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幻想彻底破灭!不丹欲还中国1500平方公里土地,印:这是侵占

文/小野传说

编辑/小野传说

前言

不丹决定归还中国三块双方有争议的土地,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消息一出,印度媒体瞬间炸锅,连印度莫迪政府都坐不住了。

不丹想归还1500平方公里土地

不丹东部和北部与我国相连,多年来,中国和不丹因为领土问题,前后展开过几十次谈判,最近,不丹准备归还中国三块土地的决定,让中不谈判进入尾声。

与此同时,不丹的西部和南部与印度相连,当他提出要归还我国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时,大部分印度媒体都觉得有些遗憾。

在印度媒体和莫迪政府看来,印度要是能早点对不丹下手,整个不丹都有可能是印度的,一时不能结束不丹归还中国领土,还认为,中国这是在侵占不丹领土。

但中国从来不曾侵占过不丹领土,也没有做出损害不丹利益的事情,反而是印度,几乎没有把不丹当做主权国家对待。

在这之前的封建王朝,不丹由于军事实力有限向我国求助,我国立刻出兵帮他们赶走外敌。

然而,不丹距离中原王朝太远,中原王朝为了便于管理,就将管理不丹的事情交给西藏地区。

要知道,不丹人大部分是藏族和当地土著的后裔,他们的语言也和藏族方言十分接近,让西藏管理不丹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同时,中原王朝尊重不丹的特殊性,允许当地有一定自主处理政务的权力。

后来,英国为了扩张南亚实力,将目光投向不丹,让不丹陷入战火。

不丹见状,赶紧求助西藏上级,最终,在西藏代表的调解下,不丹才得以摆脱战争。

随着清政府逐渐走向覆灭,无暇顾及不丹,英军趁机将不丹纳入他们的势力范围。

与此同时,英国的势力范围还有印度、尼泊尔等地,这些地方本质上都是英国的殖民地。

在此期间,英国将印度、尼泊尔等地人民迁移到不丹,不久后,当地外来人口就超过总人口。

英国势力撤出印度后,印度想要继承英国在南亚的势力,下意识地想要将不丹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不丹也做出了顽强抵抗。

印度见自己无法通过武力控制不丹,就开始通过金钱贿赂不丹,并在当地培养起属于自己的势力。

后来,印度成功让支持自己的势力掌握政权,由印度实际控制这股势力。

在印度的控制下,不丹只和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十个国家建交,这些还都是和印度关系不错的国家。

与此同时,不丹为了避免引起印度的不满,即使和别的国家建交,也不在这些国家设立大使馆。

不仅如此,不丹甚至不和五大常任理事国建交,这表面上看,是不丹想要远离大国之间的争端,实际上是印度不愿让不丹借五常权力制衡印度的权力。

不丹作为一个被联合国承认的主权国家,能受到印度这么深的影响,主要他们的经济和地理位置有关。

不丹有限的国土面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印度刚开始控制不丹时,印度的经济体量是不丹的数千倍,近年来,不丹好不容易让人均GDP超过他们,但印度的经济体量仍然是他们的1000多倍。

同时,不丹大部分国土都在山区,无法大面积耕作,当地人民所需粮食、生活用品和能源需要大量进口。

在不丹进口商品的过程中,每十件商品,七件都要经过印度人之手。

随着不丹的逐渐发展,他们终于能提升生产能力,有机会和外界展开经贸往来。

然而,不丹出口的商品,有八成被卖到印度,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是印度养活了整个不丹。

其实,印度和不丹之间不仅有经贸往来,印度还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帮助不丹推动现代化步伐,还给不丹资助大量资金。

这本该让印度和不丹之间的关系较为友好,但印度在给不丹提供帮助的同时,也派代表和军队留在当地,从而更好地控制这里。

不丹在印度的控制下,很快就有些不耐烦,想要脱离印度,但印度手中握着他们的命脉。

每当印度发现,不丹想要脱离他们的掌管,他们就断供不丹能源,让不丹政府被迫和他们搞好关系。

紧接着,印度给不丹提供能源的同时,抬高能源价格,让不丹人民只能花高价买能源。

没过多久,不丹人民就开始对政府产生不满,迫使领导人下台,就这样,印度通过一系列举措,换掉对他不利的不丹领导人。

近年来,不丹为摆脱印度掌控,找到了和别国建交这一新思路,在他们看来,他们和外界的交流增多,有希望让他们对印度的依赖变少。

在此期间,不丹和别国建交总是要考虑印度的感受,建交后还是不敢在别国建立大使馆。

与此同时,不丹也和我国展开交流,和我国讨论有争议的土地问题,在我国的交涉下,他们同意将土地退还给我国。

印度反对归还

然而,印度却不愿意让不丹归还我国土地,毕竟,这里靠近我国西南地区且地势险峻,是印度对抗我国的战略要地。

早在印度派兵到不丹时,他们有多次机会让不丹成为他们的土地,可他们没想到,在不丹的反抗下,他们只能一步步把军队撤出不丹。

就这样印度失去了他们侵占不丹的最好时机,很难像占领锡金一样占领不丹。

印度占领锡金前,他们的领土主要分为两大块,这两块领土中间是一块狭长的领土,最窄处只有20公里,很容易被人切断,导致他们的两大块区域失去联系。

后来,印度果断向锡金出兵,让一个主权国家成为他们国家的一部分。

在这之前,锡金吐蕃王国的一部分,吐蕃王国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藩属国。

锡金从吐蕃王国独立出来之后,和吐蕃王国一样,年年向我国称臣纳贡。

后来,廓尔喀也就是后来的尼泊尔军队,在英国的挑唆下和锡金开战,果断向清朝求助,紧接着,雍正就派出福康安等人和廓尔喀人军队作战。

当时,廓尔喀军队是全世界公认的战斗力强,但他们还是在清军面前溃败,一路逃到首都,最终不得不向清军投降。

在这之后,锡金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和平,但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后,清政府已经顾不上锡金,没过多久,这里就落入英国手中。

