡塞塔协议的全文,见伍德豪斯:《争端》,第306—307页。(79) 见上文,原著第332页。

菲利普·E·莫斯利:“德国的肢解”(Philip E.Mosely:“Dismemberment of Germany”),《外交》季刊,1950年4月,第28卷,第487—498页;以及“对德国的占领”(“Occupation of Germany”),《外交》季刊,1950年7月,第28卷,第580—604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欧洲   德国   鲁尔   罗斯福   占领区   德政   盟国   解放后   英国   美国   前途   建议   二战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