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是如何没落的?因为一起科场舞弊案

周树人在他著作的《阿Q正传》里,有一段这样的自述,在他十三岁之前,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担忧生活。

但是在他十三岁之后,家庭情况迅速恶化,就连最起码的生活保障都没有,以至于寄住在亲戚的家里。

而寄人篱下肯定是不好受的,因此,那个时候的周树人有的时候会被称为“乞食者”。

这对于周树人而言,肯定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忆,但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周家出现如此大的变故呢?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周树人的爷爷周福清。

光绪十九年,江浙一带的读书人都在讨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周福清,能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可想而知周福清犯的事肯定不小,而事实也是如此,他犯的事是科场舞弊。

要知道,科场舞弊在历朝历代那可都是一等一的大事,要说到最著名的人物,当属明朝的唐伯虎。

唐伯虎明明没有作弊,但是却因为同伴徐经作弊,被判了一个连坐,前途尽毁。

而在清朝咸丰八年的顺天府也发生了一起科场舞弊,卷进这起科场舞弊的人是主考官文渊阁大学士柏葰。柏葰最后是什么下场呢?斩立决。

连如此人物都逃不过一死,也难怪这件事情会引起光绪的重视,特地下旨要求这件事情一定要有一个结果。

“案关科场舞弊,亟应彻底查究,丁忧内阁中书周福清,著即行革职,查拿到案,严行审办。”


历来的科场舞弊讲究的都是一个严肃,但周福清主导的这一场科场舞弊,其实还挺搞笑。

周福清是同治十年的进士,由于位列三甲第十五名,属于进士中的佼佼者,因此并没有直接分配到地方担任官员,而是留在翰林院学习。

等到三年之后再行考试,倘若成绩优秀的话,就可以留在翰林院当一个编修,又或者检讨,前途可谓是不可限量。

毕竟早在明朝就有着“非翰林不入阁”的说法,在清朝这一套一样适用,虽然清朝的内阁已经被军机处取代,但翰林出身的官员要想在六部中的某一部当个尚书、侍郎,又或者地方上的督抚大员,难度并不算大,毕竟出身放在那里。

但很不幸,三年之后的考试,周福清落榜,以至于只能成为一个江西金溪县县令。

不过,这对于周福清而言未必失落,毕竟周家能够起家,靠的是六世祖周韫山,而周韫山仅仅只是乾隆一朝的举人,与他相比,完全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毕竟虽然举人再进一步就是进士,但有一大部分的人一辈子都踏不进这一步。

周福清这个县令当的可谓是相当的不称职,仅仅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引起两江总督沈葆桢的重视。

这个重视并不是什么好的重视,因为紧接着沈葆桢就上书弹劾他,说他就是一个空架子,有一肚子的学问,但是却不懂得如何处理公事。

县令被总督弹劾,岂会有生还的可能。

原本的县令直接变成教官,这个官是越当越回去,周福清岂能忍,仗着家境殷实,利用当时的纳捐制度,买了一个内阁中书的官职。

虽然这个官仅仅只是七品,但毕竟是在内阁混,而内阁身处京城,肯定胜过一个小小的教官。

但在光绪十九年,由于母亲去世,周福清必须回家守孝三年,就是这一次的守孝,直接改变周福清的命运,因为科场舞弊就是发生在这一年。

在这一年,浙江举行乡试,而在这之前,周福清的儿子周伯宜已经考中秀才,倘若这一次再考中的话,那就是举人。

恰好主考官就是当年周福清的同学通政使司参议殷如璋。正是有着这样一层关系在,周福清动起了歪心思。

要知道,封建王朝的官场有两种关系最为常见,第一种是师生关系,第二种就是同学关系,毕竟在官场里摸爬滚打,要是没有个人带着,没有个人帮着,那是很难混的起来的。

周福清提前在苏州码头等待殷如璋的官船,在此之前,他已经准备好拜访用的名帖以及一封信,这封信里有两张纸,第一张纸是关节,所谓关节就是作弊的考生与考官约定的记号,而当时周福清的记号是“宸忠茂育”,第二张纸是酬金一万银圆。当然,这一万银圆不可能装在信封里面,而是事后再给。

“有浙绅周福清遣人投以一函,附洋票万元于内,求买关节。”——《苏州元和县县令李超琼日记》

根据规定,考官前往考场的过程中,不允许接见任何与考试无关的人,对于这一规定,周福清也知道,因此,他没有亲自去见殷如璋,而是叫他的仆人陶阿顺去见殷如璋,事情坏就坏在这个陶阿顺的身上,也难怪当年两江总督沈葆桢会说周福清办事能力不行。