新中国解放西藏后,锡金正谋求独立自主,但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仍然长期被强国控制。

后来的70年代,锡金遇到一次大型战争,赶紧向中国求助,但中国也正处在一场浩劫中,无法向锡金伸出援手。

与此同时,锡金人民主要有原住民和迁入民两部分组成,其中,迁入民人数占当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这些迁入民和原住民不同,他们不在乎锡金是否独立自主,只在乎锡金和外界交流时,自己能不能获取利益。

没过多久,这些迁入民就将目光投向印度,在他们和印度的共同努力下,印度成功将自己的势力渗透到当地。

同时,锡金原住民不愿国家被印度统治,开始和印度抗争,但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也缺少作战经验。

反观印度,有着先进的武器装备,还刚刚打赢印巴战争,没过多久便战胜锡金大量手无寸铁的敌对势力,最终将锡金纳入自己的版图。

直到如今,锡金仍然是印度领土,有人在了解锡金和不丹的历史后,甚至推测,不丹很可能有着和锡金一样的结局。

不料,不丹通过多年来在外交上的努力,让本国和世界的交流逐渐增多,让他们能逐渐脱离印度的控制。

虽然不丹最初进联合国,也是印度帮着他们进的,但这不能成为印度控制不丹的借口。

不丹对印度而言是个理想的作战位置,这里一旦落入印度手中,将为我国的边界安全带来威胁。

不丹边界土地落入印度手中后,我国就需要花更多精力守护边疆和平。

之前,印度宁愿让自己的事情,在山上过着最艰苦的生活,也要对我军造成威胁。

多年前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双方士兵都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附近,这里气候极寒,交通也不便利,不利于我军的物资运送。

我军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打赢了这场战争,以伤亡1480人为代价,击毙敌军4800余人,事后我军主将张国华感叹,他33年来,第一次遇到这么好打的仗。

中印自卫反击战打响前,张国华很清楚,他们出战是为了维护国家尊严,首战决不能败,最好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

与此同时,中印双方军队实力相当,有人认为,应当采取比较谨慎的作战策略,避免让我军有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当我军两种不同的观点被传到上级后,毛主席力排众议,选择让张国华按照原计划和敌军作战。

要知道,张国华等人制定作战策略时,我军已经悄悄潜入到敌军附近,他们在这里待得久了容易被敌军发现,这不利于他们向敌军突击。

最终,我军取得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在这之后,印度几十年都不敢和我军开战。

直到英迪拉·甘地执政,中印又发生一次边境冲突,但印度还是败给我国。

英迪拉被称为印度的“铁娘子”,她一直想要将不丹纳入印度版图,她还要求不丹必须在外交等政策上,和印度保持高度一致。

我国得知印度的意图后,极力反对印度的举动,让印度不仅没能占领不丹,还迫于我国压力,只能从不丹撤军。

但印度一直把自己当做不丹的保护者,每当不丹和我国展开交流,印度就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撼动,赶紧出面阻挠两国之间的交往。

早在今年年初,不丹首相策林出访欧盟期间,已经正面表示不丹和我国没有边界争端,还准备和我国签订边界条约。

条约签订后,印度将陷入孤立状态,但印度还没来得及着急,美国白宫就坐不住了,直接在公开场合表示,印度不再是他们的盟友。

美国句句不提中国和不丹,却在暗中提醒印度,让他阻挠不丹改善和我国的关系。

毕竟,我国和不丹缔约后,印度就成了唯一一个没有和我国缔约的邻国,印度为避免让自己处于孤立状态,迟早也要和我国缔约,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小结

部分小国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大国,但他们依然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应该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尊重。

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发现周边国家有困难,总是对他们伸出援手,还把这个优良传统延续到今天。

当我们发现身边的人有困难时,可以适当地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能在我们的帮助下渡过难关,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部分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危害别国主权和领土安全,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国家的强烈谴责,但我国通过帮助其他国家,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同。

如今,我们应该和自己的邻居和平共处,通过经贸往来等方式,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从而有能力抵抗一些外部威胁。

同时,我们应该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让一些小国可以有尊严地在国际社会上生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我国的历史,更好地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并帮助我们周边的国家发展起来。

我们可以和其他人进行友好交流,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边界,让当地人民可以在平安的环境中生活和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向身边的人讲述历史故事,让他们可以在了解历史过后,做出更理智的决定,避免对无辜的人造成伤害。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帮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深入交流和发展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不丹   印度   吐蕃   中国   土地   作战   西藏   英国   敌军   我军   领土   主权   势力   幻想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