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王换人,身家510亿超曹德旺2倍,这个福建人,藏得太深了

倘若提起“玻璃大王”,曹德旺的名字早已是家喻户晓。他是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许多媒体称他为“中国玻璃第一人”。

这个说法还不夸张,因为大街上所有飞驰的汽车,十块玻璃有九块都是出自福耀玻璃。

曹德旺不仅是成功的商人,更是著名的善人。在福耀玻璃集团还未成立时,他就已经开始做起了慈善,至今累计的个人捐款已超过150亿元,也被评为2010年“首善”。

可就在前年的3月17日,玻璃界的状元福耀玻璃竟然被默默无闻的信义玻璃给超车了。

据当时的财报显示,2021年信义玻璃年度营收304.59港币(约247.6亿人民币),净利润115.71港元(约94.06亿人民币);而福耀玻璃的年度营收仅为236.03亿人民币,净利润31.46亿人民币。

这一次,是默默无闻的“老二”信义玻璃第一次在营收上胜过福耀玻璃,第一次的胜仗就是净利润近3倍的超越。

信义玻璃创始人李贤义也因为营收的增长身价倍增,在胡润富豪榜上以510亿元的身家碾压245亿元的曹德旺。

让人直呼这个李贤义藏得也太深了。

李贤义是谁?大部分人肯定没听说过。2009年,是他的名字出现在互联网上最多的一年,因为那年,他的二儿子李圣根迎娶了网坛冠军美女晏紫,于是网友们才顺带知道了李贤义的名字。

而信义玻璃也很长一段时间都被掩盖在福耀玻璃的光芒下,就在所有人都觉得曹德旺稳坐“铁王座”时,李贤义却铆足了劲超了车,成了新一代的“玻璃大王”。

巧的是,这两位玻璃界的“大佬”都来自福建。但作为同乡的他们,却是性格迥异。

曹德旺曾说自己没那么聪明,他只能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于是福耀玻璃专攻汽车玻璃;而李贤义也说过自己不聪明,所以他怕一件事都干不好,干脆多干几件。除了汽车玻璃,他还做光伏玻璃和方法玻璃。不仅搞玻璃,还搞能源、储电、光能,手握4家上市公司。

就是这两个“不太聪明”的企业家,却是玻璃界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他俩还联手打赢了中国第一起对美的反倾销案,他们亦敌更亦友,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两位企业家截然不同的创业道路。

“佛系”玻璃大亨——曹德旺

“不要称我为富豪,我只是一名农业企业家。”

“我有四个不做:不做房地产、不做金融、不做互联网、不做煤矿。这些赚钱行业都是社会的吸血鬼,我只想为中国的制造业添砖加瓦。”

2021年5月,曹德旺拿出100个亿筹建福耀科技大学。他的身价245亿元,而他陆陆续续快捐出了一个自己。他爱玻璃,也爱慈善。

1946年,曹德旺出生在上海,说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毫不过分。

父亲曹河仁是上海滩商界大亨,开了一家夜总会,也是当时上海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曾祖父还是福建省福清市的首富。那算下来,也是个妥妥的“富四代”。

他本该是上海滩倜傥阔绰的公子哥,可惜这根金汤匙还没等他舀上一口汤就断了。

就在他出生的这一年,战火波及到了上海。当时上海滩多少富豪为了躲避硝烟都举家去往香港或者国外,曹家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他们选择回到自己的福建老家。

有钱如曹家,那家产靠人是拉不回福建的,于是曹河仁专门为拉运行李买了条货轮。

但不幸的是,这货轮刚刚出上海,就遭到了海上风暴的侵袭。所有的家当随着货轮沉到了海底,但所幸的是,人是安全的。

顷刻之间,曹家从富贵之家变成了普通平民。曹母本是上海滩金花,一个爱美的女子,为了补贴家用把身上的所有金银首饰都给卖了。

曹家拿着钱想在福清盖个房子,但房子盖到一半,就碰到了国民党的军队到处抓壮丁,这一抓把盖房子的几个工人全给抓走了。

这下房子没盖成,工人的家属每天登门上来找曹河仁抗议、要赔偿,曹河仁被烦的受不了,直接跑回了上海。他也决定自己要在上海重新东山再起。只不过昔日不同往日,曹河仁东山再起的梦想也破灭了。

曹家没了顶梁柱,只留下曹母一人拉扯六个孩子长大。所有的家庭收入只能靠母亲种地,经常饱一顿饥一顿。有时候饿得受不了,母亲就把孩子们叫到院子里唱歌,再拿出几碗米汤,几个人咕嘟咕嘟就往肚子里灌。

曹德旺年纪很小却已经吃遍了成人的苦,他很早就在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概念:我要赚钱!

