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重庆状元何川洋:考659分却被北大拒绝:决不录取这种学生

每年的高考都是一场人生的分水岭,有人高考后,拿到心仪大学的通知书,开启一帆风顺的人生;也有人希望落空,被迫走上另一条道路。

在这其中,也不乏有人大起大落,从高分的喜悦,一下子跌到人生谷底。

而本文的主角何川洋,正是这么一个在高考中经历了大喜大悲的人。

高考状元,一举成名

2009年的6月,和许多考生一样,重庆考生何川洋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模拟考之后,带着信心和希望走进了考场。

本就成绩优秀的他对高考并不紧张,只要发挥正常,985高校是志在必得的事情。

不过,在何川洋的心里,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985,而是一所众多莘莘学子都向往的著名学府:北京大学。

实际上,何川洋目前的成绩,离北京大学还是有一定距离。

所以,他心中也难免希望自己有“超常发挥”的运气,让他能够进入到自己理想的学府。

炎炎夏日,高考生们在教室里奋笔答卷,教室外,校门口,家长们焦灼地等待自己的孩子,期盼能看到考试结束后那张带着轻松笑容的面孔,更期待能听到孩子发挥不错的好消息。

考试结束,何川洋表情平和地走出考场,与考场外等待的父母会合。

“考的怎么样?” 父亲问道。

“这次感觉不错,应该会挺好。” 何川洋一如既往地淡定自若。

父母看到何川洋如此胸有成竹,也就放心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何川洋也并没有因为要等待高考成绩变得坐立难安。

相反,考完试的他,心情非常放松,看自己喜欢的书,弹最爱的古筝,跟朋友逛逛吃吃喝喝。

父母反倒有点忐忑,对于儿子的成绩,他们既有信心,又有点不放心。

终于,查分数的日子到来了,何川洋也难得地感到了一丝紧张,想知道自己的分数跟北大究竟还有多少距离。

万万没想到,他跟北京大学的距离,居然是短得伸手便可碰到。

查到分数的那一刻,何川洋和父母都惊讶得半晌说不出话,不敢相信,平时成绩大概就是在市里100多名的何川洋,居然以裸分659的高分,高中重庆市的文科状元。

更让何川洋喜出望外的是,他心心念念的北京大学不再只是梦中所想了。

当下比何川洋更高兴的,便是他的父母。

本来儿子就是大家眼中的优秀学生,这回一下子高中状元,这不得把好消息告诉亲朋好友,让大家来庆祝一番。

很快,何川洋文科状元的身份也得到了媒体的注意,大家开始给这个文科状元做采访,写新闻稿,想知道是怎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男孩。

另一边,何川洋父母也安排了亲戚好友们一起吃酒席庆祝。

父亲一开心喝多了,母亲也没有指责,反倒一起举杯,庆祝自家儿子高中文科状元。

除了酒席,父母也给何川洋安排了旅行来犒劳辛苦学习的他。

而在这个时候,各大学也向何川洋伸来了橄榄枝,纷纷电话邀请这位文科状元到自己学校就读。

但何川洋当然不为所动,因为他还在等着自己最期待的那个电话。

苦等多天,终于,北京大学的招生办打来了电话,何川洋也终于实现了北大梦,可以安心去旅游了。

全家人开开心心出门旅游去了,殊不知,这时候有一个隐藏的危机,正准备影响着何川洋的生活。

小信息酿成大意外

高考状元的名头显然让媒体对何川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不断去搜罗他的信息,并公之于众。

他的学校、他从小到大的学习成绩、他的兴趣爱好等,都被展示在了公众面前。

在大大小小的关于何川洋的八卦信息里,有一个个人资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何川洋作为一个重庆人,身份证的民族信息上却写着“土家族”。

从地理位置来看,重庆是汉族人民居多,难道何川洋是为数不多的在重庆扎根的少数民族吗?

凭借着强大的信息发掘能力,媒体扒到了何川洋父母的身份信息,却发现两人都均为汉族。

那就奇怪了,父母是汉族,儿子却是土家族,难道是当年身份证信息被搞错了吗?

不屈不挠的媒体继续挖掘关于何川洋以及父母的更多详细信息,慢慢地,这个信息也引起了教育局的注意。

在中国,少数民族考生是可以享有加分这个特殊待遇的,所以,土家族的何川洋和汉族的父母,马上成为了调查的对象。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展开,以及媒体的跟踪,优秀学生的家庭背景浮出水面。

原来,当年把何川洋民族写成土家族的人,不是哪位失职的工作人员,而是他的父母,并且这是有意为之的行为。

何川洋父母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将儿子的民族篡改,也是得益于自己的职位和权利。

原来,何川洋父亲是招生办的主任,母亲则是副部长,一夜之间,平民状元成了不光彩的“关系户”。

可是,何川洋一直成绩优异,父母又何苦动这样的手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来给他增加几分呢?

