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决心“保台”?美瞄准中国软肋,澳回心转意,印度成反华大将

4次承诺“保台”,拜登决心已下?

从布林肯访华我们能看出,美国总统拜登想暂时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但美国国内仍然有势力不答应,还在炒作中国的台湾问题,鼓吹拜登决心“保台”,想阻止中国统一,甚至要破坏这一轮重启后的中美和谈。

我看台湾媒体报道,6月21日,前美军印太司令哈里斯敦促华盛顿当局从战略模糊转向清晰。

他表示,美国总统拜登曾4次表明会“保卫台湾”,这是台湾问题的新起点,白宫幕僚再怎么解释都没办法归零。

很显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在美国国内引发政治斗争,共和党以此抨击拜登政府软弱,声称不应该软化对中国的态度,并跳出来触动中美关系最敏感的伤疤。

这个前美军印太司令哈里斯就是其中一员。

晶晶认为,哈里斯声称拜登4次表明会“保卫台湾”,是台湾问题的新起点,这一点大错特错,其实美国继续打台湾牌,在现在的局势下,反而对美国越来越不利。

说到底,打台湾牌只能作为遏制中国的战术,而不能作为战略,这两者区别很大。

根据美国战略家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来看,美国必须控制欧亚大陆的西欧和东亚两个地区,防止这两个地区出现统一的超级大国,才能长期维持美国的统治地位。

而在东亚地区,台湾是东北亚到东南亚的枢纽,战略价值极高,这也是美国一意孤行干涉台湾问题的原因。

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虽然具有参考价值,但中国与其他国家显然不同,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执念,美国霸道干涉中国内政,其实也是在鞭策中国走向复兴。

台湾问题之所以会是个问题,无非就是岛内部分政客对西方文明产生信仰,所以才会“卖岛求荣”,而中国要想实现和平统一,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崛起,让东方文明屹立于世界之巅,届时,台湾中的毒自然迎刃而解。

所以,如果美国不希望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战,其实最好的做法是放手,让中国实现和平统一,否则的话,中国一定会为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从而寻求瓦解美国霸权。

美国如果把台湾问题当做遏制中国的战术,或许能在短期内取得优势,但长期把“以台制华”当成战略来实施,其实会导致美国自己被地缘政治所吞噬,为了一个千万里以外的小岛,葬送美国霸权,根本不值得。

而对于中国来说,走出近代的探索道路以后,必然会追求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这一点无法改变,美军的武器装备再强,也无法撼动14亿中国人民的意志。

中国有心理准备,布林肯访华并不意味着美国会放弃打压中国,也不代表拜登政府会停止干涉中国内政,不过,无论华盛顿现在是由谁说了算,最好都要掂量一下在战场上面对中国的下场,以往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已经反复证明过一件事,美军在亚太地区根本打不过中国

美国已经走上了邪路,并且也不打算回头,对于建国246年来,打了近230年仗的美国来说,如果不把他们打趴下,就很难说服他们考虑长远的利益。

美国是否已经找到中国的“软肋”?

从特朗普到拜登,美国打压中国的手段越来越没有底线,但直到如今他们仍然搞不清楚中国的软肋在哪。

6月21日报道,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召集美国两党议员,成立了一个反华小组。

这个小组有个建议,说美国要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四国,再加上台湾地区,共同组建一个印太经济联盟,如果成功的话,联盟的经济体量可占全球的35%。

并且小组还呼吁美国国务院和商务部找出中国“最脆弱的产业”,以及决定“哪些制裁能给中国带来最大压力”,然后将这些发现和其他成员分享,采取协同行动。

美国想瞄准中国软肋,原因很简单,从当初特朗普政府开始,到现在的拜登,美国制定了许多反华经济政策,本意是为了阻止中国继续发展,但其中大部分政策都最终伤害了美国自己,也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中国却毫发无伤。

所以,现在美国变得聪明了,要寻找并试探中国的软肋,以便胁迫中国。

但是晶晶认为,有三个原因,会导致美国必然会失望。

第一,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全门类工业技术的国家。我们原本为了发展,追求效率最大化,是不想事倍功半参与到部分供应链中的。

现在,美国和盟友执迷不悟,我们也不惯着了,从螺丝钉到大飞机,我们中国什么都能造。

这还没几年,美国和盟友的工业皇冠上只剩下芯片设备,其实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中国薅个精光,届时美国将再也不能对中国“卡脖子”。

如果想要从工业领域找到中国的弱点,美国根本找不到,反而美国经济空心化,全身都是软肋。

第二,中国与俄罗斯、巴西、中亚五国等等原材料出产国亲密合作,对西方国家的能源或者原材料依赖程度较低。

能源和原材料,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来说,就像是人每天都要吃的粮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部分,因此中国从很早以前,就致力于打造更加稳固且有韧性的供应链,不断降低对西方国家的依赖,西方不可能通过原材料断供来遏制中国。

第三,美国只有通过贸易保护,才能在市场上限制中国。

坦率说,从产品原料端到制造阶段,美国根本找不到中国的软肋,唯一可以下手的地方,就是市场端。

美国必须采取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才能防止中国制造出现在美国市场。

但是把贸易当做武器,美国愿意,它的盟友们却未必愿意,因为中国本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如果执意与中国交恶,就必然会失去中国市场,美国的盟友们也不傻,不会为了维护美国霸权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所以说,美国想要瞄准中国的软肋,其实根本做不到,不然也不会拖到现在还没对中国下手,美国智库提出的建议,其实连他们自己都不信,但是让“台独”相信就够了,不然怎么忽悠台湾当局继续打钱。

台湾当局把野心和幻想寄托给美国一些下三滥的智库,属于是坐井观天,完全看不到真实世界的样子。

澳大利亚回心转意,不再盲目繁华?

