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济南省会首位度将青岛市升格直辖市打造全国第三大城研究

青岛市和济南市是我国山东省的两个中心城市及仅有的两个特大城市,青岛市是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和副省级国家计划单列市,济南市是山东省会城市,也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中心。济南市虽然是经济强省山东省的省会,同样也是副省级市,但是要在济南市和青岛市两个城市之间评选哪一座城市更强,你问十个人,十个人都会回答青岛市更强。如果你去过青岛市,你可以在青岛市城区内不经意就会看到“中国·青岛”的广告牌,因为在山东人的心目中,青岛在经济实力、自然环境、城建水平等各方面都完全碾压省会济南市。青岛市就是山东省当之无愧的最好的城市,而济南市只能屈居第二了。

但是近些年来,山东省开始强化省会济南市的地位了,从山东省将地级莱芜市撤销并入济南市那天开始,济南市的“首位度”就在逐渐提升,首位度从11.79%上升到13.29%,2020年进一步升到了13.87%。四年后的2022年,济南市的省会首位度再次下降至13.76%。而山东省肯定还会想办法提升济南市的首位度,很显然对青岛市的发展不够有利。因此,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济南市与青岛市应该学习1997年四川省的成都市与重庆市分家单设重庆直辖市的经验,将青岛市连同烟台市、威海市一起单独出来设立青岛直辖市,这样既有利于山东省做大做强省会济南市,也有利于青岛市打造成为全国仅次于上海市和北京市的第三大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一、山东省济南市与青岛市的双子星城市比拼

山东省是目前我国综合实力第二强的省份,常住人口总量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省,是我国仅有的两个七普常住人口超过一亿人的省份;经济总量方面,山东省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山东省的发展在全国众多省份中独树一帜山东省能有今天的地位,离不开省内的“双子星”青岛市和济南市的贡献。同为万亿级经济总量城市,济南市和青岛市两座城市的经济总量之和约占全山东省的百分之三十,是山东省的两个重要增长极。

青岛是典型的沿海城市,处于山东东部最边缘,联动的是东北部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板块。这个东北端一角的城市群,也是山东经济发展的引擎。与青岛相隔300多公里的济南,居于山东中西部腹地,周边的六城的经济相对欠发达,它要承担的是,努力带动好这些“兄弟”。正如青岛市和济南市在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相关文件中所表述的内容一样,青岛的城市定位是“努力当好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而济南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则是要“打造环渤海大湾区重要增长极,把济南这个山东经济龙头扬起来”。这两座城市的发展定位就可以看出,青岛市的战略地位比济南市还要高。

尽管青岛市有再高的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及战略定位,但是从行政地位和战略地理位置来说,济南市都是山东的政治中心城市,是山东省的省会,而青岛市则只是山东半岛上的一座副省级国家计划单列市和世界级海滨城市。然而换句话来说,虽然作为山东省会城市的济南市具有比青岛市更高的政治地位和行政优势,但作为国家计划单列市的青岛市可以说是“经济上的直辖市”,跟济南市同为副省级市,在经济和发展领域的优势,使得青岛市成为了山东省的“经济中心”。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查询了今年初山东省发布的《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该行动计划明确了济南市“强省会”和青岛市“强龙头”的定位,更提出“促进济南、青岛中心城市联动发展,协同带动淄博、烟台、潍坊相向发展,打造山东半岛高质量发展轴带”。说明山东省委省政府认同济南与青岛并驾齐驱的局面,但由于济南市稍弱于青岛市,所以在行动计划中提到济南市要强省会。既然济南市很多年来都要弱于青岛市,为什么当初山东省的省会不设在青岛市,而设在济南市呢?

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了解,济南市获得省会城市地位早在明代就确定了。明代建立后,济南因其区位优势和山川地理形势被确立为山东省会,从此开始济南政治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成为了山东省内政治地位最高的城市。

二、济南市作为山东省会地位的确立

据《明史·地理志二》记载,洪武元年(1368年),山东设行省,驻济南府。洪武三年置青州都卫,治青州府,为军区治所,洪武八年改都卫为山东都指挥使司。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布政使司成立,辖6府、15州、89县,仍驻济南府,治历城。从此,济南作为山东省会的地位正式确立,后历经清代、民国至今,再未改变。