随着有关部门的调查,以及媒体的深入跟踪,真相终于被揭露在大众面前,大家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看似毫无缺点的优秀孩子。

如大家所看到的,何川洋确实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没有落后过。

不仅如此,他还喜欢古诗词,兴趣爱好众多,对于知识的渴求也高出同龄的孩子很多。

而何川洋的父母,也为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同为文化人的父母喜欢在家里看书、欣赏音乐,也很鼓励何川洋多接触新事物。

这样一个宽容的知识分子家庭,决定了何川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随着年龄的增加,何川洋知道,除了读书,世界上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当他有一天从电视剧里看到了别人弹古筝的样子,便对古筝产生了兴趣。

父母看着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爱上了古筝,第一件事情就是思考这个爱好是否会影响学习。

在跟何川洋再三商量之后,他和父母约法三章,学习古筝的同时,也保证不落下学习。

为了能弹古筝,何川洋也确实比之前更加刻苦学习了,成绩一往直前,成了班里自带光环的主角。

这样一个成绩好、会弹古筝、外形也算清秀的男孩子,也虏获了不少女同学的芳心。

而早恋在何川洋家里,必须是禁止的,何川洋自己也并非容易陷入男女关系的性格,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并没有出现早恋的迹象,父母也是相对放心。

可是,青春期的荷尔蒙,还是发挥了作用。

上了高二,学习任务愈发繁重的何川洋,却在关键时刻对一个女同学动了心,而这个甜蜜而危险的关系,很快也被家里人发现了。

眼看何川洋的成绩被谈恋爱拖累,从名列前茅一下子跌到中等水平,父母也急了眼,即便后面棒打鸳鸯,也好像对儿子的成绩起不了帮助。

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何川洋的成绩却不见任何起色,着急之下,父母终于忍不住动了歪心思,想通过特殊手段给儿子的高考保驾护航。

最后,他们采取了修改儿子民族信息的方法去保证成绩。

国家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高考分数上加20分,何川洋父母作为招生办的领导阶层,轻易便通过关系,修改了何川洋的民族信息。

这下,他们的心终于定了,认为儿子高考肯定不会出现差池。

可惜,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儿子居然高中状元,随之而来的确实信息被披露,违法修改民族信息的事情也包不住了。

这时,厄运的帷幕才真正拉开。

被理想大学拒之门外

事情被披露之后,大家都惊讶这个完美的孩子,居然有这么大的“丑闻”。

当然,被这件事情影响最深的还是何川洋一家人。

父母被发现私自篡改自己儿子的民族信息,马上收到了停职通知,丢掉了工作。

儿子何川洋作为不知情人士,并没其他的责罚通知,但仍不可避免地被恶评和舆论淹没。

本以为只是一场风波,过去便是,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让何川洋手足无措。

先是此前伸出过橄榄枝的学校突然断了联系,不再追问是否报选学校的事情,媒体对何川洋的风评也直转直下,成了靠关系的状元。

最可怕事情终于还是来了,已经给他打过录取电话的北京大学,在再三考虑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们表示:决不能录取这种学生。

坏消息接二连三,被自己最心仪的大学拒绝,可以说是压垮何川洋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升学,他不得不继续找愿意录取自己的学校,然而依旧是被拒绝的消息。

另一方面,被恶评骚扰的何川洋一家也已无力应对媒体的日夜造访。

父母都知道自己酿成了大错,也影响了儿子的一生,现在只希望这个风波赶紧过去,让家里恢复平静。

如此凄凉的现状,跟之前公布成绩的欢腾对比,简直是两个极端。

最难以接受的这个结果的便是何川洋,他就这么与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从天上跌倒了谷底,甚至在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他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吃不喝,也不与人说话。

很多人都说,不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过错,但其实教育仅仅是一方面。

如果像何川洋的父母这样,因为关注儿子的教育,而知错犯错,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也是害了子女,甚至有可能对他的一生产生消极影响。

父母看着消沉的何川洋,心中后悔莫及。

想当初也是为了他好,没想到现在却毁了他,即便万般自责,也无法修复何川洋被摔碎的北大梦了。

重新出发

消失在公众视野一段时候后,媒体突然发布了何川洋的新动态。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淀和思考之后,他决定继续求学,并参加2010年的高考,向北大再次发起冲击。

彼时,何川洋的名声已经被很多负面消息影响,因此,除了学习压力,他还得面对舆论压力。

有人批评他借着父母职位之便,加高考分数;也有人嘲笑他,所谓的好孩子都是骗人的。

不过经历了这么多的起伏后,何川洋已经迅速成长。

他学会了与过去共处,并不理会这些针对他的言论以及周遭的白眼。

很快,这些消极的舆论便慢慢消失,他也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潜心学习。

对于父母,何川洋也没有过多的责怪,他也理解当时父母的心态,只不过错了就是错了,既然是儿子,也是一起承担,不会逃避。

时光飞逝,又到了重新奔赴考场的日子。

何川洋依旧淡定平和,他不再是前重庆市文科状元,而只是一名普通考生,为了进入自己梦想中的北京大学而努力。

皇天不负有心人,2010年高考,何川洋考出了674分的优异成绩。

虽然已经不是状元,但这个分数却还是可以进入北京大学,这次,北京大学也正式录取了他。

何川洋终于是靠自己的实力,考上了北京大学。

之后的生活,何川洋低调刻苦,也鲜少有媒体报道他的状态。

2023年,何川洋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曾经的状元光环不再,何川洋也已是普通的年轻人。

不过,年纪轻轻便有着一段如此不平凡的经历,最后也通过自己实力重新开始的人,想必现在也已经有着自己一番小成就了。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和将来,何川洋迈过了一段艰难的坎,一定也会拥有灿烂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重庆   状元   土家族   汉族   北京大学   古筝   考生   北大   儿子   事情   父母   成绩   民族   孩子   媒体   学生   信息   何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