即便是当年跟着美国反华最激进的澳大利亚,如今也回心转意,要修复中澳关系,足以见得,美国就是想搞对华贸易战,在国际上,也难找到附和的声音。

我看中时新闻网6月21日报道,总部位于悉尼的罗伊国际政策研究院近日发布一份新的民调。

数据显示,相比于中澳关系僵硬的2020年,大多数澳洲人现在支持与中国增进沟通,并且重新将中国视为经济伙伴,而不是安全威胁。

民调报告中,有56%的受访者认为,与中国恢复接触对澳洲非常或者比较有利,将中国视为“安全威胁”的受访者比例大幅下降11个百分点,而将中国视为经济伙伴的受访者比例大幅上涨至44%。

罗伊国际政策研究院这份民调数据总计对2077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结论误差率极低,颇具可信度。

从2020年到如今,也不过短短三年时间,中国的战略方向并没有任何转变,而澳大利亚却从极端反华到回心转意,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至少说明了两个事实。

第一,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政府,对于任何国家都极为重要。

三年前,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莫里森,就是反面的典型,他对于中国的所有抹黑都来自于他本人的愚昧、固执和纯粹的恶意,为了当好美国的喉舌,完全不顾事实,说起中国的坏话那是张口就来,还疯狂打压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

而后来上台的现任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虽然同样对中国不善,但至少能尊重事实,不会信口开河对中国开炮。

第一,美国在经济上孤立中国的策略已经破产。三年前,美国刚刚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还企图煽动一帮附庸国与中国经济脱钩,以此阻止中国发展。

但是三年后,美国试过了,发现不管用,吃亏的是自己,它自己也被迫换战略,于是澳大利亚这个小跟班也只能回过头来求中国缓和关系,恢复经济合作。

澳大利亚能够回心转意,中国当然表示欢迎,但是澳方也必须要吃一堑长一智,谨防第三方挑拨拱火,珍惜双方友好合作传统,才会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澳大利亚的转变,也给世界各国提了个醒,跟着美国助纣为虐打压中国,就一定会付出代价,正如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所说的那样,任何人如果赌中国输,就一定会后悔,韩国再倔强,也终究会得到教训。

美国培养印度做“反华大将”

国际上花钱买教训的案例不少,要论谁卖的教训最多,非印度莫属,几乎所有世界大国都在印度手上吃过亏。

不过在俄乌冲突叠加中美对抗的背景下,印度又一次成了美国全球战略牌桌上的贵宾,华盛顿要同时打压中国和俄罗斯两个世界大国,印度就是最值得拉拢的对象。

而且,因为印度拥有与中国同规模的人口基数,美国有可能会把印度培养成反华大将。

6月21日至24日期间,印度总理莫迪将在美国进行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

对于美印两国越走越近,确实会影响到中国。

我看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胡仕胜也认为,印度人口规模庞大,如果中低端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发展完善,将对周边国家产生较大的挤占和冲击效应。

如果美印再在高端产业链、供应链上开展合作,将使中国“两头承压”。

正如胡仕胜所说,印度的确有可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压力,因为印度既有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如今又受到美国的青睐,为了打压中国,华盛顿还非常舍得下血本,因此可以说印度已经具备几乎所有外部条件,只需要莫迪处理好国内问题,中国的工业和贸易体系,就有可能受到来自印度的冲击。

但正如前文所说,很多世界大国都在印度手上吃过亏,莫迪对美国更不会手软,美印两国合作,更有可能发展成一桩大型“国际诈骗案”。

美印两国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的确存在一个通过亲密合作改变世界的窗口期,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来,美印两国的战略诉求将很难达成一致,

就拿遏制中国这方面来说,印度虽然也希望压制中国从而赢得中印边境问题的发言权,但是印度打压中国只是短期策略,完全与中国交恶则不符合印度的利益。

对于美国来说,打压中国是长期战略,是要在全方位所有层级对中国围追堵截,在这种对华战略中,印度只是美国消耗中国的炮灰,新德里必须以中国邻国的身份,承担美国盟友体系的义务,换句话说,印度将非常危险。

美印两国在战略诉求上存在根本分歧,而即便华盛顿打算以利相诱,拜登政府也很难拿得出能够满足印度胃口的筹码。

对于拜登的要求,莫迪只能反复说得加钱,而拜登哪怕掏空家底,也注定难以得到印度真心实意的“归顺”。所以,美印两国会有合作,但在双方都有八百个心眼的情况下,这种合作对中国恐怕难以构成威胁。

晶晶认为,莫迪领导下的印度在经济层面的确有挑战中国的潜力。

但要将潜力变现,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这意味着莫迪需要对印度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所有既得利益者都会被波及,其中甚至还包含莫迪的印度人民党背后的金主,可想而知,这种改革的难度有多大。

美国为了遏制中国而投资印度,最后一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就像苏联开启阿富汗战争,为最终解体埋下伏笔一样,美国拉拢印度,只不过是进入了另一个泥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软肋   印度   回心转意   罗伊   中国   华盛顿   澳大利亚   受访者   台湾问题   台湾   盟友   美国   大将   决心   战略   经济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