有次看到邻居吃鱼他就跑上去问,得知是公社农场的鱼。小曹德旺还发现,只要一下雨,公社农场就会有好多鱼冲出来,于是他脑子里有了歪主意。

小曹德旺竟然自己生生挖出了一条水渠,把水库放的水截流到公社的农场里。只要下雨,他最多一次能抓到几百斤的鱼。

当时年纪小,对规则没有概念。之后也挨了母亲一顿训,他才知道这是不好的,于是之后做生意,违反规则的他从来不干。

之后的很多年,他卖过烟丝、卖过水果、卖过福建特有的白木耳甚至还给人修过自行车。

做这些小生意并没让曹德旺发达,反倒进了厂子才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去工地的那一年,曹德旺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所以在工地里他比别人更卖力。

一开始他干的是拉土,每天用板车装上半蹲土拉30多公里。就这么重复了三天,工地里的营房竟然着火了。

工人们的用品和板车好多被烧毁,于是他们团团围住指导员要求赔偿。就在指导员一筹莫展时,二十多岁的曹德旺站了出来:“你们别急,板车我来给你们修。”

曹德旺之前修过自行车,但板车他可没修过。但他硬着头皮就给揽了下来,大不了板车当自行车修。

于是他就在营地边自己搭了个修车棚,一边摸索,一边帮工人们修板车。

一个月后,上面送来了失火后的赔偿金,而曹德旺这边也陆陆续续修好了几十台板车。

等到工人们来领钱时,指导员发现还差一个人,正是曹德旺。这傻小子钱都不要了,还呆在修车棚里灰头土脸地修车呢。

最后指导员非常感动,他亲自将赔偿金送了过去。并且将剩下的粮票、布票全部给了曹德旺。

事后曹德旺将这些多的粮票、布票全卖了,整整卖了1000多块。在那个年代1000多块很了不得了,其他工人都只领到了几十块。

之后指导员还给曹德旺找了个炊事员的活,轻松待遇好,曹德旺舒舒服服地干了两年多,直到工地项目结束。

1972年夏天,26岁的曹德旺正坐在大树下乘凉打盹,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找他借水喝。曹德旺没多想,去屋里打了一杯清爽的凉茶,两人在这树下一见如故,攀谈了一个下午。之后他还将此人留下吃了晚饭。

而此人正是隔壁农场的王场长,他很欣赏曹德旺的口才和清晰的头脑。

第二年春节,王场长不声不响地给曹家送去一大批年货,鸡鸭鱼肉还都特意送了两份。曹德旺十分感动,于是曹德旺离开了之前呆的农场,跑到王场长那当起了推销员。

这一干,就是三年,赚了整整六万块钱。他曾在自己的书《心如菩提》里说,当时没有存银行的概念,只能将钱藏在床铺下。而那会人民币最大面值才是10元,这六万块整整铺满了一个床垫。

之后,曹德旺将目光瞄准了水表玻璃,去到了玻璃工厂打工。

1983年初,中央发布一号文件:鼓励个人对乡镇企业进行承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下点醒了曹德旺,他当时在的玻璃工厂已经亏损了六年。六年期间换了六个场长全都无济于事,无疑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而曹德旺没怕,他作为一个员工花了六万块把这块“烫手的山芋”给买下来了。正当很多人准备看他笑话时,他却在短时间内用两招让这玻璃工厂起死回生。

首先,他打破了工厂大锅饭的生产制度,按照计件的方式给工人发工资,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热情。

然后,他又改变了玻璃水表的行业标准,他屡次跑北京让上级部门同意了玻璃水表的标准。标准一下来,曹德旺的玻璃就卖开了。最鼎盛时,他占据了全国九成的市场。

接手不到一年,玻璃工厂就起死回生,赚了22万。

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时,手底下的合伙人却纷纷表示不干了。他们觉得现在能赚钱是吃了政策的福利,以后肯定要亏本,于是想早早分了钱散了。

曹德旺也差点在众人的劝说下放弃了玻璃。

直到一次陪母亲旅游时,他给母亲买了根拐杖。带上出租车时,司机提醒他小心点,拐杖戳坏了玻璃你可赔不起。

这话一下点着了曹德旺,他心想一辆马自达的车玻璃能要几个钱?