陶阿顺到官船的时候,殷如璋正在和副主考周锡恩聊天,而他呢?不知轻重,像这种事情竟然为图省事,将名贴与信一同送了进去。

虽然殷如璋不知道其中的内容是什么,但也能大概猜到应当是科场舞弊。

毕竟科场舞弊的处罚虽然重,但由于利润太过于可观,根本抵挡不住人们的前仆后继,活下来的漏网之鱼可谓是数不胜数。

万历一朝就曾出现一个叫作沈同和的考生,明明连“四书五经”都背不出,但是却能够考中会试的第一名会元,倘若不是考生游街示威,恐怕真的会被他糊弄过去,他这一路上的考试明显就是作弊过来的。

原本在这种时候有人强行送信,将名贴与信一起送上来,殷如璋就已经胆战心惊,毕竟周锡恩就在现场,信虽然已经送上来,但肯定是不能打开的,因此他将信放在旁边。

而在外等待的陶阿顺见迟迟没有消息,竟然大声吆喝,说事关金钱,怎么能够没有个回信呢?

这一吆喝,直接就将殷如璋推到了绝路里,他倘若不将信打开的话,周锡恩一旦举报,他将难逃一死,因此他不得不将信打开。

而随着信打开,陶阿顺当即就被别人控制。

“那时,恰巧副主考正在主考船上聊天,主考知趣,得信不立即拆看,那跟班乃是乡下人,等得急了,便在外边叫喊,说,银信为什么不给回条。这事情便戳穿了。”——《知堂回想录》


先是送信,又是吆喝,可想而知陶阿顺一定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事实也是如此,还没有经过严刑拷打,他就将事情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

而作为主犯的周福清这个时候在干嘛呢?他见陶阿顺迟迟没有回来,意识到大事不好,连忙跑到上海躲避。

为什么跑到上海呢?因为当时的上海已经不是清朝的势力范围,是租界。

由于事发突然,他根本来不及带他的儿子一起跑,以至于原本准备考试的周伯宜被逮捕,连同秀才功名一同被革去。

周福清知道,倘若自己不回去的话,这个儿子很有可能就得命丧黄泉,况且但凡是个人都不想过上逃亡生活,因此周福清选择投案自首。


由于科场舞弊向来都是大事,更何况周家没有一个人是朝廷的大臣,又或者是退休的大臣,这件事一经公开就由浙江巡抚嵩骏上报给光绪,没有了任何挽回的余地。

周福清原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但却因为这四点,刑部并不打算要他的命,只给他判了一个流放。

第一点是自首。

第二点是虽有作弊的心思,但是却没有将弊做成。

第三点是一万银圆明显有问题。要知道,当时单单雇一个考手代替自己考试,就得需要六千银圆,他这一万银圆能买一个举人?其实这一万银圆仅是敲门砖,却被误认成是全额。

第四点是他虽然说要给一万银圆,但是这一万银圆仅仅只是写在纸上而已,并不是用来兑换的支票。

一般情况,刑部议罪都是往重了议,再上交皇帝减轻,这样一来,就能够显示出皇恩浩荡,但是这一次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还加重,原本的流放,经光绪的手直接变成死刑。

不过这也符合光绪的作风,毕竟光绪可是力图中兴的皇帝,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戊戌变法”。

既然皇帝都说了是死刑,那谁还敢说不。但幸运的是,不是立斩,而是斩监候。

到了第二年,准备执行死刑的时候,恰好碰上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晚一年再执行。

而这一晚直接就将死刑废除,因为经过秋审,朝廷一致决定周福清罪不至死改为囚禁,能够出现这种情况有一定的可能是周家在打通关节。

而光绪日理万机,哪里会特意记得一个叫作周福清的死刑犯?

在这期间,周福清的监狱生活过得并不乏味,可以看书,可以写字,还可以看报,有的时候甚至还有家人到监狱中陪伴他。

监狱生活仅仅只持续了八年,因为在光绪二十八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在这期间,不少监狱的犯人趁乱跑了出去,其中就包括周福清。

事后,杭州府发布命令,但凡是回来的罪犯,可以免轻处罚,其中也有周福清。而这一免轻处罚,就直接将周福清放回了家。

周福清虽然回了家,但是周家已经没落。

要知道,他仅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周伯宜,另一个是周伯升,而周伯宜由于前途尽毁,受不了打击,仅仅三年的时间就去世。

周伯升的年纪比周树人还要小,想靠他支撑起周家的家业,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更何况,在他服刑期间还得需要各种各样的打点,而负责打点的,要么是他的妻妾,要么是周伯宜的妻子,哪里还有时间处理其他的事情?

出狱的他仅仅只过三年就去世,将无尽的苦难留给了子孙。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苦难对于周树人并非是一件坏事,倘若不是苦难的话,将来的他未必会那么坚强,那么的有激情,他能够成为一代文豪,与苦难肯定也有一定的关系,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曹雪芹倘若不是因为家被抄,也未必写得出《红楼梦》这样的作品,毕竟历史没有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翰林院   光绪   银圆   主考   县令   举人   内阁   清朝   关节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