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转账2.5万,银行失误多转23万,三次上诉,法院竟称不用还!

在前几年银行的大厅里面,去办理业务的客户总会看到这么一句话“钱款当面点清,离柜概不负责”,这一度成为了银行办事的一大原则。

钱款当面点清指的是在进行转账与收款的交易时,双方应当在交易发生时当场记录清楚交易的金额、时间等信息,并及时核对清楚,确保钱款的准确性和无误。而“离柜概不负责”则表示银行工作人员完成了转账后,银行就不再对转账是否正确、完整负责

当然,这样近乎霸王条款的格式条款也引发了较多的争议,随着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和银行业法规的完善,尤其是对格式条款的规制,这一条款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

银行规定这一条款的背景是当时存取款业务较多,现金业务较为发达而相关金融服务并不发达。钱柜当面点清之后避免更多纠纷。其目的也是为了维护银行本身的利益。但有时候,由于银行单方面的操作失误,会造成银行自己资金的损失。

弄巧成拙的银行

刘先生是一个从小生活在云南山村里的孩子,在父亲的经营下学到了许多做生意的技巧和经验。在成年之后,他开始在云南省内经营服装生意,靠着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赢得了不少忠实的客户。

然而,正因为过去的商业经验,刘先生对机器和互联网还是有着一些不信任。因此,他也一直坚持去银行柜台交易,而不是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转账。

2012年2月19日,他像往常一样前去银行。在那天,他穿着一套深蓝色的西装,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银行回执单。他在柜员面前递交了2.5万的现金,并告诉柜员这笔钱是要转账到王先生的账户里。

柜员接过钱,并开始操作电脑。然而,由于她把数字看错了,最后的转账金额成为了25万。柜员没有发现错误,也没有让刘先生再次确认转账金额。

刘先生接到王先生的电话后,心情开始有些烦躁。他想到了银行工作人员的错误,觉得他们应该为自己的错误负责。随后,本着一个商人的基本操守,他选择了告诉银行。

但如同上面说的,银行在接到电话之后,还没等刘先生讲清楚自己的问题,银行就以那个经久不衰的借口进行搪塞,这让刘先生十分恼火,他甚至觉得自己十分愚蠢。

当刘先生向银行工作人员核实转账金额是否正确时,银行工作人员并没有透露错误的原因。相反,他们的态度非常的不友好,并让刘先生感到非常不满和恼火。这种态度显然不符合应有的商业职业道德和客户服务质量。

而经过之后银行的季度核查,发现了这一转错账的事实,当他们再次联系刘先生时,被他们的态度刺激到的刘先生也他们的借口进行回击。

三次庭审的对决

随后,银行联系的刘先生的客户——王先生,并让王先生将多余的钱款转移给银行。在得到王先生的拒绝之后,以王先生不当得利为由将其起诉至法院。

这是本案的第一次庭审对决。在庭审中,当地法院认为行为这笔钱款是刘先生和银行之间的往来,银行与王先生并没有直接上的合同关系,因此银行不能以王先生为被告进行起诉,以此为由驳回了银行的诉讼请求。

随后银行将刘先生起诉至法院,理由仍然是不当得利。而当地法院在经过审理后认为,作为本案,被告刘先生并没有直接获得利益,因此没有构成不当得利,随后再一次驳回银行的诉讼请求。一审后,银行又申请二审,得到的是维持原判的结果。

法律分析

在本案中,银行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所谓的不当得利,顾名思义,指的是行为人没有合法的依据而获得利益。构成不当得利需要具备四个要件。首先是得利人取得利益,其次是失利人损失利益,再者得利人取得利益与失利人损失利益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是得利人取得利益没有法律上或者事实上的依据。

对于得利人的不当得利行为,一般不存在民事法和刑法上的违法和犯罪事由为前提,在得利人和失利人都不存在违法情形下,符合以上要件才能适用不当得利制度。

那么,在本案中是否存在这些要件呢?在此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获得利益的两种形式,即积极获得和消极获得。

一般情况下,财产的增加为积极获得,而负债的减少被认为是消极获得。刘先生因为银行的多打款,致使其对王先生的债务得到了减少,因此其获得了利益,属于获利人。

并且,其获得利益是基于银行的误操作,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银行的损失,可以认定为刘先生存在不当得利。

那么银行为什么屡战屡败呢?主要的问题在于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在本案中,基于不当得利关系可以判断,银行应当为原告,刘先生为被告。

此时案件的标的为王先生所有,对该案件的审理涉及到了王先生的利益。按照民事诉讼法的原理,此时得王先生应当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参加到诉讼中,或者由银行申请,法院来进行追加。

在刘先生的案例中,银行工作人员虽然数了数钱数并核对了账户信息,但在转账成功后,由于银行无法确定转账是在银行柜台完成的,也无法感知刘先生是否将钱正确转移到了王先生的账户。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就默认刘先生已经确认并完成了转账操作,故银行不会对转账出现问题承担责任。这也是银行在处理类似事件时,首先考虑自己利益的原因之一。

因此,作为客户,在进行转账交易时,最好选择数字化转账的方式,如网银转账或者支付宝转账等,对于复杂或大额的交易,可以选择线下进行交易并签订交易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避免出现类似的纠纷。

同时,银行工作人员也应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法院   银行   钱款   面点   要件   小伙   被告   不当   金额   工作人员   损失   条款   利益   错误   客户   操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