结果司机告诉他,这些玻璃都是进口的,换一块要六七千。

这一听曹德旺傻了,没人比他更懂玻璃了,这么快玻璃哪要得了这么多钱。

下了车后曹德旺立马去研究,原来当时中国的汽车玻璃都是从日本进口,运输久、用时长、价格贵。

于是曹德旺立马决定要做中国自己的汽车玻璃,要让老百姓都能用上结实又实惠的好玻璃。

说干就干,曹德旺跑到上海联系技术,又回到老家说服政府建厂。从拿到图纸、机器到建厂,再到第一块汽车玻璃做出来,他仅用了八个月。

一块汽车玻璃他只卖一千块,瞬间就扭转了国内的汽车玻璃市场。

曹德旺的成功引得不少人眼红,曹德旺还被县委书记请去喝茶,于是他决定离开这座县城,去别的地方办玻璃厂。

1986年年底,玻璃厂产值接近600万。

1987年,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商福耀玻璃集团正式成立。

之后的曹德旺还将工厂开到了美国,奥巴马夫妇投资的公司曾拍过一部纪录片《美国工厂》。该片获得了第29届最佳纪录片,这里面讲述的就是曹德旺在美国办厂的故事。

最辉煌时,连工厂前面的路都改名为福耀大街。

他还和儿子曹晖一起打赢了我国入市后的第一起反倾销案,成为中国反倾销第一人。期间他耗费四年时间,花费上亿元,还专门为此在对外经贸大学成立了反倾销调查研究中心,才打赢了这场艰苦的拉锯战。

“我要赢,不是为钱,我要为中国企业争口气!”

之后的曹德旺一手赚钱,一手布施。福耀玻璃也蝉联了很多年的玻璃大王,福气、耀眼也贯穿了他的一生。

他高调慈善,面对许多人的质疑他仍不忘初心。

面对如此亮眼传奇的曹德旺,竟然有人在暗中超了车,他又是何许人也?

诚信、忠义的草根企业家——李贤义

关于李贤义的故事,就没有曹德旺这么跌宕丰满了。他一生低调踏实,不愿接受太多的采访,对自己的事迹也三缄其口。

1952年,李贤义出生在福建省泉州市石狮永宁镇子英村,比曹德旺小4岁的他,才是真正的草根出身。

家里穷,为了帮家里补贴家用他一早就戳了学。15岁的李贤义开始到处做苦力,拉煤灰种庄稼都是一把好手,别的孩子还在课堂里学习,他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

他的优秀也被人看见,大队给了他一份开拖拉机的工作。可别小看开拖拉机,在那个时候,那可是一份体面又光荣的工作。

李贤义也没辜负期待,在这拖拉机上一坐即使七年,七年间没出过一次纰漏。

可这小小的拖拉机早已装不下李贤义的心,当时正值改革开放,李贤义也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一咬牙买了个新的拖拉机,还喊着村里的其他人一起组建了一个车队。车队赚了不少钱,但李贤义却突然跑去了香港。

1982年,李贤义只身去往香港闯荡,他拿出开车多年攒下的积蓄开了一间小型汽修店。其实小型都谈不上,他手底下也就拢共一个员工。

当时他懂得不多,很多时候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1983年,改革开放之后,一海之隔的深州突然成为了最吃香的创业热土。李贤义关掉汽修店,直接来到深州龙岗。他这次来深圳,就是奔着搞玻璃来的。

他在开汽修店时就发现,中国的汽车玻璃主要依赖进口,原材料几十块的东西进口过来就要几千元,他几乎和曹德旺在同一时间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而在当时李贤义因为自己港商的身份享受到了一些红利,省了一大笔钱。

但是筹备玻璃厂,他也足足筹备了四五年。

最后他选择了六约牛始埔村,在这里开辟了他的“玻璃王国”。

这时的初代信义玻璃规模还不大,拢共也就100来人,其中不少还是自己的亲戚。当时条件不好,李贤义和员工们每天都呆在高温酷热的厂房里,汗是一片一片的流。

外在困难都能克服,李贤义最头疼的是当时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生产的工作只能靠着自己和员工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在无数次的试错下,他们才终于产出自己的第一块符合规格的汽车玻璃。而同时期,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已经开始卖得风生水起了。

李贤义没有气馁,他没选择和曹德旺硬碰硬,而是选择了另一条赛道,做替换玻璃。

当信义越做越大后,李贤义开始走多元化路线,开始搞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汽车玻璃比不过曹德旺,但是在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上,李贤义一直默默地独占鳌头。

李贤义一直秉持着一个信念,质量和诚信才是为商之本。

曹德旺当年选择将工厂开到了美国,而李贤义则选择开到了加拿大。

2001年,美国和加拿大指控了15家企业违反反倾销政策,这其中就有信义玻璃和福耀玻璃。

这一仗,曹德旺赢的轰轰烈烈,而李贤义在背后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据统计,被李贤义亲自把关打印成多份文字的内部资料和证据就有200余斤。

这不是普通的一仗,不仅仅是利益,更多的是民族尊严和肩上的使命。

之后低调的李贤义也在2021年以三倍的营收赢下了福耀玻璃,成了新一代的“玻璃大王”。同时他也和曹德旺一样,经常做慈善和捐款。

曹德旺和李贤义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商业规划,可他们都成为了赢家。对于他们来说,谁是第一第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中国有自己的玻璃。

究竟哪位才是你心中真正的“玻璃大王”呢?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曹德旺

[2] 百度百科——李贤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深州   大王   上海滩   玻璃   场长   福建人   板车   指导员   福建   信义   身家   拖拉机   上海   中国   农场   工厂   汽车玻璃   曹德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