济南省会地位的确立,无疑得益于其区位优势和山川地理形势。明初危素在《济南府治记》中云:“济南之为郡,岱宗当其前,鹊华经其后,泉流奔涌,灌溉阡陌,民庶繁夥,舟车辐辏,实乃要会之地,故置行中书省,以尊藩服。”除泰岱鹊华之雄、湖山泉林之秀、良田通衢之广、人口商贾之富外,其扼控南北、拱卫京师的地理位置更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后来的靖难之役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明代的济南府治历城,领4州、26县,地域之广,空前绝后。地跨鲁中、鲁北,东为军事重镇青州、登州,可供海上防御;西、南为南北大动脉京杭运河,以通粮财之需。从属地划分来看,明政府刻意强化了济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地位。此外济南还享有主管山东盐场的特权。榷盐乃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主管盐务的山东都转运使司即设于济南,下辖胶莱、滨乐两处分司,并在城北的泺口镇设立验批所。小清河上中游及大清河中下游的各州县归属济南府后,保证了盐运的畅通及河流的维护。此外,每年收入香税达二三十万两白银之多的泰安州和冶铁重地莱芜两地的并入,使得济南府在经济和军事方面拥有了更为优越的条件,足以掌控全省、捍卫京师门户及北部沿海的安全,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尤为显要。

二、济南市与青岛市分家的必要性分析

本身省会是一个省的核心,应该处于本省的中间,这样才能起到有效的辐射作用;但我们发现济南实际的地理位置靠山东省的西部,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青岛能够更好地发展,不然两者相距太近,竞争太激烈,由于都属于区域性城市,同质性严重,最终往往两败俱伤。

而山东省的济南市和青岛市的距离恰到好处,基本上实现了济南市带动山东省西部,青岛市带动整个半岛沿海东部,这样各自有各自的腹地,虽然山东省统筹发展,但有两个点,各自带动,发挥辐射效应。

《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明确山东升将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发展新格局,“两心”就是支持济南、青岛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济南与青岛竟然同时被山东省推向国家中心城市候选。国家中心城市,历来就没有“一省双星”的先例,在山东喊出“支持济南和青岛同时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这样的中庸口号的时候,就注定这是一场非此即彼的竞争。

如果从地区经济辐射能力,带动山东经济整体提升,盘活山东未来的发展方向,山东如果有国家中心城市,首选应该是省会济南市。因此,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为了山东省进一步做大做强省会济南市,也为了青岛市能够竞争上国家中心城市,济南市与青岛市都有必要“分家”,也就是青岛市有必要带着威海市和烟台市一起升格为中央直辖市。

三、青岛市升格中央直辖市的可行性

如果把山东省围绕济南市和青岛市两个中心城市一分为二,那么西部成立大济南市,东部成立大青岛市,这两个区域的总人口差不多都是5000万人,GDP都接近4.5万亿元,完全符合两个中央直辖市的条件,并将成为全国与上海市和北京市一样经济规模的两个直辖市,而人口规模则完全就是一个中等省份,远远超过了重庆直辖市的人口规模。不过从此以后再无“山东”,再无“山东人”,只有“济南人”和“青岛人”,不知山东人民愿意吗?

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了解,青岛市升格中央直辖市是有一定基础的,因为青岛在民国时期曾两次被列为特别市。1929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设青岛为特别市,直隶行政院管辖。青岛成为与南京、上海、天津、汉口并列的直辖市。1929年4月,国民政府内政部长赵戴文提交《拟请明定青岛为特别市案》,提议根据1928年7月公布的《特别市组织法》,设青岛为特别市。其理由如下:一是青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二是青岛独特的历史,三是青岛国际化、现代化程度高。青岛华洋杂处,日本人约占十分之二,其他外国人约占百分之五,人口复杂。街道、房产、饮水、园林等建筑非常完美整洁。对外贸易发达,贸易额逐年增加,盐场出产是其他地区不能比拟的,经济发达,发展前景广阔。

1930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市组织法》,取消 “特别市”名称,改称青岛市,仍直隶行政院。到1947 年,虽然中国市制历经5次变化、行政院辖市增至12个,但青岛一直保持着中央直辖最高行政级别。青岛政治地位的提升,促进了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使青岛在20世纪30 年代迎来发展高峰期。

而在1986年,青岛市被列为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现在的青岛是副省级城市,全国也只有15个副省级市和5个国家计划单列市。而计划单列使青岛市成为了“行政上的省辖市、经济上的直辖市”,被赋予了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而目前青岛市的经济实力和城市规模已经具备升格直辖市的条件,可以考虑青岛市周边的地级市整合后设立直辖市。

青岛市作为我国北方最具潜力的城市,未来完全具备成为仅次于北京市超过天津市、郑州市、西安市的北方第二城。如果青岛市能够直辖,以后的发展肯定更为迅速。如果将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威海市等胶东四个地级市合并成青岛直辖市,以后依托整个山东半岛后这个直辖市的发展会更快速,更能带动山东半岛的发展。

合并烟台市、潍坊市和威海市的直辖市青岛地区生产总值规模达到3.6万亿元,其经济规模将仅次于上海市和北京市,超过深圳市和重庆市。完全就是我国第三经济强市,具备打造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实力,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将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青岛市   济南   山东半岛   省会   直辖市   威海市   济南市   大城   计划单列市   山东省   青岛   山东   首位   地位   国家   城市   经济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