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土皇帝有多牛?国内唯一的恩施土司城,被誉为“湖北小故宫”

恩施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北纬30度左右,地势复杂,山峦起伏。恩施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地方,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里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有着壮观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恩施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其中,土家族是恩施州的重要民族之一,也是土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土家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如土家族的歌舞、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色。廪君庙是恩施土司城内十分有地位的建筑之一,供奉的是土家族非常崇拜的先祖廪君,廪君后化为白虎,因此白虎也成为土家人崇拜的图腾之一。

廪君庙是一座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建于清代,雄峙山腰,气势巍峨。相传廪君是巴姓人之子,名叫巴务相,因其领导巴人另创基业,被尊为巴人的先祖。在土家族中,廪君被视为历史上的英雄和先贤,因此廪君庙也成为了土家族的信仰中心之一。

途经盐阳所听到的传说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盐阳地方的女神爱上了一个叫巴务相的人,希望他能留在盐阳开疆辟地。但巴务相认为盐阳地方太小,非巴人久居之所,只好离开。

女神大怒,施法以无数飞虫阻拦巴务相的去路,巴务相痛定思痛,一箭射死了女神。之后,巴务相带领巴人定居在恩施,并建立了巴国。后人为感女神熬盐济世之恩,便也塑女神像陪于廪君之侧,称女神为德济娘娘。

土家族历史悠久,是巴人的后裔。巴人最早生活在今天的湖北、四川、重庆一带,后来逐渐向西南方向迁移。在秦汉时期,土家族先后被统治在秦朝、汉朝的管辖之下。随着明清时期的到来,土家族逐渐开始形成自治社会。

在清朝末年,土家族的武装起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之一,被称为“辛亥革命前的辛亥革命”。巴人后来退居至今天的湖北、湖南、重庆一带,势力逐渐扩大,建立了巴子国,但很快被秦国所灭。部分巴人退居至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其他部落融合,形成了土家族。

随着历史的长河,巴人逐渐形成了土家族,并开启了土司制度、土司文化,并建立了大量的土司城。土司制度是中国传统的地方政治制度之一,土司是指在一定地区内担任行政、司法、军事等多种职能的领袖人物。

在土家族的历史上,土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施市西北处有一个仿古土司城,占地215亩。

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等建筑,是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

土司制度下,地方土司要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但是在除此之外的事情上,中央封建王朝并不过多干涉。土司的土地并不归入封建中央王朝的版图,土司的人口也不在封建中央王朝的户籍中登记,土司的权力相对较大。

能够自主进行地方的管理和治理,土司王在地方上具有相当的权力,有时被称为是地方的土皇帝。土司制度下,土司王每日在土司城处理政务,包括生活起居也在其内,同时下设属官衙门、机构、保安队及基层政权。土司城规模宏大,常常被形容为“小故宫”。

王府九进堂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它是土司王的居所,同时也是政务处理的地方,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举目望去,层层叠叠,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九进堂实际上是土司城内最重要的一座土司皇城。它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是中华传统建筑与民族建筑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恩施市的土司城规模、工程、风格等在全国都是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座仿造唐崖土司城遗址而建的土司城。而唐崖土司城遗址是湖北省第3处世界文化遗产,但确实非常低调,很多人都未曾听说过它。

这个遗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部的秭归县唐崖镇,是土家族土司制度的代表性遗存,被誉为“土家族古代文明的博物馆”。恩施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一座纯粹的榫卯结构的木楼,窗户由200扇门和189块雕花图案组成。

门楼顶端有一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寓意为“福在眼前”,蝙蝠同福在汉族文化中也很常见。这座门楼展现了土司建筑的文化元素,也渗透了中国古建筑的传统工艺。土司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主要实行于明清两朝。

土司是中央封建王朝对地方设立的政权组织,土司要定期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在土司制度下,土司拥有一定的地方自治权,可以管理本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并向中央王朝纳贡。

土司制度的实行,对于当时的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土司制度在明清两朝实行了将近450年,直到清朝雍正十三年实施“改土归流”政策,这才逐渐取消土司制度。

在土司制度下,土司是地方的领袖,负责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利。然而,由于土司的权力过于独立,容易与中央政府产生矛盾,因此在清朝时期,中央政府逐步削弱土司的权力,最终实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取消了土司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土司   恩施市   土家族   故宫   土皇帝   王朝   地方   封建王朝   湖北   中央   制度   建筑   国内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